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具新建:扳机点技术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3-01

通过表演形成的新面具是没有“根”的。它不是在现实情境中形成的,没有适宜的情境。它是治疗室的产物,如果只适用于治疗室,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必须通过实践,把它与情境结合起来,与情境形成条件反射。

如果实践有困难,可以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即“扳机点技术”。具体方法:1、设定一个扳机点,譬如一句口号、一个动作、一个“护身符”或者身体的一个部位;2、熟练地表演某个面具;3、在表演之前或同时启动扳机点。

当人格面具与扳机点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遇到“合适”的情境,只要启动扳机点,相应的人格面具就出来了。当情境变成了新的扳机点时,原来的扳机点就可以弃而不用了。

大多数心理障碍是面具错用,本来应该用A面具的,却用了B面具,人格面具和情境发生“错位”,也就是扳机点设置有误。所谓安置,就是重新设置扳机点。“释放”,就是先把扳机点设置到治疗室里。等能量释放得差不多了,重新把它设置或转移到合适的情境中(安置)。

 

ZY在家里已经能够平静对待儿子了,但在外面,如果儿子表现不好,她还是会忍不住去教训他,重演“教训——哭闹——打骂”的脚本。她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儿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不好,对她来说是非常丢脸的事,而儿子喜欢故意在外人面前丢她的脸,所以她不爱带儿子出门,害怕带儿子出门。

治疗师让她在治疗室里模拟“外出”情境,扮演好妈妈。不管儿子表现如何,都不要去批评他。她一批评,他就会哭闹,让她更丢脸。为了避免大的丢脸,必须忍受小的丢脸。不但要忍受小的丢脸,还要找各种理由夸他。她在治疗室里很快就做到了,但回到现实生活,就“旧病复发”,因为回到那种情境她就忘了自己是“好妈妈”。怎么让她记住自己是“好妈妈”呢?她想过在手上写“好妈妈”三个字,把手机墙纸设为治疗师的照片,在眼镜上做一个标志,做一个特别的钥匙扣,最后决定在儿子的肩上贴两个小贴画,只要她面朝儿子,就能看见。一看见小贴画,她就告诉自己“我是好妈妈”(贴画内容是一只可爱的猪妈妈)。

准备就绪,她带儿子回娘家。他们九点半出发,先坐3站公交车,到客运中心,转快客,一小时后到站,再坐十几分钟三轮车就到家了。儿子一路上表现不错,她没有发火。

到了外婆家,小弟弟在玩变形金刚,他一把把玩具抢了过来,她正想发火,看到儿子肩上的猪妈妈,就忍住了。小弟弟哭了,儿子看看她,有点犹豫,这个时候舅妈出来了,对小弟弟说:“你已经玩了很久了,现在轮到哥哥玩了。”就把小弟弟抱走了。儿子兴高采烈地玩着变形金刚,动静很大,她几次想制止他,都忍住了。后来舅舅来了,儿子放下玩具,扑到舅舅怀里。舅舅带他去玩飞镖。

开饭了,儿子主动帮外婆摆碗筷。外婆不要他帮忙,他非要帮忙,一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她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舅舅赶紧过来打圆场。她意识到坏妈妈出来了,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变成好妈妈,跪下来捡碎片,并对儿子说:“小心,不要踩在玻璃上。”儿子说:“不是我打碎的。”如果是以前,她一定会说:“你又说谎了,气死我了。小孩子不能说谎。”这一次,她什么也没说。

吃饭的时候,她向全家人汇报子儿子最近的进步,大家都夸他,他很开心,饭吃得很快,很干净。吃完饭,她带儿子去闺密家,然后和闺密一起去喝下午茶。闺密的女儿比她的儿子大两个月,非常成熟,处处顺从他。他们玩得比较顺利,没有发生冲突。闺密说她变化很大,她的儿子变化也很大。

最后,她想回家了,儿子却不愿意回家,想再玩一会儿。她说:“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儿子“哇”的一声就哭了。一股怒火“噌”地一声就上来了,她感觉到自己的头快要炸开了。闺密说:“再玩一会儿就再玩一会儿吧,姐弟俩难得一起玩,还玩得这么开心。”她对闺密说:“我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儿子,太丢人了。”闺密说:“小孩子嘛,都这样,你怎么可以说丢人呢?”她说:“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懂事,那么乖。”闺密说:“我女儿倔起来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那一边,闺密的女儿已经把儿子哄好了。过了一会儿,儿子想回家了。她说:“现在回家,晚饭都赶不上了。”闺密和儿子异口同声地说:“那就吃了晚饭回家。”她说:“吃了晚饭就没快客了。”闺密说:“那你想怎么办啊?”她说:“现在打车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睡着了,她一边看着儿子一边自我反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