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向2049年的武汉人口规模预测与空间布局设计

 wupin 2018-02-28

        作者: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武汉地图

        本课题组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为基本定位,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赋予的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为基本背景,参照国际、国内领先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基本规律,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对2010—2049年武汉人口发展的合理密度、最优规模和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

一、国际、国内领先城市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

        实践证明,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的功能、地位、发展机会等是紧密相关的。城市的功能、地位以及发展水平,从表面来看,体现在城市人口的规模上,但实质是体现在人口的密度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空间发展水平,集聚的人口密度也各不相同。

        (一)中心城市人口聚集较快

        由于聚集经济效应,大城市往往比中小城市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也具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其对人口的吸引力也远远超过中小城市。根据联合国的统计,1950年以来,50万人以下城市居住的人口仍然最多(2010年占51.3%),但流失也最多(1950—2010年下降了15.7个百分点),未来仍将保持流失的发展态势。1000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成为最吸引人口流入的城市类型(1950—2010年提升了6.7个百分点,在所有城市类型中最高),未来仍将持续流入(2010—2025年预计提升3.7个百分点,仍然最高)(见表1)。目前,世界前100名大城市的平均人口规模已经是1900年人口规模的10倍。

        (二)城市中心区人口相当稠密

        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认为大城市发展的前景不光明,他们还根据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提出发展中国家应避免走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弯路,主张严格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尤其主张限制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但实际上,全球许多大城市不但人口规模在扩展,而且中心区人口密度也在提高。纽约、香港、新加坡等许多管理良好的大城市人口密度达到了很高水平,也仍然呈现出很高的经济效率,创造出巨大的财富(见表2)。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领先城市,也呈现出和全球领先城市一样的发展态势,人口规模和密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见表3)。

        通过对国内外一些领先城市人口密度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发展阶段各类城市的人口密度及空间分布的标准型式(见表4)。

        (三)我国中心城市人口发展预测和规划过于保守

        案例1:北京(见表5)

        案例2:上海(见表6)

        案例3:武汉

        2006版武汉城市规划对城市总人口的预测偏差较小,但由于近几年武汉发展较快,人口向城市中心区流入较多。初步估算的2010年主城常住人口已超过600万人,提前10年突破了规划目标(见表7)。

        从人口流动的态势来看,武汉正处于人口向中心区集聚的发展阶段。2000—2010年,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增长了26.45%,而新城区常住人口仅增长14.34%,且新洲区人口还出现了负增长(见表8)。

二、武汉市最优人口规模预测及空间设计

        (一)预测方法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一般是通过研究城市人口聚集的边际收益上升曲线(C)与共享基础设施等导致的边际成本下降曲线(B)的均衡点,来确定最优的城市人口规模(S)(见图1)。但这个理论的一些假定条件过于理想化,特别是把市场交易看成是无成本和瞬间完成的活动。对于中心城市在劳动力工资和地价、房价等不断增长背景下,常住人口仍保持大规模流入并不断突破所预测的“最优人口规模”的原因,往往无法做出很好的解释。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协调分工、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城市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在一起,除了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节约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更好的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水平提高等等,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大幅下降,可使城市人口聚集的边际收益曲线上移至B1,边际成本曲线下移至C1,形成新的城市人口最优均衡点S1——规模可以更大、密度可以更高。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当前我国及世界城市人口更多、更快地向中心城市集聚的现象。

        (二)预测结果

        根据大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的规律,结合武汉市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功能的变化趋势,并参考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我们首先预测武汉市最优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结果如下(见表9)。

        为进行对比,运用传统的时间序列方法和灰色系统模型,预测的武汉市最优人口规模区间如下(见表10)。

        (三)人口分布空间设计

        我们以街道为单元,对各个街道的人口密度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武汉市街道之间的人口密度差距悬殊,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江汉区的前进街、民意街等)已经高达8万多人/平方公里,而新城区的人口密度大多在500人/平方公里以下。目前,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特征,未来武汉市的人口也将呈圈层分布(见表11)。

        第一圈层为主城核心区,包括江岸区(不包括丹水池、后湖街、谌家矶街)、江汉区、硚口区(不包括长丰街)、汉阳区(不包括永丰街)、武昌区。该圈层的总面积为165.41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数为367.1万人,人口密度为22195人/平方公里。

        第二圈层为主城近城区,包括江岸区的丹水池街、后湖街、谌家矶街,硚口区的长丰街,汉阳区的永丰街,洪山区和青山区的全部街道和社区,东两湖区的吴家山街、将军路街和常青花园管委会。该圈层的总面积约为747.39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数为245.9万人,人口密度为3290人/平方公里。

        第三圈层主要为新城区,包括6个新城区中除东西湖区吴家山街、将军路街和常青花园管委会之外的全部街道办或乡镇。该圈层的总面积为7581.61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数为365.5万人,人口密度为482人/平方公里。

        (四)预测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从人口容量上看,未来各个发展阶段预测的人口规模均在短期和长期的人口容量范围内。以目前发展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的城市人口密度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城市人口密度分别作为武汉人口容量的上下限,可以计算出武汉市短期的、小口径的人口容量Ⅰ为2754万人,人口密度为3242人/平方公里;长期的、宽口径的人口容量Ⅱ为3891万人左右,人口密度为4580人/平方公里(见表12和表13)。

        从常住人口增长的来源来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来源。一是吸纳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武汉周边500公里范围内的中部地区五省居住着3.2亿人口,城镇化水平约为45%。预计到2049年,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至少能提高到70%,这意味着将有1亿左右的人口转移到城镇。由于这些转移人口绝大多数为优质劳动力,将是未来武汉需要全力争夺和吸纳的重要战略资源。二是留住高等院校大学生。随着武汉的城市地位和城市功能的提升,每年吸引25—30万人的大学生入学,留下10—15万人左右的大专以上毕业生成为市民,是完全可行的。三是吸引境外人口(包括港澳台地区)。目前在纽约、洛杉矶、伦敦、东京、香港、巴黎等全球城市中,外国出生的人口都在百万以上,所占比例少则10.3%(如东京),多则达到38%(如香港)。上海是我国常住外国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但仅为20万人左右,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不足1%。武汉市目前不足1万人,其中约6000人是外国留学生,比重不足0.1%,未来提升的空间较大。

三、武汉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说,一座城市就好比一个碗,碗大(城市规模)饭少(人口),可以加菜加汤(基础设施),这碗饭可以更美味,而如果“饭多了碗装不下”,那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市病”。我们必须顺应城市人口发展规律,适度超前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和密度,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订制合适的“碗”。

        一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城市的标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

        二是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对于一个治理良好的城市来说,2500万人口规模并不会带来城市病,但对于一个治理能力和水平低下的城市来说,100万人口规模就难以应对,可能出现严重的“城市病”。

        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突破性地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鼓励企业将总部或研发、销售等部门和环节迁移聚集到拥有丰富科技和人才资源的武汉市核心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企业将生产加工基地迁移到武汉市的新城区或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变“地区之间的水平竞争”为“垂直价值链上的相互合作”,实现区域间的互利共赢。

        四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实现“无拥挤的集中”。确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从立法和财政补贴等各个方面扶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借鉴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做法,采取限制小汽车进入市核心区、控制小汽车数量及征收交通设施使用费(过路费、停车费)等措施控制小汽车的使用。

        五是构建紧凑型城市形态,促进职住平衡,从源头上减少城市通行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要有效地遏制主城边界不断向外蔓延的趋势,把主城构建为高密度、功能混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城市”。在城市郊区分别布置若干新城,每个新城应建设成相对独立、配套完善的就业与居住的综合体。新城与主城之间通过快速出口路相联系,形成“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多轴多心”空间结构和形态。

        六是按照主体功能区布局的要求,划定生态控制线,确保城市生态环境。既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高密度区域,又要划定生态底线区,实施生态功能区建设,形成错落有序、疏密有致的城市宜居空间格局。

        从国家给武汉的发展定位来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肩负着进一步集聚中西部城镇化人口的重任,城市人口规模必将进一步增大。从武汉自身发展趋势来看,武汉将在2049年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也将进一步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精神,未雨绸缪,加强政策引导,力争把武汉城市人口控制在2200万~2500万人以内,把武汉建设成为一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紧凑集约、生态宜居的特大中心城市。

        (原载《武汉经济研究》2015年第1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