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娇的”红背“

 xyf4345 2018-02-27


汉子们,

看见女神阿娇的玉背“红背”了吗?



看到这样让人“触目惊心”的背部,网友们纷纷表示:心疼女神啊!



还有网友细心提醒,这么刮痧不仅会损伤皮肤,严重的还会导致急性肾衰竭......



这是真的吗?

中六君请来我院中医科主任林景琳副主任医师

与小伙伴们一同了解下。


刮痧是个啥

刮痧其实大伙儿都挺熟悉,它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那么,网友所说的......

刮痧会损伤皮肤吗?

这与刮痧手法轻重程度有关,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不会损伤皮肤。但是长期刮痧不加节制就容易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严重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吗?

刮痧确实会出现急性肾衰竭(急性横纹肌溶解)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一般都是刮痧极其过度导致的,简单点说就是你有皮肤没变色的就刮,非要刮出颜色来,而且还继续刮......


刮痧有什么好处呢?


1
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
防病保健

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

 

3
舒筋通络

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4
加快血液循环

刮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对于座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

 

小总结

刮痧具有简、便、廉、效等特点,具有多种功效,能够防病、治病、保健,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对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和神经、肌肉、血管性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健康人群进行刮痧保健,是可以增强体质,调节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亚健康人群进行刮痧保健,可以促进康复,防止其向疾病转变;慢性病人群进行刮痧康复,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不过,虽然刮痧好处多,但是也不要频繁刮痧,同时要注意,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刮痧的哦~

 

这些人群不适宜刮痧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反而加重病情。


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中医刮痧疗法,这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中医刮痧疗法。


精神病患者禁用中医刮痧疗法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过度饥饱 、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孕妇及月经来潮期间勿施行刮痧。

 此外,如果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或背部脊骨凸起者,一般也不建议刮痧。

除此之外,这些部位不可刮痧!

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刮痧还有何注意事项呢?

1
避风和注意保暖

刮痧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2
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刮痧过程中会使汗水排泄,邪气外排,会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3
刮痧后不宜在原处补刮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
刮痧后饮食

刮痧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过多食用油腻厚重的食物,还要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

 

5
刮痧后洗浴时间

刮痧治疗后,应用干净纸巾、毛巾或消毒棉球将刮拭部位的刮痧介质擦拭干净,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本文指导专家


康复医学科 林景琳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专业委会员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专长:从事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临床工作20多年,治学注意吸取新知,擅长运用中西结合的康复医学方法除了神经科及骨科疾患、胃肠肿瘤术后相关医疗康复,尤其是对脑卒中、粘连性肠梗阻、面神经炎、颈椎病、腰腿痛等的康复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