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NA检测 他或为曹雪芹后代

 曹国书馆 2018-03-02

b7c98220f74e512c.png

2010年3月,孤山镇居民曹祖义在复旦大学经DNA检测确认其Y染色体类型是O2*(M268+,PK4-,M176-),证实是曹操后裔。2010年至今,记者结合大孤山与曹雪芹渊源,对其进行了大量报道。

6月19日,记者从参与此项研究的上海文化学者康栋东处了解到,依据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李辉教授团队曹操家族DNA研究第三期成果,曹祖义是曹雪芹后代存在高概率。

曹操基因在丹东出现奇异分支

去年,康栋东第三次来到我市孤山镇曹家堡,为当地曹氏族人曹祖德、曹祖强、曹祖绪等采集DNA样本,用以对曹操与曹雪芹基因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样本经复旦大学检测,有了惊人发现:家族同辈成员曹祖德、曹祖强与曹祖义STR数据在低突变位点差一步,推算三人共祖是在12-13代前,是在曹信之前数代。曹祖绪与曹祖义等人STR数据差8-10步,推算四人共祖是在24代前,更为久远。DNA数据证明曹信家中有两例——曹祖义祖上、曹祖绪祖上被收养的真实情况。

今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对曹祖德和曹祖强的血样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全测序检测,与曹祖义全测序数据对比,更准确地证明了曹信收养曹连增的情况真实存在。

康栋东解析说:“根据DNA数据足以证明曹祖义是12代前共祖的另一支曹姓(曹霖)后代,而不是曹宗政、曹宗孔的后代,是被收养在曹宗孔儿子曹信家的。而曹祖绪家肯定不是曹信的后代,也不是曹锡章的后代,也是被收养在曹宗孔儿子曹信家的。他们都是曹操后代。”

曹雪芹续妻芳卿回大孤山时,曹大汉已去世多年,只有曹信这个长辈在世,所以相关事宜都记录在曹信名下。

曹操家族DNA在我市大孤山出现的奇异分支,证明曹雪芹续妻芳卿回大孤山生下遗腹子曹连增,后繁衍至曹祖义这代。曹连增一支是曹玺的后代,可以直接回到曹玺宗嗣上。曹祖义是曹操七十世孙,同时也是曹雪芹七世孙,即曹雪芹第六代孙。

对此,还有曹延令曹祖绪家谱与曹连增曹祖义家谱对应互证。

曹祖义说:“曹连增,意思曹家增个人。他是我们家先祖,是有含义的。我不想错认祖宗,现在看来不回到曹玺名下就是错认祖宗,否则我也不会研究《红楼梦》。”

康栋东对记者说,出生在曹家堡的曹祖义是中国红学会会员,对红楼梦有着超常的释读能力,也许这就是一脉传承的基因力量。

目前,康栋东已经将相关研究写成《曹操曹雪芹家族基因考证》,即将于下月出版。

“曹雪芹后代说”有史料佐证

“曹雪芹后代说”还得从曹雪芹到大孤山写《石头记》说起。

据康栋东及曹祖义研究,曹雪芹在大孤山创作《石头记》十年期间,结识当地才女芳卿,并与她于1751年左右在北京结婚。1762年中秋节,曹雪芹与芳卿生的儿子突然去世。后来,芳卿又怀孕了。可令人悲伤的是,曹雪芹于马年除夕,羊年到来之际去世了。曹雪芹去世后,芳卿无法在京师居住,便回到了大孤山,在大孤山生下了曹雪芹的遗腹子后,不长时间也去世了。她把这个孩子托孤给曹信和他的三儿子曹延聪(因曹大汉已经去世多年,大孤山长辈只有曹信)。芳卿给儿子起名曹连(莲)增,其含义是:曹雪芹家终于增添了人口,曹雪芹家要不断增添人口,这才是曹雪芹希望的。这就是曹祖义父亲说的,曹家先人曹连增是孤儿的真实历史。

敦诚有一首诗《寄怀曹雪芹·霑》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写到“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敦诚推断曹雪芹应该是曹操曹霸后裔。

芳卿是曹雪芹的续妻,曹雪芹书箱可以证明这一观点。1980年代初,在北京一个张姓家中,发现了“曹雪芹书箱”。箱门内面糊的一张纸上写有“春柳堂藏书”几个字,“春柳堂”是曹雪芹的朋友张宜泉的斋馆号。张宜泉著有《春柳堂诗稿》,内有关于曹雪芹的诗,是曹雪芹研究的重要文献。据明清木器专家王襄先生鉴定,此书箱确为乾隆时书箱款式。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推断该书箱是曹雪芹或其续弦夫人逝世后,由张宜泉保存下来的。

这是一对木制的书箧,左右宽70.5厘米,上下高51厘米,前后深23厘米。两个书箧的正面,左右相对刻有兰花。右边的兰花下有一拳石,兰花上端有行书题刻:题芹溪处士句: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左边一幅兰花上端题刻:乾隆二十五年岁在庚辰上巳。左边一幅兰花的右下角题刻:拙笔写兰。还有两句题刻:清香沁诗脾,花国第一芳。左边书箧的箧门背面,用章草书写着“为芳卿编织纹样所拟诀语稿本”、“为芳卿所绘彩图稿本”、“芳卿自绘编锦纹样草图稿本之一”、“芳卿自绘编锦纹样草图稿本之二”、“芳卿自绘编锦纹样草图稿本”等五行书目,判断是曹雪芹的亲笔字。

由此清单可见,此箱的主人是一个名为“芳卿”的女子,箱中物品是她与丈夫所绘的编织一类的草图和歌诀稿本,即所谓“花样子”。这对书箧应是曹雪芹结婚时,芳卿的嫁妆或亲友们送给他们的贺礼。芹溪是曹雪芹的曾用名,书箱为芳卿所有,可知曹雪芹有一个名叫“芳卿”的妻子。

曹祖义研究认为:这对书箱乾隆十六年早已做好,芳卿进京时不方便携带,故留在大孤山。待乾隆二十五年曹雪芹与芳卿回大孤山探亲时才刻字画,并携带返京。

芳卿是大孤山人。大孤山“一拳石”和相关诗词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曹雪芹书箱上有诗《题芹溪处士句》:“……一拳顽石下……”曹雪芹有诗《题自画石》:“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两首诗都提到“一拳石”,这个应该是大孤山“一拳石”,据此推断曹雪芹与芳卿是在大孤山相识、相知。

敦诚有诗《挽曹雪芹》“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肠回故垅孤儿泣(前数月,伊子殇,雪芹因感伤成疾),泪迸荒天寡妇声。”另在敦诚《四松堂集》上有诗文: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记录曹雪芹曾有一子在他去世之前数月去世。孩子去世,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新妇飘零目岂瞑?”曹雪芹与芳卿(新妇)决定再养,因此有遗腹子。

“被鉴定是曹雪芹后代我很自豪”

6月8日,记者与民革丹东市委赴大孤山调研文化产业发展时,曹祖义先生对大孤山与红楼梦渊源进行了实地讲解。

在大孤山曹家堡,记者一行实地踏勘了曹雪芹与芳卿诗中的“一拳石”及红楼梦书中的“栊翠庵”、“三生石”、“芦雪厂”实景。其中,曹大汉(邢岫烟)墓葬在三生石中间。记者一行还再次来到当地88岁的老石匠孙长文家中,听他讲述年轻的时候,在曹家堡大孤山后山见到有“石头记”碑刻的往事。

曹祖义告诉记者,曹雪芹在大孤山的十年,为岫岩、大孤山亲宗曹家,拟成了曹髦后裔第四个二十代范字谱联:“莲庭(连廷)际广天,祖传德集先,成己寅善起,世泽庆丰年。”延字辈的后代开始范这个谱联。曹雪芹也不曾想到他的遗腹子曹连增及其后代也按这个谱联起名派字,冥冥之中实现了曹玺家回归曹髦宗族的心愿。

“被鉴定是曹雪芹后代我很自豪。更让人欣慰的是,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研究相结合还原了历史真相,推进了红学研究。”曹祖义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对红楼梦的摇篮——大孤山有更多了解,对大孤山经济文化发展有推进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学巨匠曹雪芹。

聊沈客户端编辑 宫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