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 最初的文明(下) (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前期)

 太阳当空照917 2018-02-26

第一节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
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 拉、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领土。在古代印度,并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 作为自己的国名。可是,波斯人、希腊人都泛称这一地区为印度,我国《史 记》、《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认为以上音 译都不太准确,乃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的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 而来的。
古印度北有喜马拉雅山,西北有苏来曼山和兴都库什山,东临孟加拉湾, 西临阿拉伯海,南为印度洋,在古代只有西北部的一些山口是比较方便的对 外通道。
古印度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境大体可以温德亚山和纳巴达河为界 分为南北两区域。在北部,西面的印度河流域和东面的恒河流域是两个最重 要的地区。这两条河的上游水源都是高山雪水,由于雨量在西部很小而越往 东越大,印度河流经的是干旱地带,而恒河则流经水源十分丰富的肥沃地区。 南部是一多山的半岛,中有德干高原,沿着东西海岸又分别蔓延着东高止山 和西高止山两条山脉。半岛的沿海平原是比较适于农业的地区。
在古印度,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西北的旁遮普 地区、中部的纳巴达河一带、半岛西部的孟买地区、半岛东南的马德拉斯地 区等处均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则分布更为广泛。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 末至3000年代,在信德、俾路支斯坦和拉贾斯坦等地,又开始进入了金石并 用时代。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 有人居住的。
关于这些史前文化的创造者的人种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大概在他们中有矮黑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和达罗毗荼人。这些 人种至今还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不同地区。
哈拉巴文化的发现当1922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初版的时候,古 印度的文明时代还被认为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也就 在这个时候,在印度河流域开始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1921年,在旁遮普地 区的哈拉巴发掘出远古遗址,发现了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在19世纪,这里 就出土过一枚远古印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22年,在信德地区的摩亨 佐■达罗的一个佛教建筑的废墟下面也发掘出远古的遗址,发现了类似的印 章和古物。按遗址所在地区来说,这一新发现的远古文明被称为“印度河流 域文明”;按考古学界以首次发现的地点命名的习惯,它又被称为“哈拉巴 文化”。
自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已经陆续发现了类似的大小遗址数百 处,其分布范围也不限于印度河流域。在北起喜马拉雅山麓,南至纳巴达河 下游,东起朱木拿河上游,西至巴基斯坦西南沿海地区这样一个广阔的地域 里,都有类似遗址的发现。这地域要比早期埃及或两河流域古文明遗址分布 的范围大得多了。
哈拉巴文化是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献中甚至没有关于它 的传说,当然更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了。由于在两河流域(特别是 乌尔)遗址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或印度河流域式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测约在 公元前2350年至1770年间印度河流域文明与两河流域之间曾有商业往来。 据此大体可以推定,印度河流域文明存在于约公元前2300—1750年。以后学 者又用放射性碳(碳14)测年法对若干遗址的遗物作了测算,发现不同的具 体地区的年代并不完全相同。总的来说,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 —1750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2300—2000年,其周边地区 约为公元前2200—1700年。
哈拉巴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期。在已发现的2000多枚印章上,都或多或 少刻有文字。文字的符号有些是象形的,也可能有些是表示音节的。对于这 些文字符号的总数,学者的统计结果不一,共约400—500个。学者们试图用 种种有关的语言释读这种文字,迄今还未能得出公认的结论。因此,目前还 只能从考古材料来了解这个文明。
社会经济生活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已发现了镰刀等农 具。当时栽培的作物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棉花等。在印度河 流域的遗址中不曾发现稻,但在洛塔尔遗址(在今古吉拉特邦)中发现有稻 壳,可能在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已经开始种稻了。除田间作物以外,椰枣、 果品也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当时的人还食用牛肉、羊肉、猪肉、家禽以及鱼 类。已经驯养的动物有:牛(包括水牛)、山羊、绵羊、猪、驴、狗及种种 家禽。还不能断定马是否已被驯养,因为只是在摩亨佐■达罗的表层才发现 有马骨。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虽然仍有许多石器,例如石刀、石臼、石罐、石秤 锤等,但是也有了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如镰刀、锯子、斧、凿、鱼钩等工 具以及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除铜和青铜外,人们也掌握了对金、银、 铅、锡等金属加工的技术。已发现的金、银、铜首饰有项链、戒指、手镯、 臂镯、足镯、耳环等等,显示出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
纺织和制陶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手工业部门。纺锤和纺轮在许多遗 址中都有发现,它们是当时纺毛和纺棉的重要工具。在遗址中发现了染缸, 可见当时已经掌握了纺织品染色的技术。陶器的坯基本都是在陶轮上制成 的,也有手工制造的。陶坯是在窑中烧制成陶器的。陶窑已被发现。它们都 是圆形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陶坯,下层烧火,中间的隔层是有孔隙 的,以便火焰可以烧到上层。已经发现大量的陶制容器,其中有无装饰的各 种曰常用具,也有一些饰以图画的精品。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哈拉巴文化也有了相当发达的商业。当 时的黄金大概是从南印度输入的,银大概是从阿富汗、伊朗输入的,铜则可 能是从南印度和俾路支等地输入的。陆路的交通运输主要用牛车。在哈拉巴 文化与古代两河流域之间,也有商业往来。在两河流域的古遗址发现了若干 哈拉巴文化的印章,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来自两河流域的圆柱 形印章和金属制品。与两河流域的贸易大概是经由海路进行的。在哈拉巴文 化印章中,有的刻有船的图形,这种船大概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
城市国家哈拉巴文化的几百个遗址中包括了众多的小村落遗址,但是 能够体现这一文化的特色的仍然是城市。城市不分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包括卫城和下城两个部分。在众多的城市遗址中,较大者只有几处,其中 以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为最大(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遗址保存较好、 迄今发现也最为清楚的则是摩亨佐■达罗。因此,从摩亨佐■达罗可见哈拉 巴文化城市结构的一斑。
摩亨佐■达罗的西部是建于砖砌高台上的卫城,东部是住宅与工商业所 在的下城。这两部分又由一道宽厚的砖墙围护起来,形成一体。卫城的中心 是一个大的公用浴池,长12米,宽7米,深2.4米,用砖建成,涂以沥青, 以防漏水。浴池附近开有水井,为供水之源;浴池也建有排水沟道。这里大 概是当时人们举行重大礼仪前的沐浴处所。浴池西面有27排带有通风孔道的 砖建筑物,它们显然是谷仓。在浴池的北、东、南三面,还有许多建筑物。 这些可能是政府办公和大众集会的地方。
摩亨佐■达罗的下城显然是按照一定的规划建成的。那里的大街是笔直 的。它们或者东西向,或者南北向,垂直相交,把下城分为许多街区。每个 街区中又有若干小巷。它们也是东西向或南北向地排列着,并和大街垂直相 交。大街和小巷构成了一整套井井有条的交通网络。主要的大街宽度可达10 米。街道交叉处的建筑物的墙角砌成圆形,以免有碍交通。街道还有不少灯 柱,大概晚上已有路灯照明。在街道网络的下面,又有一整套下水道的网络。 地下的沟道是用砖砌成的,沟上用砖或石板作顶盖。街道的两边都是建筑物 的墙壁。建筑物不开临街窗户,窗户都开在自家的院子里;有门通向街道, 不过门一般都开在小巷里。
建筑物的大小各有不同。小的只有两间小房,大的则以院子为中心、周 围建有很多房屋。还有一些象营房一样的单间住房,可能是穷苦人的住处。 建筑物不仅有占地大小的区别,还有楼层多少或有无的不同。若干建筑物遗 址中有楼梯的残迹,这说明有两层或三层楼。大的建筑物中通常都有自家的 水井。几乎每一建筑物都有一间浴室。浴室地面是不漏水的,并且有一定的 坡度使水流向房屋的一个角落,那里安有管道,可以把水导向室外街道的下 水道中。有些建筑物遗址中还发现了垂直的陶管,这说明浴室位于楼上。根 据各家建筑物的差别,可以推知当时社会是存在贫富的阶级差异的。
从卫城的巨大公共建筑物和粮仓的存在,以及下城的街道规划,都可以 看出当时已有掌管支配权力的国家机构。学者们根据遗址的规模对摩亨佐达 罗和哈拉巴的人口作出不同的估计,一般认为这两个城市约各有35000人。 这说明当时的国家都是不大的城市国家,由中心城市和周围一片农村地区组 合而成。
哈拉巴文化的衰亡哈拉巴文化的城市经过其繁荣期以后,先后都变成 了被人遗忘的废墟。由于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这种文明的创造者至今还未确 定。学者们提出种种不同的假说。有人说他们是苏美尔人,可是提不出切实 证据。有人说他们是雅利安人,可是雅利安人的文化与哈拉巴文化又有明显 的不同。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人,可是又不能从他们的语言上加以 证实。又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混血人种,这当然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至于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有些学者认 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 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巴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有 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 去。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巴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不 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各城市为何一齐衰亡。有些学者认为,由于 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土壤逐渐 恶化,致使哈拉巴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 足,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结果造成文明的毁灭。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巴 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最后一说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雅利安的 侵入在公元前1500年以后,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巴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 了。因此,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爱琴文明的发生
希腊和爱琴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人类最初的文明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和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形成后,地中海东部地区便在此两大东方文明的照耀下熠 熠生辉,新的文明中心此起彼出,蔚为壮观,其中尤为杰出的是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的迈锡尼两地为 主,亦称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就其地理位置看,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 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利比亚隔海相望。在历 史传统上,爱琴海与希腊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爱琴文明形成后,爱琴海 与希腊遂组成统一的文化区,此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区,它是西 方文明的源泉。
希腊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居住地区的通称,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 称,最初指传说中希腊人始祖所居住的希腊半岛中部偏北地区,后来范围逐 步扩大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乃至泛指所有希腊人聚居之地。希腊 和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 非三洲交通的要冲。爱琴海属于古代希腊的东部,海中岛屿众多,它们和小 亚沿岸构成了东部希腊的地域。希腊本土居于希腊地域的中央,东有爱琴海, 西有爱奥尼亚海和亚德里亚海(它们又都是地中海的一部份),因此希腊本 土实际上是诸海环绕的半岛,只在北部与欧洲大陆相连。
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 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在这 里也表现得最为典型,既无欧陆冬季的严寒,更没有非洲夏日的酷热。海洋 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冬季多雨而 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长年的和煦 则激励居民喜爱户外活动。由于都属地中海气候,希腊和地中海东部与西部 沿岸各地,虽为海外远隔的异国,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相近之处。随着古希 腊航海事业的发达,这些地方,如东地中海的小亚、叙利亚与埃及,西地中 海的意大利、法国与西班牙,都便于希腊向其沿岸移民。爱琴海和爱奥尼亚 海都以风光绮丽著称,碧海蓝天,绿岛相连,浩淼的海面使古代航海者感到 亲切。夏天的爱琴海成为远古航海业的天然摇篮,这里的居民从旧石器时代 晚期即开始航海活动,进入文明以后更见兴盛。然而,海洋也并非总是风平 浪静,爱琴海的冬季风暴尤为频繁,所以古希腊人也把海洋看成锻炼勇士的 学校。更重要的是,进入铜器时代以后,爱琴海已变成希腊与东方先进文明 建立联系的主要通道,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从爱琴海南边 最大岛屿克里特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 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 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
以爱琴海诸岛和小亚沿岸构成的东部希腊由于最靠近东方,在经济和文 化发展方面也有得风气之先的优势。爱琴海中岛屿众多,总数在480个以上。 小亚沿岸的大岛有罗德斯、萨莫斯、开俄斯等。海中诸岛大小不等,归属于 基克拉迪斯群岛和南北斯波拉底斯群岛三大组。但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 也是爱琴文明的最大中心,却是处于海域最南端的克里特岛,它如长船般横 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则较狭短,仅有12至60公 里。岛东部平坦、溪流甚多;中部有全岛最高的伊达山,其东坡与南北麓亦
形成多块平原,兼有战略形胜及经济发达之利,首邑大城皆集中于此;岛西 部则为丘陵山地,比较落后。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 北通希腊的枢纽。
希腊本土分为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三部份。中希腊的雅典从古到今 始终是希腊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希腊在地理上又别称伯罗奔尼 撒半岛,其东北端的迈锡尼在爱琴文明后期代克里特而起,地位非常重要。 在希腊文明时期,希腊本土和爱琴诸岛都各自建立数以百计的城邦小国,始 终未臻统一,但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方面却较一致。以纷立的城邦小 国而取得突出的文明成就,这是希腊不同于东方文明的一大特点。它在一定 程度上是和爱琴海岛屿密布、希腊本土又被群山分割为无数小块区域的地理 环境的特点有关。
早期居民和向文明的过渡希腊爱琴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北希 腊的卡尔息狄斯地区曾发现早期人类头骨,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尼人类型。旧 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散见于希腊半岛。南希腊阿哥利斯地区的弗朗克提洞穴中 有约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捕捉海鱼,并使用黑曜石制作的 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地分布于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最早的时间可推 至公元前6000年前,著名的遗址有马其顿的新尼可米底亚、色萨利的塞斯克 罗和克里特的克诺索斯等。新石器时代各处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种植 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驯养绵羊、山羊、猪等家畜,崇拜象征丰产的泥塑 女神像。农业技术大概从西亚通过小亚半岛由海陆两方面传来,可能伴以农 业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腊缺乏坚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处居民多以黑 曜石制造具有较锋利边缘的石器,而黑曜石只产于基克拉迪斯群岛的米洛斯 岛。这说明早在公元前6000—7000年间,爱琴海上就开始了互通有无的往 来。
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 代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 国家,统称爱琴文明。自此,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 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2)荷马时代(公 元前11世纪一9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4)古典 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期);(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 一公元前 2 世纪
爱琴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最初实际上为铜石并用时代,铜器并不多。金 属冶炼技术大概与农业种植一样,来自东方。公元前2500—2200年间,爱琴 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金属器逐渐增多,人口明显增长,爱琴海上 贸易交通较前更为频繁,靠近海的地方出现了较大的建筑物和城防设施。这 一切反映出物质财富正在增加,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开始复杂起来,出现了 向文明过渡的迹象。基克拉迪斯群岛是由小亚运铜等金属原料通往希腊半岛 的要道,其早期青铜文化在爱琴地区居领先地位。那里出土的大理石“大地 母神”偶像和奏琴吹笛者人像古朴传神,开后来希腊大理石雕刻艺术的先河。
希腊爱琴地区的早期居民不是希腊人,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吉 人、勒勒吉人和卡利亚人。爱琴地区有不少地名以nth、ss为词尾,如希腊 半岛的科林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和小亚西岸的哈利卡纳苏斯等。从语言 学来说,这种词尾非希腊语所有,从而说明爱琴地区的原先居民不是希腊人。 学者们称之为地中海民族,他们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大概有较多的关系。 公元前2500年后,一批属于印欧语系的操希腊语的人大约从多瑙河流域来到 马其顿等地,其中一部分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分批进入中、南希腊,与当地 居民混合而成为希腊人。
克里特城市国家的兴起克里特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约始于公元前 6000年,以后发展较平稳,居民多居洞穴中。公元前2500年后,铜器、青 铜器逐渐增多,匕首占很大比重。冶金术大概由小亚和基克拉迪斯群岛传来。 石瓶、印章、黄金饰物的制作引人注目。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进一步的劳 动分工、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化。从大量的私人印章、豪华的金银首饰和东克 里特发现的大型L形建筑来看,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已 相当发展。
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薰陶,也有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 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 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 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 宫殿的修筑,每个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宫廷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和 文化的中心。克里特易发生地震,由于天灾人祸,各地王宫多遭到过破坏和 进行重建。学者们根据这一特点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成前王宫时期(约公 元前3000年代)、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2000—1700年)、新王宫时期(约 公元前1700—1450或1380年)和后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450或1380—1100 年)。
古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期。从发现的遗址看,最初 的国家主要兴起于克里特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 里亚、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札克罗等。其中以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 诺索斯和中部南岸的法埃斯特最强盛,各为较大的城市,并拥有海港。两者 之间有道路相通,纵贯克里特岛。在古王宫末期,大概克诺索斯已统一全岛。 按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遂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 斯王朝,克里特文化亦名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 字,初呈图形,后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向音节符号演进,人称线形文字A, 至今仍未被释读,大概非希腊语。
克里特岛林木茂密,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 为主,粮食而外,橄榄油和葡萄酒也是出产的大宗,王宫皆特置贮藏室以巨 瓮存储油和酒,往往库房连接成行,瓮缸数以千百计,可见油、酒在农业生 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克里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还有工商业和航 海贸易。它的手工产品以精巧秀丽著称,铜器和金银制作的日用品和工艺品 皆相当精美。陶器尤为杰出,古王宫时期生产的一种称为卡马雷斯的彩陶, 秀巧可爱,彩绘优雅,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它的造船业也很发 达,商船来往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只,成为各城市的主要防 卫力量,因此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重 视城防建筑完全异趣。克里特以其农工产品和地中海各地广作贸易,和埃及 的联系尤为密切,所用黄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级奢侈品大都得自埃及。 在古王宫时期,埃及中王国第12王朝的文物曾流传于克里特,埃及影响亦普 见于爱琴文明的各方面。工商业和海运的发达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兴旺,这是 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共有的特色。但克里特一开始便以王宫为政治中心,统一 后王权更有加强,王宫建筑越来越富丽豪华,表明它的城市是王朝统治的中 心,这是它和日后希腊奉行共和政治的城市国家的一个最大的差别。
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新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此时克诺索斯 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米诺斯的商站和 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的米利都,西北及于 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此外, 克里特和埃及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埃及第18王朝宰相列赫米拉墓中有壁画表 现克里特使节奉献方物,题词称“海中诸岛及克夫提乌大君和平抵达”,表 明克里特已和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商业交往更趋频繁。海外商业的发达和海 军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海上霸权,被日后的希腊人传为美谈。古希腊 史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米诺斯为海上统治者,说他“是一个征服了许 多土地并且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成功的国王”。修昔的底斯则在《伯罗 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 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份。”米诺斯海上霸权的意义就在于它控制了东部地中 海的海运贸易网,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 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 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 而克里特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 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
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这时已有8万人口,加上海港,当在10万以上,足 可称为地中海上最大城市。它的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这里不仅 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 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实际上,目前所知 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新王宫时期,此 宫曾多次遭到破坏(可能和地震有关),但每次破坏后都修造得更为宏伟富 丽,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 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 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 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现在王宫遗址已得到充分发掘和部份复原, 其建筑总体呈长方形,按米诺斯宫室的通例,四周不设围墙望楼,全宫以长 方形中央庭院为中心(长60、宽30米),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因此 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有四五层,从东麓远望王宫,但见层楼 高耸,门窗敝廊参差罗列,其景观为古代王宫所罕见。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 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东面楼房则是寝宫、客厅、学校与作坊。各 层各处都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有天井取光, 三面构成柱廊,梯道宽阔,彩绘艳丽,被誉为王宫建筑最杰出的纪念物。其 旁之双斧大厅分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米诺 斯建筑的灵巧。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内壁绘有 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 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和建筑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 的上乘之作,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特色,和东方各国的威严沉 重有别。
由于克里特的线形文字A犹未释读成功,我们对其政治历史和社会结构 知之不多,但可肯定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和日后的希腊人不是同一种族;此 外,米诺斯王朝统治无疑奴役大量奴隶和农民,与古代东方各国相似。近年 还发现克里特保留着以人作牺牲祭神的习俗,反映其社会的奴隶制实质。公 元前1450年左右,操希腊语的人占领了克诺索斯王宫,标志克里特文明的衰 落。从此以后,爱琴文明的中心便转移到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地区了。
第三节黄河流域的夏王朝
中国是世界著名古国之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证明, 在中国广阔的领土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史前史上已具有很重要的地 位,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则分布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正是在新石器文 化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黄河流域首先开始进入了文明时期。
关于中国文明的起点中国文明史从何时开始写起?这个问题至今还 没有一致的最后答案。不过,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文明史的起点在夏王朝开 始建立的公元前21世纪前后。这种见解比较有说服力,也正在得到考古学方 面的越来越多的证明。
从前的学者写中国史,往往从黄帝开始写起。这种写法起源于汉代司马 迁的《史记》,此书第一篇是《五帝本纪》,而黄帝就是五帝中的第一人。 也有人把历史起点更向前提到伏羲氏画八卦和造文字。例如唐代司马贞为《史 记》补的一篇《三皇本纪》、宋代司马光所著《稽古录》等。不过伏羲传说 的神话色彩过浓,因此信以为真的人不多。以《五帝本纪》的内容而论,五 帝中最后两位——尧和舜还实行禅让制度。这显然是文明出现以前的制度。 禹接受舜的禅让而即位,可是在他以后却开始传子,子孙世袭王位。以前是 “天下为公”,以后是“天下为家”(《礼记■礼运》语),两者的交界处 正应该是中国文明史的起点。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应是商代,因为商代历史已有考古资 料和甲骨文资料作为切实的证明。其实在本世纪以前,商史也是没有任何考 古资料的证明的。在我国传统的古文献里,夏和商、周两代一直是相提并论 的。在《尚书》、《诗经》、《论语》等古典中,夏、商、周时常作为一个 序列被提到。战国以后的文献中则把夏、商、周并称为“三代”。古代人的 这些认识,显然来源于夏、商、周在制度上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孔子曾明确 地说过:商代沿袭了夏代的礼,但作了一些变革;周代沿袭了商代的礼,也 作了一些变革。夏、商两代既在文献中是并列的,而商代已在考古学上得到 证实,夏代的可信性自然也有提高。何况下面还会说到,夏文化在考古学中 已经出现了曙光。
文献中的夏史梗概夏王朝的奠基人是治水英雄大禹。尧、舜时期,黄 河中下游洪水泛滥成灾。尧曾经任命禹的父亲鲧治水,没有成功。舜继尧以 后,又任命禹治水。禹率领中原各部落人民辛勤劳动13年,终于疏通了河道, 排除了水患,安定了民生。禹又曾奉舜的命令,率领华夏族各部落打败了三 苗族各部落,把他们驱往边远地区,从而稳固了华夏族各部落在中原的地位。 舜死以后,禹受禅继位,曾会诸侯(原先的各部落首领)于涂山,据说与会 者有“万国”。又会诸侯于会稽,并处死了迟到的诸侯。禹命令各地诸侯进 贡方物和铜,用铜铸成九鼎。鼎上刻画着各州应贡的方物。这些都表示夏王 是位在诸侯之上的“天子”。
禹死后,其子启在诸侯拥护下继位,而有扈氏不服,启灭有扈氏,从而 巩固了自己的王位。启死以后,在先后三个继任者中,有一人被废,一人被 杀,政权一度被夺。
启的重孙少康,在夏以及与夏友好的国家的人民支持下,消灭了夺权者, 使夏王朝得以中兴。少康是夏代第六个王。又传了七个王以后,孔甲继位, 夏王朝开始衰落,诸侯逐渐不再服从夏王。又经过两个国王以后,桀继位为
王。桀荒淫暴虐,引起人民不满。大多数诸侯叛夏而支持商国的诸侯汤。最 后汤率领各诸侯打败了桀,推翻了夏王朝。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 朝从禹开始到桀亡国,共有17王、14代(因为还有兄传子的情况)。据《竹 书纪年》记载,夏代共经472年。所以,可以大致推断夏代约处于公元前21 至16世纪之间。
古代文献中所记的夏代事迹不多,但是也透露了这样一些重要信息:夏 代已铸造铜器,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夏代不再禅让,王位传子,有时传弟; 夏本身是一个邦,它的君主作为王或天子的地位是诸侯拥戴的结果,而各诸 侯实际上是各个独立小邦的君主。夏代诸侯很多,其中很多可能处于从部落 首领向君主过渡之中。
考古学中的夏文化的曙光根据文献记载,夏王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 今豫西、晋南一带。因此,学者们很注意从这一地域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 化遗址中去找夏文化。近30年来。考古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有价值的 成果。
1959年,考古工作者开始了对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多年 的工作,到80年代,学者们已根据对这个文化的堆积层次和出土文物的分 析,把它分为四期,并根据对出土标本的碳14测定,得出一至四期的年代约 为公元前1900—1600年的结论。在二里头文化的第一、二期,工具和武器主 要还是石器、骨器等,极少出现铜器。在第三、四期,则不仅出现了青铜工 具,而且有青铜武器和礼器。考古学者认为,一方面,青铜器中有爵和铃这 样的空心容器,需有内外二范合起来才能铸造,这种铸造技术不大可能出现 于青铜器铸造的最初阶段;另一方面,出现的铜器数量还不多,器物的形制 也比较原始,又不象有了长期的青铜铸造经验的积累。所以,大体可以推定, 青铜器的制造在二里头文化早期已经开始了。在二里头文化的三、四期,还 发现了一个大型宫殿建筑群的基址。这是一个略呈正方形的夯土台基,总面 积约10000平方米,上面分布有殿堂、廊庑、门、庭的遗址。虽然至今不能 确定它是宫廷或宗庙,但是作为文明已经存在的一种证据看来是不成问题 的。
二里头文化是否就是夏文化?学者们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二里头 文化四期都是商文化;有人认为,一、二期是夏文化,三、四期是商文化; 有人则认为,四期都是夏文化。这种分歧只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来 解决。不过从中毕竟出现了夏文化在考古学上的曙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