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期到来,花蕾蛆该如何防治?

 昵称44174810 2018-02-28

先上一张图,观察图中的花蕾有何异样。

花期到来,花蕾蛆该如何防治?

我们发现,图中左边的花蕾肿大变色、形似灯笼,这是已被花蕾蛆危害了的症状。

感染了的花蕾因形似灯笼,又得名灯笼花,名称倒是好听,却是广大果农心头的一根刺。受害的花蕾不能开放和授粉结果,不能正常开花而脱落,会严重影响柑橘产量。且只要当年感染了花蕾蛆,来年也极易受其危害。

花蕾蛆又名桔蕾瘿蝇、花蛆、包花虫,在我国各个柑橘产区均有其踪迹,主要存活于柑橘类植物,是柑橘花蕾期的重要害虫。一般多发生在阴湿低洼橘园,降雨对花蕾蛆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3、4月多阴雨天气,成虫发生较多。壤土、砂壤土幼虫的存活率也较高。

既然名为花蕾蛆,可见是在柑橘花期成虫在花蕾上产卵,其卵长椭圆形,无色透明,外包一层胶质物,末端具丝状附属物。成虫形似小蚊,呈暗黄褐色或灰黄色,被有细毛。末龄幼虫呈乳白色至橙黄色,体长约2.8毫米。

(花蕾蛆成虫)

花期到来,花蕾蛆该如何防治?

(花蕾蛆幼虫)

识别方法

花蕾蛆成虫幼虫通过肉眼难以发现,唯有通过畸形变绿的花蕾来识别是否受害。

被害的花蕾外形圆鼓,呈灯笼状,花瓣多有绿点,花短,无法正常打开。跟正常的花相比,颜色呈淡黄色,外花瓣有黑点,掰开花瓣,内部有很多的小蛆。

花期到来,花蕾蛆该如何防治?

(图片来源于小桔灯)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部分地区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3~6cm土壤中越冬,在树冠周围30cm内活动。初春温度升高,幼虫开始脱出土茧向土表移动,结茧化蛹,柑橘花现蕾时陆续羽化出土。

初羽化的成虫多数潜伏于树冠下的地面杂草或间作物上。在花蕾露白时成虫大量产卵于花蕾内,幼虫在花蕾内10天左右,其后自行爬出花蕾钻入土中,或随花蕾脱落入土结茧。阴雨季节幼虫入土最多。幼虫入土3~4天后即钻入泥粒做成椭圆形土茧,潜伏越冬。成虫、幼虫盛发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防治方法

1. 翻土。防治花蕾蛆的关键是在成虫产卵前把它消灭,冬季深翻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口基数。或在2月底至3月初对树冠附近的浅土层进行浅耕,杀灭部分幼虫,减轻虫害。在成虫出土前用地膜覆盖,阻止成虫出土羽化与上树产卵。

2. 摘除被害花蕾。在花期一旦发现灯笼状的畸形花蕾,立即摘除,集中煮沸或园外深埋,以杀死幼虫。

3. 地面喷药。在柑橘花蕾似绿豆大小或花蕾顶端开始露白前的3~5天抓紧在地面喷药,是阻止花蕾蛆上树的最有效的办法。

方法: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施撒。

4. 树冠喷药。在柑橘现蕾期、成虫出土后,进行树冠喷药。

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次。

现在柑橘开始陆续现蕾了,即将迎来花露白这一关键用药时期,很多人都在纠结怎么防治红蜘蛛等其他虫害,往往忽视了花蕾蛆这一个隐性害虫,等到落蕾的时候再进行防治,将困难重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