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是《如梦令》,严蕊的这首词,绝对可以比肩李清照

 老刘tdrhg 2018-03-02

一提到《如梦令》,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或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这一词牌也以抒情为主,全篇字数短小精悍,寥寥几句足见其情。

今天与大家一起阅读欣赏的是词人严蕊与友人在席间赏桃花时所创作的小令《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先简单介绍下词人严蕊,她是一名女子,且出身低微,好诗书,是当时浙江一带军营里的妓女,因为擅长琴棋书画,远近闻名,其词作清新,被名家点评为“言简情浓,语工自然”。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代: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同是《如梦令》,严蕊的这首词,绝对可以比肩李清照

这首词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词中之逸品。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这两句如沐春风,迎面而来,飘至眼前,虽然读起来很是通俗,但决非无味,而要仔细品读。词人开题连续使用梨花和杏花作比拟,初读时本以为是梨花,又像是杏花,但是仔细想来,又不是梨花,也不是杏花。甚至不知道是花还是非花,如此做了一个铺垫。

而读到“白白与红红”时,大概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仍然是花,而花的颜色也点明了,兼有梨花的白和杏花的红,又像是形容一位的美人,肌肤透白,带着娇羞感。“别是东风情味”,进一步点明造化钟神秀的偏爱,对花的风韵极尽赞赏,然而作者仍然没有点明所赞扬的是什么花?大有引人入胜之感。

同是《如梦令》,严蕊的这首词,绝对可以比肩李清照

紧接着一句曾记武陵,让人恍然大悟,妙哉妙哉,两个曾记的叠字,其强调作用,像极了易安词的“知否,知否”,瞬间唤起读者的记忆,还引用典故,将词的意境推向更高一层,画面感油然而生,可谓词中有画。

其中武陵不正点出了词人想描述就是桃花吗?还记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这样记载: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正是武陵人发现,并且沿着落英缤纷的桃花行走,误入世外桃源,带我们领略了那种祥和平静自由的世界,而世外桃源也成了多少文人的此心安处,是精神的安放,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同是《如梦令》,严蕊的这首词,绝对可以比肩李清照

“人在武陵微醉”,点明了此人被桃花的美所吸引,也被那段世外桃源吸引。

整首词,巧借桃花源的典故,以此咏物抒怀,可见词人之情趣和对自然的拥抱,其心境似无寄托,又恰似有所期许,从王国维的境界观点来看,可以说是词中的上品。

读完不禁又想起严蕊的另一首词,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宋代: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两首词均为经典词作,其才情可谓柳絮才高,作品清新,如春风拂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