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尔扈特部落史(东归)5—11

 钟家台 2018-03-01

土尔扈特部落史(东归)511

    将土尔扈特各部经济生产结构调整为:挑出一批精明适应性强的牧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到肥沃的土地上学习耕种。渥巴锡部挑选几千名牧民,到尤勒都斯草原南部的喀喇沙尔盆地的哈拉莫墩一带和博斯腾湖西岸学习耕种,策伯克多尔济部挑选一千多名牧民到和布克赛尔东部学习耕种,其余各部都调整了人员和耕地,虽然给予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又有汉族、维吾尔族种地的能工巧匠帮助,还有各种补助,由于人们产业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还是有少部分人弃农还牧。但大部分人留下来在原地从事农耕的,至今各部都有不少。

渥巴锡在调整了部落的产业结构之后,又制定了法规6条在土尔扈特各部内施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月折档》乾隆三十九年正月初四)。

    1、健全管理官制。宰桑管辖的人中,每10户设1名大甲长、1名小甲长统一管理放牧。

    2、惩治偷盗。有偷盗的,甲长有责任给予处罚,每人每次偷盗,罚1峰骆驼。

    3、惩治包庇。甲长要是保护或包庇盗贼,按照情节的轻重治甲长的罪。

    4、惩治分赃。和偷盗的人平均瓜分脏物的人,和盗贼治同样的罪。

    5、奖惩分明。奖励检举盗贼的人,假设受到刁难,按照他的自愿,迁移居住到其它头人处放牧。假设有擒拿抓获盗贼的人,则将盗贼的财产、牲畜全部赏给擒拿捉获盗贼的人。

    6、惩治渎职。对属下有偷盗行为的人不予报告,将罢免他的宰桑职务,没收他管理的牧民与和屯,交给其他人管理,并抽打30鞭,戴枷号30天。

    游牧在博斯腾湖畔的和硕特部,不久也制定了法纪10条,并颁布施行,内容基本和渥巴锡颁布的防盗法纪6条相类同,只是扩大了甲长的权力,并增加了制止部众逃亡的条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月折档》乾隆三十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折。和硕特的10条法纪未见于《清实录》和其它汉文史籍)由于经济生产结构的调整,防盗法纪的实施,致使南北东西旧土尔扈特四路盟,及新土尔扈特盟与和硕特盟,有效地恢复生产,控制了偷盗事件的蔓延,保证了部族人民生活的安定。

    177519(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八日),渥巴锡因病去世,终年33岁。他在弥留之际,对其部众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年二月十一日折)。”乾隆闻讯后,即派乾清门侍卫鄂兰,驰驿前往游牧处祭奠。46(乾隆四十年三月五日),鄂兰一行远涉万里抵达渥巴锡游牧地,慰问致祭,赏银千两厚葬,并向渥巴锡之续妻宣读乾隆谕旨:渥巴锡自归顺以来,一切甚为恭顺,惊悉渥巴锡之噩耗,殊为恻怜,今按律例,汗之封号令其长子策凌纳木札勒承袭汗爵,并袭札萨克封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月折档》乾隆四十年四月初二折。)

第六节  东归的历史意义

    土尔扈特人民战胜了沙俄军队和哈萨克骑兵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用勇敢和智慧完成万里长征,重返祖国怀抱,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英雄史诗,无论在世界上,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都有着不容置疑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土尔扈特人民反抗俄国的民族起义,是土尔扈特人民历次反抗俄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西方的很多学者和大部分研究者的著作里,都称颂土尔扈特人民武装反抗,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然而部分学者却将土尔扈特人民这次爱国行动看成是“叛乱逃亡、类似俄国人远征埃及、罗马人远征安息、拿破仑从莫斯科退却”,这些说法掩盖了沙俄残酷压迫土尔扈特人民的铁证如山的血腥事实,抹煞了土尔扈特人民真挚而又长期的热爱祖国的感情。沙皇俄国政府残酷民族压迫激起了全民族的反抗,是土尔扈特人民反抗俄国斗争的历史的必然。据统计,仅1768年俄国政府共征兵8次,而標悍英勇的土尔扈特人是俄国每次征兵的主要对象,参加侵略战争的士兵,归来者十之一二。这些残酷的民族压迫事实,使土尔扈特人民不得不反抗外来民族压迫,最终造成的全民族的武装起义,完成了时代赋予土尔扈特人民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