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百问】13. 华法林抗凝,如何推荐INR强度及监测频率?

 冬竹456 2018-03-0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为了普及、规范房颤的临床诊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团队,从房颤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开始,通过一百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临床工作中有关房颤诊疗的最常见问题,干货满满,敬请期待!


华法林抗凝患者INR强度推荐?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强度推荐2.0~3.0(目标2.5,I类推荐,证据级别:A)(Eur Heart J,2010,31:2369-2429)。


置入机械心脏瓣膜的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抗凝,INR的目标强度(2.0~3.0或2.5~3.5)应依据人工瓣膜的类型和部位确定(I类推荐,证据级别:B)(J Am Coll Cardiol,2014,64:e1-76)。二尖瓣位置的INR应至少保持2.5,主动脉瓣位置的INR应至少2.0(I类推荐,证据级别:B)。


使用华法林处于常规抗凝强度的房颤患者在遭受缺血性脑卒中或是全身性栓塞后,可考虑将抗凝强度提高至3.0~3.5(Eur Heart J,2010,31:2369-2429)。


华法林抗凝INR监测频率?


华法林起始治疗时应至少一周监测一次INR;当INR稳定(剂量不变,连续两次INR在靶目标范围内)后,应至少一个月监测一次(I类推荐,证据级别:A)(J Am Coll Cardiol,2014,64:e1-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