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8-02-28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宋·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

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

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释

1、晁端友(生卒年不详),字君成,钜野(今山东巨野)人。遗集共收了三百六十首诗,现在已经散失了。苏轼和黄庭坚都很赏识他。

2、济州:即现在的山东巨野。

3、青灯:古代的油灯,因光线青荧,故称。乍有无:忽有忽无。

4、愔愔(yīn):悄寂,轻柔貌,这里指小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假寐:和衣睡觉,打个盹儿。

5、啮:咬,咀嚼。残刍:残剩的草料。


简析

这是一首在宋代即很流行的诗。晁端友以时间为线索,周围的景物为依托,情融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中人生的漂泊之感,我们来看一下。


“寒林残日欲栖乌。”


晁端友首先把镜头摄向旅馆周围的环境。这时应该已经是早冬了,木叶凋零,可能还有残剩的几片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一切都让人觉得寒寂、荒凉。一轮残日虽然还没有完全落山,但那惨冷的白光,反而更增添了作者寒的感觉。乌鸦们已经知道日暮了,纷纷返回自己的巢穴,绕着巢穴飞旋了几下,就进入巢中,它们要准备栖息了。


“壁里青灯乍有无。”


应该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天色已经完全入暮,作者也收回了长望向旅馆周围的目光,开始进入旅馆的房间,也准备休息了。这恐怕是一家很简陋的旅馆,因为房间里除了四壁的土墙,实在也没有其他好让作者再交代交代的物件。他点起了一盏油灯,不过并没有马上去睡,而是坐在同样简陋的床边,呆呆的望着这盏油灯,那油灯发着青荧的光,一忽儿明,一忽儿暗,有时看着马上就要灭的样子,有时又重新燃了起来。闪闪烁烁的,幽光不定。


“小雨愔愔人假寐。”


又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那雨声沙沙的,也一忽儿紧,一忽儿缓,声声都仿佛洒在作者的心上。百无聊赖的作者,也可能一天的旅途劳顿他也确实累了,于是就想躺下睡觉,然而此时此境的他,又分明知道睡是睡不着的,他就和衣躺在床上,能打个盹先打个盹吧。


“卧听疲马啮残刍。”


只怕是连个盹也没打成。不远处疲乏已极的老马咀嚼残存草料的声音,在这个静寂的雨夜,传出老远,一直传到他的耳朵里,传到他的心上,他竟长时间的陷在这一片马嚼草料的声音中了。


不太清楚晁端友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不过依此时此地的境况看,他也应该是一个很不得意的人生,整日仆仆于风尘,舟前波浪,马后尘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点让他自己和家人生存的“草料”?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早已由一匹“小马乍行嫌路窄”的小马,沦落成了一匹“老骥伏枥”但再也不想驰驱的老马,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虽然明知前途渺茫、惨淡,明日一早,他照样还得出门上马,踽踽独行,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于是这一夜,一个凄风苦雨中的诗人形象,一匹疲乏已极的老马情态,自此鲜活在我们的心中,成了怎么抹都抹不掉的记忆——苦难出诗人,并不是诗人有意去寻找苦难,而是苦难往往主动找到诗人,于是诗人就在不得不品的过程中,品出了一首首真情永远的诗。


是为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