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歌曲《十送红军》为何没入选《东方红》

 五星辉煌 2018-03-01

为庆祝建国15周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创作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东方红》的演出汇集了歌舞、大合唱、独唱、群舞、独舞以及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联合演奏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全部史诗由30多首革命歌曲和20多个舞蹈组成,里面还包括5个大合唱、7个表演唱,以及穿插进去的18段诗朗诵,真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周总理认为,革命是广阔的,革命的感情也应该是丰富的。有的时候需要雄壮的东西,有的时候需要轻松的东西,有统一也要有变化。正是在总理这种指导思想引导下,剧组才不拘一格,大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里面的歌舞表演、诗朗诵等,有些是照着剧本现创作出来的,而有些呢,是整理改编其它民歌或者演出里的优秀作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这首《十送红军》。

这首《十送红军》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首歌是怎么来的呢?1960年春天,词作家张士燮、曲作家朱正本等几位空政文工团的同志到江西采风。

张士燮

朱正本

当时,井冈山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赖妈妈”赖秀发,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参加红军后又当上了宣传队员。张士燮、朱正本等人找到她时,她激动地演唱了《送郎当红军》。大家听到这首歌都激动不已,赶紧用笔记录整理。

最终,朱正本把张士燮整理改编的6段歌词谱成每段不同人声、不同曲调、多次变化、情真意切的表演唱《十送红军》。他曾回忆说,谱曲时,因为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我也流下了热泪。

《十送红军》油画

整个曲子谱写得相当顺利,总共不到一个小时。”但这首《十送红军》完整唱下来,却要近十五分钟,由于编排时间的缘故,这首歌虽被收录在《东方红》的前创篇,却在最终定稿时,遗憾被放弃了。

在《东方红》创作期间,周总理还鼓励大家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创作,以展现我国多民族人民的生活场面,从而使整部史诗更加丰富。

在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彝族歌曲《情深谊长》令人印象深刻,它讲述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大小凉山时,刘伯承元帅同彝族头领小叶丹结盟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

油画《彝海结盟》

《情深谊长》词曲

这首《情深谊长》,曲调高亢婉转,周总理指定邓玉华来演唱。当她扮作一位彝族姑娘深情款款地演唱时,就如同歌中所唱一样,像一朵五彩云霞飞进了人们的心里,成为了一首世纪经典。

邓玉华演唱《情深意长》

作为《东方红》的总导演,周总理更是亲力亲为。据说,他曾先后26次出席《东方红》的排练和演出现场。可以说,《东方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周总理的细致指导。

从初创到形成,仅仅一个多月之后,《东方红》就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东方红》的成功演出,令所有演职人员激动不已。然而,让他们更难忘的是,周总理接见他们时宣布的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那天晚上,周总理究竟说了什么呢?明天,继续为您解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背后的故事!

相关视频连接:http://www.365yg.com/group/64886691685675832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