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书序言系列之《楹联丛话·序》

 九歌珍藏阁 2018-03-02


自本期始,社区公号陆续介绍一些联书之序。盖联书之序,或言书之创起、或略概联之小史,不一而同。

序言之发布,亦未分时间顺序,根据篇幅,亦可介绍该书现可找到之版本。


《楹联丛话》之序

茝邻先生,八闽硕儒,吐纳经范,无书不读,有美必彰。曩者提刑山左,手辑唐五代以前名论,先之以圣贤遗训之在诸经外者,为《古格言》十二卷。昌既受而读之矣。阅十年而继李善撰《文选旁证》四十六卷,博综审谛于唐宋元明以来卅七家之言,以订晋府汲古之误,而集是书之大成。美哉富矣!近复读公二集,一为《退庵诗存》,推本伦纪,鉴别金石;逢源于经籍,殚精于时务,诗也而政教寓焉;一为《退庵随笔》,则数十年拳拳于庭训师传,因时随地,藉束身心,期诸实用。自谓无关乎著作,而学殖躬行,经史诸子、官常家礼、文事武功,盖靡有弗备者。比年为吾粤采风陈诗,征文考献,将有“三管英灵”之集。而公暇搜罗,孳孳未已,乃复以所辑楹帖见示,诹遍八方,稿凡三易,每联辄手叙其所缘起,附以品题,判若列眉,了如指掌。夫道体之罔弗该也,文字之罔弗喻也;语其壮则鲲海鹏霄,语其细则蚊睫蜗角。须弥自成其高也,芥子不隘于纳也。楹帖肇自宋、元,于斯为盛。片辞数语,著墨无多,而蔚然荟萃之余,足使忠孝廉节之悃,百世常新;庙堂瑰玮之观,千里如见。可箴可铭,不殊负笈趋庭也;纪胜纪地,何啻梯山航海也。诙谐亦寓劝惩,欣戚胥关名教。草茅昧于掌故者,如探石室之司矣;脍炙遍于士林者,可作家珍之数矣。一为创局,顿成巨观。惟公以蓬山耆宿入直枢垣,扬历大邦,叠膺重寄,虽官书林立,而几案尘清。偶当诗钵文坛,辄复露垂泉涌。兹则秉节全圻,总宏纲而理庶政,犹是思艰图易,举重若轻。雍容乎礼法之场,翔泳乎文艺之圃。烛武所谓智深勇沈,颖滨所称神止气定者,非欤!故于前所著诸集,见公之综贯百氏,取精用宏,而于斯集有以见公心源治法,以整以暇为天授,非人力所能及也。

道光二十年庚子春正月,陈继昌谨序。

自序

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然如苏文忠、真文忠、及朱文公撰语,尚有存者,则大贤无不措意于此矣。元明以后,作者渐多,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我朝圣学相嬗,念典日新,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恭值翠华临莅,辄荷宸题;宠锡臣工,屡承吉语。天章稠叠,不啻云烂星敶。海内翕然向风,亦莫不缉颂剬诗,和声鸣盛。楹联之制,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伏思列朝圣藻,如日月之经天,自有金匮石室之司,非私家所宜撰辑。而名公巨卿,鸿儒硕士,品题投赠,涣衍寰区,若非辑成一书,恐时过境迁,遂不无碎璧零玑之憾。窃谓刘勰《文心》,实文话所托始;钟嵘《诗品》,为诗话之先声。而宋王铚之《四六话》、谢伋之《四六谈麈》、国朝毛奇龄之《词话》、徐釚之《词苑丛谈》,部列区分,无体不备,遂为任彦昇《文章缘起》之所未赅。何独于楹联而寂寥罔述!因不揣固陋,刱为斯编。博访遐搜,参以旧所闻见,或有伪体,必加别裁。邮筒遍于四方,讨源旁及杂说。约略条其义类,次其后先。第一曰故事,第二曰应制,第三、第四曰庙祀,第五曰廨宇,第六、第七曰胜迹,第八曰格言,第九曰佳话,第十曰挽词,第十一曰集句,附以集字,第十二曰杂缀,附以谐语,分为十门,都为十二卷。非敢谓尽之,而关涉掌故,脍炙艺林之作,则已十得六七,粲然可观。方之禁扁,似稍扩其成规,比诸句图,亦别开之生面云尔。

道光庚子立春日,福州梁章钜撰于桂林抚署之怀清堂。

《楹联续话》序

《楹联丛话》之辑,始于桂林节署。阅二年而稿成。时远近知好以佳联录示者犹纷至沓来,因前书已剞劂过半,无由潺入,姑存箧衍而已。辛丑仲春,防堵梧江,未遑从事铅椠。夏初,奉量移苏抚之命,由湘江放荆江,顺流以达吴中。甫受事即提兵海上,劳劳军事者四阅月。旋以病作,乞假解组,养疴邗上者又四阅月。复缘海氛孔棘,仓猝南奔,从干戈扰攘中飞渡钱江,甫得卸装南浦。合计两年来往返奔波不下八千里。流连胜地,邂逅名流,所见所闻,辄有埤益。因复条举而件系之,仍依前编分门之例,编成四卷,题为《楹联续话》,遂付梓人。忆在桂林时,每得一联,辄与陈莲史、余小霞、陈海霞、桂舫诸君子赏析之。付梓时,又得小霞专任校字之役,故成书不觉其难。抚今思昔,时异境迁,老病日增,徒形兀兀。盖不禁感慨系之也。道光癸卯夏至节,福州梁章钜撰于浦城池上草堂。

楹联三话》序

余前撰《楹联丛话》十二卷,授梓于桂林。旋成《续话》四卷,授梓于浦城。年来各省皆有翻刻本,客有从余索取者,或向书坊转购以应之。去岁至扬州,同人又有录示若干条。铅椠之余,燕谈之顷,亦间有新得,皆随时条举而件系之。本拟附诸《浪迹丛谈》之末。今夏至杭州,以示张仲甫中翰,则劝余仍别为书,并力任搜访之勤以附益之。今冬就养东瓯,应酬稀简,遂以暇剬缉成卷。虽不能如前此之部居井井,然述旧事于简端,次之以祠庙,又次之以廨宇,又次之以名胜,又次之以赠答,又次之以寿联、挽联、集句、集字,而以杂记、谐谑终焉,则依然前刻之例也。既覆视之,往迹新闻,逸言琐记,亦复斐然可观。遂题为《楹联三话》。先以稿寄杭州,俾仲甫快读之。仲甫喜纲罗旧闻,勤勤恳恳,或更有所裨益扩充之,又何必不为《四话》之嚆矢乎!道光丁未嘉平,福州七十三叟梁章矩撰于东瓯郡署之戏彩亭。


对录》序

余辑《楹联丛话》,多由朋好录贻,而巧俪骈词,亦往往相连而及。余谓是对也,非联也。语虽通而体自判,因别载而存之箧。衍积久裒,因复搜取说部诸书及前后所记忆,汇次成帙。昔宋人诗话,喜言巧对,然不过数联而已。其专以对语成书者,始于隋杜公瞻之《编珠》。今其书已不存。明杨升庵所作之《谢华启秀》,人人皆知其书。唯中多偏枯割裂,又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不免为通人所讥。兹编虽亦草草而成,都无体例,而每条皆从原书录出,所采对语,配隶悉能匀称,斐然可观。唯限于见闻,殊惭漏略。客有见而喜之者曰:“书虽不多,而甚可启发文心,旁资谈助,不可不公诸同好。”因稍加厘订,付之梓人。尚望博雅君子,广为录寄。则又可编辑成书,比诸《楹联》之有《续话》云尔。

《楹联剩话》序

余撰《楹联丛话》,初刻于桂林,一时颇为纸贵。近闻粤西、湘南两省皆有翻刻本,后至扬州,书坊亦欲谋翻刻,阮云台师为怂恿余,允成之,于是又有扬州翻刻本。既归闽,侨居浦城,汇检后得者,又编成六卷付梓,题曰《楹联续话》,而乞者愈多矣。尚有同人续录见寄者,则细碎不能成编,而竟置之,又复可惜,因附入《归田琐记》之后,庶不负录寄者之盛心云尔。

编后语

《楹联丛话全编》,清代梁章钜、梁恭辰父子辑撰。该书被奉为联话开篇,为此后学联必读经典。中华书局版《楹联丛话》未收录巧对录、楹联剩话等。北京出版社的《楹联丛话全编》较为全,甚至将剩话、浪迹丛谈里的联语都收录。所谓剩话,原载《归田琐记》,后亦辑录出。各卷之介绍,每话之下一序,兹有介绍,此不多言。

清·梁章钜

《楹联丛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