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

 少叟3cub0sj34d 2018-02-26

  英国人雷穆森1925年出版的《天津——插图本史纲》里有这样一段话:1655年,第一个荷兰使节在哥页与开泽(音译)的率领下,携带着给顺治皇帝很多的贡品,路过天津到北京去。

  在这个使节来华记事的英文译本中,这样写到天津:“同一天(七月五日),我们到达了天津卫港口,这个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沿海城市……在靠近‘康海’的港汊处,是该地区三条河流的三岔口。在这儿,耸立着一座坚固的碉堡,周围的村野除了沼泽地以外,都是低洼地。天津卫城在距离新镇约三十里处,周围是二十五尺高的坚固城墙,墙上到处是守望塔和炮台。这个地方到处被庙宇所点缀,而且人口稠密,交易频繁,像这样的繁荣景象实为中国其他地方所罕见……”

  在这段文字里描述的“碉堡”应该就是现在南开区的古炮台遗址。在1989年出版的《南开春秋》里刊登了商宝海先生的一篇《南开区古炮台遗址的考证》里提到:炮台庄处于三河交汇处西北隅,距三岔河口约240米……炮台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总兵赵良栋为炮台拨兵十名,昼夜看守。

  在外国人笔下,距今360多年前的南开区,已是“到处被庙宇所点缀”。这说明当时佛教在天津的盛行。那么南开区到底有多少庙宇呢?《南开春秋》里刊登了李云冲先生的文章,称“老天津卫多庙宇,庙宇多居南开区”。文中,他根据《津门杂记》的记载和多位耄耋老人的口述,进行了粗略统计:在城内东南角、城内西北角、城内西南角、城内东北角有草厂庵、水月庵、观音寺、火神庙、三义庙等27座寺庙道观;在东门外、西门外、南门外有天后宫、永明寺、花神庙、大悲庵、海光寺等庙宇56座,共计寺庙道观宫庵等83座。

  在雷穆森的这部书里还提到了崇禧观——即现在的望海楼教堂。根据1816年英国使节阿美士德的记录,形容此地“在河对岸,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我们还以为是庙宇,可人们说那是皇帝的行宫”。

  1859年《天津条约》的谈判和签署地则发生在海光寺。雷穆森特别对海光寺进行了一番注释:海光寺的位置在墙子河外日本兵营的宽阔区域之内。这是一座古老的庙宇,据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大海迫近天津的时候。很多老人还记得那里和尚念经的声音。寺院的大钟上面刻有英文与中文的题词。关于海光寺的大钟有很多传说,云云。从外国人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逝去的年代里,佛教在天津的兴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