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分钟120击

 MEIMEI025 2018-02-28

上世纪90年代的欧洲被“艾滋病”的阴霾席卷,面对这一残酷的话题,导演选择以一群年轻的反抗者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探讨。他们激进、他们疯狂、他们无畏,但同时也恐惧、空虚、孤独。

纳威尔饰演的男主角Sean是个艾滋病毒携带者。然而在故事的前半段他却一直是整个团队中的勇敢、积极、乐观担当。即便身患不治之症,但Sean却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死亡的担忧,他忙于在社群中出谋划策,积极在抗争活动中冲向第一线,面对恐同人群他更是敢于大胆亲吻同伴回应对方的挑衅,并因此收获了一段爱情。

直到与伴侣肌肤之亲,Sean才缓缓道出了自己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原本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16岁,少年却不得不面对突然到来的死亡倒计时。Sean试图通过不断告诉周围人来提醒自己:生命还有值得去追寻的目标,然而病魔最终还是摧垮了他。

电影中,Sean与激进组织伙伴们的多场社会游行拍摄得相当热血且富有戏剧性。“艾滋病”的防治与患者需要面对的治疗等社会症结问题得到了深入的发掘与探讨。作为艾滋病中重要的元素“血液”,在画面中被肆意泼洒,颇具美感与想象力。当然最触动观者的,莫过于男主角随着病情恶化所慢慢发生的变化。从阳光向上到形若枯槁,外表的点滴改变也让观众的心态同样慢慢陷入绝望。

Sean与伴侣等到的是BE的虐心结局。在从别人身上收获慰藉的同时,Sean的男友留下了痛苦的泪水。生命失而不能复得,但正如结尾处被洒向人群的Sean的骨灰所隐喻的那样,一个人走了,但他所追寻的目标还在,他也还在追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