分享

联考申论命题特点

 松子松019 2018-02-26

“春暖花开,这是联考时节……”你还在为国考失利伤神吗?你还在为不熟悉联考考试题型而苦恼吗?与其苦恼,不如动脑。小薇将为你梳理联考近 3 年的真题,让你轻松把握联考考试特点及命题规律:

一、题干要求具体,兼具提示作用。

纵观近 几年联考题目的题型,不外乎四种:单一要素题、多要素题、公文写作和作文。

以上四种题型,联考每年固定考查一道,我们以公文写作为例分析,此类题型在联考中的分值一般为 20 分或 25 分,虽然考察形式多样化,但考查的要素固定不变——问题、原因、影响、对策、态度、事例,六大要素具体考查哪几个要客观地依据材料,但是近 几 年的题干设置越来越趋向于具体、明确,加之申论材料和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往往在读材料前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和自身常识分析出答题的内容和结构——需要哪些要素以及确定不同要素作答的主次。

例如 2014 年联考的公文写作题目(湖北卷):“假设你以 BL 集团发言人的身份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关于“品牌战略”的论坛,请根据“给定资料 1”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一下 BL 集团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根据题干我们便得知此题作答的主要内容是对策这个要素;此外对策和问题这两个要素又是一对“孪生兄弟”;解决了问题,还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意义即影响;最后确定此题的答题内容有问题、对策和影响三个要素,其中对策为主要作答要素,问题和影响为次要作答要素。

要求中常见的有:全面——材料中可以直接摘抄的答案要点很多,不要遗漏要点;准确——组织答案要点时要客观依据材料;有条理/条理清晰——组织答案要点时要标序号;针对性强——针对题干主题词作答;层次分明/分别/种种/分类/归纳——组织答案要点时要分类;观点明确——表明态度或写总扩句;生动——主要针对公文写作题型,答题内容中要有呼吁;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论证论点时可以使用材料外的例子;按照常规讲,同学们是不会在“字数限制”这栽跟头的,但是参加过 2016 年联考的同学对于答题纸格子的设置应该记忆犹新:每道题的答题纸格子数目上限设置是大于要求字数的。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比如 2015 年联考真题(安徽卷):“阅读“材料1”中划线部分,请指出创客令人“爱也难,不爱更难”的主要原因。”这道题的要求中就明确告诉我们要将“爱也难”与“不爱也难”分开表述;2015 年联考真题(陕西卷):“给定资料 2~3”反映了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对于改变过去工作生活中某些错误的习惯性做法,一些单位和个人态度不同、表现不一。请用精炼的语言依次将这些态度或表现归纳为若干类型。”这道题的要求中有“用‘XXX 型;XXX 型’;……这样的形式归纳”字眼,提示我们作答的形式。因此在阅读材料之前,审清楚题干和要求是关键。

二、材料主题鲜明,案例观点结合。

从 14 年到 16 年,申论材料的字数一般在 5000~6500 之间,并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内容涉及文化、互联网和创业创新领域。如 14 年申论材料的主题是“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

15 年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创客运动”;16 年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联考申论考试已经连续两年考了创新这个话题,这些主题多为当年的大时代背景下的前沿话题,而且涵盖范围特别广,比如创新这个话题就是可以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同学们在备考时把握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管理、社会……的同时,注意了解当前的时事政治。

材料内容多为案例型材料和观点型材料的结合体,联考近 3 年的材料比较偏重案例型材料,需要我们依据材料客观归纳概括和分析推导。阅读观点型材料应注意把握政策理论、法律法规、领导讲话和各方观点,提炼、概括并整合关键信息点;阅读事例型材料应注意把握每段首尾句以及中间部分带总结性的句子,其中涵盖范围大、表述规范且抽象的概括词可以直接摘抄;具体事例、数字和图表不重要,但是据此提炼、归纳和总结出的关键信息点很重要。

阅读材料时,还需要注意把握关联词和标点符号,重点把握表并列和转折的关联词,还有出现频率较高的顿号和引号:表并列的关联词和顿号一般都会连接多个答案信息点,表转折的关联词后会连接答案信息点,而带引号的词一般是专有名词或表解释说明作用的词,一般也会作为答案要点。掌握了这些方法技巧再去阅读材料才能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

总而言之,近 几 年的联考题目概括实质虽未变,但是针对形式上的多变,同学们要灵活应对,掌握必要的方法技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脱离材料和题目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