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大锅饭

 东皮小屋 2018-03-01
——城市聊斋之十七

吴伯义

吃大锅饭

    吃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大锅饭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人民公社”的出现,同样是与“大跃进”加速工业积累密切相关的。 
    工业生产的大锅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大锅饭这种制度严重的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为了彻底根除这种弊病,中央做出了要求: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之后,打破大锅饭的口号喊的轰轰烈烈,人们开始在下海中探出自己的触角,实现了曾是神话的“一夜暴富”,于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的经济就在有声有色的改革中活了过来。 
    当年农村搞合作社时,农民的口粮是分到一家一户的。而进入大跃进、人民公社后,口粮就由公社、生产队掌管了。这也就是今天遭到非议最大的办“大办食堂”、“大锅饭”。当时“大锅饭”是相对于口粮分配到一家一户小锅做饭的,“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
    进入60年代-70年代,“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了消极思想的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内耗现象严重。这种大锅饭的现象,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就逐渐消失了。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赶上了一段吃大锅饭的日子。企业、单位、学校、街道都办起了集体食堂,家家的锅碗瓢盆都搬进了集体食堂里。我们在学校吃饭,把钱和粮票交到学校,一时间轰轰烈烈,仿佛共产主义提前实现了。这种情况直到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饿肚子的时候才告停止。
    鹿城燕人曰:吃大锅饭是有来源的。广东七星岩有座建于明代的佛寺——庆云寺。由于佛殿建筑古朴雄伟,被人们誉为“岭南名刹”。庆云寺中有一口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大铁锅,它被安放在佛殿一角,四周围着铁栏杆。这个大铁锅如用来煮饭,可供数百僧人食用。 然而,这口特大铁锅却不是用来为僧人煮饭的,而是用来向朝神拜佛的施主们化缘的。凡是进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在经过大铁锅旁边时,都要投进几个铜钱,一则是孝敬菩萨,以求降福灭灾;二则是为了维持寺内僧人的生计。因此,这口铁锅虽然从未真正煮过饭,却是“撞钟和尚”们的生活依靠和来源。因此人们称之为“大锅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