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膨大素是“药”还是“毒药“?你了解吗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3-01

膨大素是“药”还是“毒药

近两年说得比较多的氯吡脲,也就是“膨大素”。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促进细胞分裂及扩大伸长,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保鲜等。但是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期、浓度用量和方法使用,浓度过高可引起果实空心、畸形、裂果、落叶、果实脱落等,影响生产。

膨大素是“药”还是“毒药

矮壮素也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有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能够防止倒伏、徒长,具有壮苗、使茎叶粗壮茂盛、促进根系发育、加厚叶片等功能。但是使用不当植株严重矮化,果枝不能伸展,叶片畸形,出现鸡爪叶,赘芽丛生,果枝节间过短,植株枝叶发脆,容易折断。浸种药害为根部弯曲,幼叶严重不长,出苗推迟7天以后,出苗后呈扭曲畸形。

膨大素是“药”还是“毒药

乙烯利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催熟剂,主要是增强细胞中核糖核酸合成的能力,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乙烯利能增强酶的活性,在果实成熟时还能活化磷酸酯酶及其它与果实成熟的有关酶,促进果实成熟。使用不当会产生药害,较轻药害表现为:植株顶部出现萎蔫,植株下部叶片及花、幼果逐渐变黄、脱落,残果提前成熟。较重药害表现为:整株叶片迅速变黄,脱落,果实迅速成熟脱落,导致整株死亡。乙烯利用量过大或使用时间不当均可产生药害。

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基本上每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作物来说都是兼具“药”和“毒药”的双刃剑作用,所以,问题不在于用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而是怎样科学、安全地使用。

科学看待植物生长调节剂与食品安全

很多人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同于“激素”,甚至出现黄瓜上、葡萄上使用避孕药等言论,这就有点儿危言耸听了。

一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种,由于其对于作物的有效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都是非常严格的,通常用量都很小,在超过一定使用浓度后对作物的危害能够显著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是作用于植物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来说起不到所谓“激素”的作用,其作为农药的一种,在登记使用管理方面需要接受严格的管理。在申办农药登记时,必须进行药效、毒理、残留和环境影响等多项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试验,特别在毒理试验中要对所申请登记产品的急性、慢性、亚慢性以及致畸、致突变等毒理进行全面测试,经国家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才允许登记。

是否影响食品安全、对人体产生危害,还要看使用的剂量。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说,使用浓度往往还达不到对人体的有害浓度便会对作物产生影响,使用量控制得相对较为小心。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掌握好用量和使用时间,了解其残留限量或日允许最大摄入量,科学看待其安全性,有效利用其优点。

我国允许登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目前,在我国登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成分有100多种,对应的制剂产品类别就更多了。它们有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化学杀雄、脱叶等等各类生长调节作用。对于大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相关的毒理学数据和检测方法,登记使用的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对应的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标签规定使用范围、使用剂量等科学使用,不超量、超范围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