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物链”这个词儿你一定不陌生,食物链展示的就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关系之一——吃与被吃。虽然都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但这其中其实还有细分:捕食与植食。捕食和植食都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关系。相对捕食者而言,被吃掉的当然就是被捕食者。动物吃动物称为捕食,比如狐狸吃兔子。动物吃植物则称为植食,比如兔子吃草。“栗子”不用多举,相信你已经get到了。 摄影:刘思远 2 自然界中当然也不全是血雨腥风,和谐共处、互相依存的生物关系也是有哒!那就是共生和互惠。 共生是一种相依为命的互利关系,如果失去其中一方,另一方变不能生存。之前在给大家介绍珊瑚礁时提到的虫黄藻和珊瑚虫就是共生的关系。虫黄藻几乎占据了珊瑚虫的整个内胚层。虫黄藻在珊瑚体内依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氧气和能量,促进珊瑚钙化。[1]虫黄藻如果因为海水变暖等因素离开了珊瑚,珊瑚就会失去色彩出现白化。长期失去虫黄藻的珊瑚会渐渐地走向死亡。
互惠关系,也是指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像共生那么“生死相依”。离开了彼此,也能正常生存。比如海葵和寄居蟹。寄居蟹找到合适的海葵之后,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它从附着体上取下来,安放在螺壳的入口处。海葵会用有毒的触手去蜇那些敢来靠近它们的动物,保护寄居蟹。而寄居蟹则背着行动困难的海葵,四处觅食,有福同享。除了寄居蟹,海葵还可以附着在岩礁上,寄居蟹没有了海葵,也可以正常生活,并非没有彼此就过不下去,所以它俩是互惠的关系。[2] 摄影:James Lee 3 出来混,伤害总是在所难免。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抗生和互抗。 抗生是指一个物种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另一个物种的生长和生存。是不是觉得特别耳熟?没错,抗生素其实就是对生物之间抗生关系的一种利用。青霉素就是从青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和生存。 青霉菌 图片来源:Drthrasher.org 互抗指两个物种相互作用,使双方都受害或引起死亡。隐含的意思大约是:来啊,互相伤害啊!比如,当两种致病生物同时侵入一个寄主而导致寄主死亡时,这两种致病生物就是对抗关系。
4 寄生指的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但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一方为另一方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我们常听到的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就是寄生。 (前方高能预警,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不适) 普通的寄生虫小自就不提了,这回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吃掉鱼的舌头,并然后取而代之的“外星”寄生虫——缩头鱼虱。它的幼体首先附着到鱼鳃上,成熟之后缩头鱼虱会在鱼鳃上完成交配。然后,雌虫会钻进鱼嘴里,用钩状的前端足紧紧抓住鱼舌,开始吸取血液,直到舌头萎缩。[3]然后缩头鱼虱就占据鱼舌的位置,与鱼一起共度余生。有趣的是占据鱼舌的位置后,缩头鱼虱也会承担起舌头的功能。所以学界普遍认为它与鱼的关系是由寄生转为共生的。 图片来源:bio390parasitology 类寄生顾名思义和寄生很像,只是后果要更加严重一些,寄生物会导致寄主死亡。所有昆虫对昆虫的寄生基本都是类寄生。比较有名的“栗子”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直至其死亡。
5 当两个物种都要利用同一种短缺资源时就会发生竞争,形成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通常是一个物种战胜另一物种,甚至导致一种物种完全被排除。举个例子,农田里的杂草会与农作物竞争土壤中的养分、生存空间等等,它们两者就是竞争关系。
6 我们今天要说的最后一种关系,是当下挺火的“佛系”关系,其实也是“基本没什么关系”的关系——中性关系。当两个或更多物种经常一起出现,但彼此互相无利也无害的时候,它俩就是中性关系。比如,一个丰富的水源会吸引猴子和兔子来饮水,但它俩对彼此都不感兴趣,也不争夺资源,互不影响。
除了以上这些,生物种之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关系形式,小自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现在,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对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有所了解了?来做两道测试题自我检测一下吧~ 摄影:Yaron Schmid [1] 李淑 , 余克服 , 陈天然 , 施祺 , 陈特固,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珊瑚白化的关系—— 以大亚湾石珊瑚为例,《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第30卷,第2期。 [2] 生命科学导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寄生变共生——缩头鱼虱的故事 ,https://www./post/68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