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才华横溢的书生叫灵石,年方23岁,长得温文尔雅,相貌堂堂。他平明博览群书,刻苦用功,又十分孝敬老母。 一年隆冬,他翻山越岭,徒步到舅舅家去拜寿,又急着当天赶了回来。由于天已慢慢黑下来,加上心急,就迷失了方向。他穿过荒山野径,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见窗户灯光透亮,便上前叩门。 这户人家住着个教书老先生。老先生因到镇上办事,尚未归来,只留下一个19岁的独生女儿瑞丽姑娘在家。她刚绣完了一对花枕,在灯下读书。忽听门外有人叩门。姑娘就透过门隙往外一看,原来是个陌生男子。她见他文质彬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心有不忍。当问明情由,才知是迷途书生,便开口试探虚实:“你既是书生,可会吟诗作对?” 灵石听见屋内有女子问话,便谦和地回答:“略知一二。” “好,我出上联,你对下联。听着;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灵石不加思索地应答。 “处处飞花飞处处。”姑娘又出上联。 “潺潺碧水碧潺潺。”灵石应对。 瑞丽姑娘想了想,接着又再出一个上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灵石听这联一共是五个复字,而且有声有色,便沉吟了一会儿说: 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 瑞丽姑娘听后不禁连连称赞:“对得妙,对得妙!”说着打开了门,请书生进屋。 书生来到厅堂,见家中只有姑娘一人,问起情由,觉得孤男寡女,多有不便,便想告辞退出。姑娘热情拘留道:“外面朔风凛冽,天黑路生,如何走得?相公但坐无妨。”随即,奉茶相待。 书生见她素妆淡雅,端正窈窕,使人敬慕;姑娘见他眉清目秀,谈吐不凡,不觉心中暗喜,两人就此攀谈了起来。 姑娘说:“相公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乞望多多赐教。” 书生忙说:“大姐过奖,小生捉襟见肘,还需包涵。” 姑娘听他对答如流,心想书生虽然饱学,但不知品德如何,有意也试他一番。当下便取过文房四宝,在桌面上铺开,写下了十个字: 天寒地冻,此夜必定成霜。 书生看了联句,不觉一怔。因“霜”与“双”谐音,其中意思不言自明。心想这姑娘绝非轻佻之辈,怎么出此上联,定是旁敲侧试。他抬头望见庭院月辉如霜,疏星点点,便握笔挥毫,对了下联,意思当然是针锋相对的。这下联是: 月朗星稀,今宵断然无雨。 姑娘看了下联,不由对书生越发敬佩。便说:“小女子原是戏作,相公切勿耻笑。” “不敢,不敢”,书生连忙回话,“小生却是真言,望大姐见谅!” 两人如酒逢知己,彻夜在厅堂谈书论诗,毫无倦意。不觉东方吐白,天已放明,两人才依依惜别。 书生回家,禀告老母,托媒作合,终与姑娘成其眷属。后来,夫妻恩爱偕老,至今传为佳话。 (曾洪根 对联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