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你要去读书会上分享一本书…

 什么也不说sbux 2018-02-27


 

读书,可以是一件私密的事儿,可以一个人孤独地读;

 

有时,遇到一本好书,如同“吃货”发现一道美食,

忍不住要去和大家分享,于是集结一群爱书人一起来读。

 

大伙儿读有大伙儿的趣味,若要去分享,

则须敞开心胸,走出书房,畅谈从书中捕捉的神韵。

 

随着当今阅读风尚的日渐兴盛,

促生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读书会。

读书会,也成为了许多都市文艺青年时常相聚的场所,

或是在书籍中寻找心灵的慰籍与共鸣,

或是聆听文字中传递的知识与力量,

或是在与书友们的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本文约2700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耐心读完,6分钟也会有收获

 

与其听别人说,不如自己上。

在读书会上分享一本书,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站上分享的舞台,既是对自我的挑战,去“绽放”个人魅力,也是用语言的力量去传播文化

 

每场读书会的时间可能不长,你面对的听众抱有获得富有回味的期待,作为分享者的你也能因此收获更多的自我提升和书友的认可。

 

那么,究竟该如何分享一本书呢?在看过了数百位书友的分享后,从各种糟糕和优秀的案例里,总结出了一些“套路”,推荐给大家。

 

简单用一句话来归纳,可以叫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听众的需求与期待为中心

我曾经见过不少讲者自己在讲台上说得手舞足蹈、口沫乱飞,但底下的听众却哈欠频频、刷手机不断,这种“自嗨”式的分享是要不得的。

 

另一种情况刚好相反,听众的反应与互动非常好,但是结束后感觉并没有留下太多收获,甚至对分享的书籍内容还没有了解,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分享也不值得提倡。

 

分享一本书的核心,是向听众推荐书,让听众产生阅读这本书的欲望。也就是说,你要解决听众的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我要坐在这里听你的分享这本书?”

 

大多数的读书会在召开之前就会发出预告,报名参加的观众是默认对这场读书会的主题或书籍感兴趣才来参加的。分享者可以提前对听众们做一个调查,看看听众的人群主要是哪些?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等,再问问大家的内心期待是什么?哪怕提前到场,与现场听众做些沟通,做些相应的准备,都有大有裨益。

 

当然,参与读书会的人员也许来自不同背景,水准不一,关注点有差异,需求与期待也自然不太一样,这对于分享者确实是一个难点。不过,一场阅读分享内容只要掌握了以下三个要点,那么至少可以满足“最大公约人群”的需求,那便是:有趣、有料、有爱

 

有趣:读书沙龙,并不是做学术研讨,大多书友是希望在短短数小时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期待听到的是富有趣味、轻松、接地气的讲述,而非“高大上”的理论、晦涩难懂的专业词语或是复杂难懂的逻辑等等。故此,当讲者去开展一次分享,不是为了要体现(或者叫“炫耀”)自己的学识有多牛逼,而是用有趣、平实的言语去带领听众进入这本书的世界。

 

有料:听众在听完你的分享后能有所收获,就是这一种非常好的体验。你要将书中的一些精华要点提炼出来,或多或少的给予观众一些干货或启发,甚至能引发一些行动与改变,这会让听众更加喜欢上你的分享。

 

有爱:优秀的书籍,往往给人留下的不仅是一两句名言警句,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或是引发对一些对人生的思考。优秀的分享,也同样会给听众留下深深的启迪,让人暂时脱离出日常烦扰的物质生活,从心灵深处找寻力量,像是给内心中注满了爱。通过分享,打动听众的心,这也正是做读书分享的妙处。

 

有趣、有料、有爱,围绕听众的这些需求与期待去实现;对于不同类型书籍的分享,你若能做到三项中任意两项,就算是非常成功了。

 


 

两个基本点之一:以书为出发点

在我曾听过的一些分享中,讲者在滔滔不绝的分享结束后,听众却还不知道所推荐书籍的一些基本信息,实在是一个低级的错误。

 

毕竟是一场读书会,对于书籍的基本介绍是必不可少的。比如


  - 书名和副标题

  - 书的出版社或是版本(有时也十分重要)

  - 书的作者:背景、个人简介乃至其他作品(这能引起听众们的兴趣;对作者的介绍也是最好的尊重)

  - 书的分类、书籍有多厚、多少字、是否有插图照片、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 这本书有没有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话剧?(如果有,结合一些视频资料来展示你的分享,会更有意思)

 

在基本信息介绍完之后,重点来了,你要对书籍的内容要有个大体的介绍。


  - 其他人的推荐词(来自书的腰封、封底、序和跋。一些好的序和跋,尤其是翻译过来的作品,都高度浓缩了该书的核心内容,总结评价了该书的核心观点,是你分享时的重要参考。当然,也可以是身边人对它的推荐)

 - 书本的结构、章节、逻辑、脉络、要点与中心思想

 

所有这一切,你就是要说清楚这是一本什么书?

 

注意,这里我列出了一些阅读分享的提要,但不代表你需要全部一条条去说!好的分享,应该是行云流水一般,让人看不出有“套路”的痕迹。

 

 

两个基本点之二:以人为回归点

以书为出发点,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读书的人,因为人是书籍的主人。我们不必重复书中的每字每句,不同人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需要你去分享个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说到底,就是谈谈人与书之间的链接,也就是你和书之间的故事。

 

怎么分享呢?比如:


  - 你是在怎样的情形下遇到这本书的?

  - 你花了多久读完它?

  - 在茫茫书海中,你为何选择推荐这本书?

  - 这本书里有什么打动到你的地方吗?

  - 读了这本书,你联想到什么事件,或其他的书?

  - 你自己有没有书中类似的经历或是特别的感受?

  - 你还从书中得到了什么?收获、感悟、共鸣、改变...

  - 你推荐大家怎么读?

 

做好人与书的链接,再送给大家三个关键词:广度、深度、温度

 

广度:在读书会里分享的书籍,现场也许有90%的人从未读过,这不足为奇。作为分享者,需要将书中一些新鲜、特别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辅以自己的解读与看法,才能让听众借由一本书去触及更广阔的天地,开拓眼界,了解不一样的领域,这也是参与读书会的魅力之一。

 

深度: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或是思想浓度很高的作品,分享者需要深耕细挖,从不寻常的角度去分享一些独到而又有启发的观点。这么做颇有难度,需要较深的功力,但是对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确是大有裨益。

 

温度:在读书会中,讲者面对的可能是很多陌生人,也正因如此,反而可以敞开内心中的真实情感。一本好书,可以留给人们以感动,而通过你的分享,把内心深藏的温暖留给自己,同时也将打动人心的部分送给他人。

 


 

到此要总结下,分享一本书,抓住一个中心以听众的需求与期待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以书为出发点,以人为回归点书与人,如同阴与阳,书人合一,人书呼应,二者平衡一体;做好这些,必然是一场精彩的阅读分享。

 

为了能更好的在读书会上向他人分享推荐一本书,

你必须再次反复阅读这本书,

你必须深度思考、提炼精华、挖掘书中的内涵并链接自身的心得,

也许还要提前准备好一些有可能被他人问到的问题......

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的非常棒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最好的输入,是输出;最佳的成长,是分享”。

相信我,在你成功完成一次读书会的分享后,收获最大是你自己,而不是任何其他人。

 

最后,听说你又要去读书会上分享一本书了,那么恭喜你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