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 杨 之 美

 老有所不为 2018-02-26

为你精心制作盆景理论、技法、造型、鉴赏、市场和造园等方面的专业内容,提供最新鲜的行业资讯。每天六点,不见不散!


▲张志刚作品《玉树临风》(瓜子黄杨,树高60cm)



古代文人雅士常以草木之性情喻人之品格,以草木之荣枯喻人之成败。如周敦颐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为“花中君子”,李渔则称守困厄而无怨的黄杨木为“木中君子”。


周土生藏品《韵》(瓜子黄杨,高100cm)

获2017中国爵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盆景展银奖



▲陈昌作品《浓荫》(黄杨)


▲黄泗山作品(黄杨)

第14届(彰化)亚太盆景赏石大会展品


▲梁悦美作品(黄杨,树高84cm)


黄杨,俗称千年矮,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或雀舌形,革质,有光泽。春日枝叶腋间簇生淡黄色小花,单性,雌雄同株,木质坚硬细致,皮黄褐色,有纵裂嶙峋纹,生长极慢。由于树姿优美、根古蟠虬,黄杨自古就是优良的盆景树种。


尤文辉藏品《云飘飘》(瓜子黄杨,高110cm)

获2017中国爵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盆景展铜奖



▲周宽祥作品《祥和》(黄杨,153×118cm)

黄杨多生于山涧,性喜阴,喜湿润,栽种宜用沙质土壤,盆土宜微偏湿,但也不宜积水。忌在阳光下暴晒。


▲张建荣作品《唐风汉韵》

(黄杨,97×116×80cm)


▲陈标臣作品《拜月》

(黄杨,95×100cm)


▲庄松江作品《春满江南》

(黄杨,90×120cm)


黄杨对肥料的要求不严,一般在春、秋季各施1至2次腐熟的饼肥水即可。


陈昌作品《大地恩情》(盆长200cm)



▲贺淦荪遗作《万寿无疆》

(黄杨、龟纹石,180cm×100cm)


▲刘腾云作品《翡翠》

(黄杨,90×120cm)


▲刘腾云作品《大展宏图》

(黄杨,95×180cm)


黄杨萌发较快,宜经常进行修剪。一般每次发新梢后,将先端1—2节剪去,防止徒长,以保持树形的美观。黄杨结果后,宜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影响长势。


▲陈标臣作品《古渡浓荫》

(黄杨,90×100cm)


▲黄山鲍家花园藏品 

《回归》(150cm×80cm)


▲郑绪芒作品《回归》

(黄杨、龟纹石,盆长150cm)


每隔2至3年进行一次换土,时间宜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换土时宜去除部分旧根,并去掉一半旧土。


▲高祥、简系华作品《溪畔》

(黄杨,100×140cm)


▲姜军利、朱黔贵作品《祥云飞瀑》

(黄杨,40×100cm)


▲黄时军作品《老态龙钟》

(黄杨,95×108cm)


黄杨宜置于半阴处,夏季尤须注意庇荫。



▲台湾黄泗山作品


▲台湾黄泗山作品


▲台湾李添津作品


▲台湾林武三作品


▲台湾吴基峰作品


▲台湾杨文录作品


▲台湾张火生作品


黄杨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介壳虫,能引起煤污病及落叶现象。平时最好经常在叶面上喷水,冲洗灰尘,使之生长良好。

▲胡道成作品《苍青》(黄杨)


▲夏惠琼作品《南岸远眺》

(黄杨,80×120cm)

林伟栈作品《公孙乐》(黄杨,高115cm)


▲江栋梁作品(树高80cm)



▲邹文辉作品(黄杨)


▲黄泽明作品(黄杨)


▲蓝颜泉作品《云海游龙》(飘长115cm)


▲嘉盛园艺作品(黄杨,80×60×97cm)



周宽祥作品《春漫云岭》(黄杨)


韩学年藏品《天人工物》

目前中国盆景界知名度最高的黄杨

干径达33cm、高 270cm、横展幅280cm


摄影丨罗晓东 刘少红 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