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末曲初,梨园情系--夏一凡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3-01

 2014年9月21日播出的马派演唱会,引得梨园各界的密切关注,全国各地崇马之名家争相献艺。其中除了马连良先生嫡女马小曼老师外,脱颖而出的马家一脉无疑就是马连良先生爱侄马崇杰先生(马连贵之子,大排行十四)。无论行腔,做派、甚至音色音质深得马派风韵,受到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不得不令人惊叹“基因”的力量。

我自拜马崇禧先生(马崇杰先生之兄,大排行八)为义父以来,便与崇杰先生以叔侄相称,关系甚为密切。在家常听义父讲述梨园故事,今日分享一则关于老伯的小故事,将马崇杰先生如何情定梨园与诸君充闻。

(以下为马崇禧先生口述)

1957年农历除夕,父亲母亲带着十四弟—崇杰到伯父家贺岁拜年。

崇杰身着咖色小棉袄、合体呢裤,两只小脚丫踏着白底黑帮小毛窝。白里透红的圆嘟嘟的小脸蛋,水嫩光滑,着实惹人喜爱。刚一踏进西屋门槛他就向伯父怀中扑去,银铃般的声音亲切地喊着“伯伯!伯伯!”。伯父见此情景喜出望外,一把将崇杰搂在怀内,又亲又吻,还故意逗哄地问“你叫什么?”。

“我叫小杰吖,老十四呀!”崇杰天真地回答后又依偎在伯父怀中撒娇的说:“这回您知道了吧!”伯父继续逗他说:“你上这干什么来啦?”,崇杰一轱辘从伯父怀中下来,立刻双手抱拳“给您拜年来了!”说着就要跪下。伯母见状忙说“好儿子快别磕头了,鞠个躬就成了!”伯父又笑着接道:“亲侄子,磕吧,磕吧”,崇杰规矩地站好,又不好意思地环视了在场的兄嫂姐妹后,抱拳作揖,磕了三个头。见此情状全家人都笑了。伯父更是喜笑颜开,招手把崇杰拉了过来问:“你跟谁学的?”“跟您学的!”伯父摇摇头“您唱诸葛亮借东风时候就磕头!”,伯父喜出望外“你会磕头,会唱戏么?”崇杰先是摇头,又点头答道“会!”“唱什么?”“我给唱一个《黄金台》吧!”大家听了有的鼓掌,有的怂恿崇杰快唱。

“听谯楼打四更玉兔东上,为国家秉衷心昼夜奔忙···”一曲唱罢,大家为之叫好,伯父也连连点头“有点意思,是这里事儿!跟谁学的?”“我七哥(马崇年)教的!”“好好!好好学长大了也成角儿。”

孩子们在院里争着放花炮,屋里大人们畅叙家常。伯父对父亲郑重地说:“小杰这孩子是块材料,过了年请先生给他启蒙,让金声(迟金声)给他说戏,好好拉扯拉扯他。长大了错不了!”父亲听了连忙应声点头。

也就是老爷子这一句话,把崇杰拉进了梨园行,这份情也越拴越牢,再没能解开······

如今老伯已经年逾花甲,但对马派的钻研捉摸却从未止步。老伯更是把传承马派艺术,挖掘新人作为己任,对待喜欢京剧,喜欢马派艺术的年轻人关怀备至,每每有人求教,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教于人。老伯是导演,又在影视学院担任教授,艺术在他的眼里是立体的,因而他每每能把很多东西总结成论,这点尤其与学生是受益匪浅。在此我也衷心祝愿老伯艺术长青,为马派艺术再创辉煌!

夏一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