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 北京料器

 秦岭之尖 2018-03-03





料器,古称“琉璃”、“玻璃”。是在中国传统琉璃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美术品,明代之后开始称之为料器。料器在北京生存了六百多年,已由宫廷艺术转变为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北京料器做工精细、莹润剔透、色彩斑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料器制品已由最初仿制各种形状的首饰石头发展到包括日用装饰品、鸟兽、花果、人物雕刻等在内的几千个品种,尤其是仿玉工艺品几可乱真,令人叹为观止。


料器是一种纯手工技艺制品,整个制作过程在高温中进行,其中没有模具、没有图稿,全凭艺人的双手和一把镊子、一把剪刀,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兴完成,要求一次成形,中间不能停歇。料器制作,除了师傅传授技术外,还要求艺人不间断的长期实践练习才能掌握。由于制作工艺的高难度和学艺时间久,致使现在从业人员少之又少。目前北京料器行业中只剩邢兰香一名大师能继续创作,她也只有两名徒弟,传承人奇缺,北京料器面临严重的工艺流失问题。


“料器”可塑性极强,制作灵活多变,开发潜力大并且使用范围广。尽管由于近代的社会变革,影响了料器工艺的发展,但现在北京料器工艺在原有基础上仍然有新的突破。设想如果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北京料器工艺会有更好的前景。







历史渊源


料器制作技艺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料器,是在中国传统琉璃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美术品,古称“琉璃”、“玻璃”等,明代之后开始称之为料器。

 
据考证,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已出现烧造仿玉的装饰品。在3000多年前河南洛阳西周墓葬中,出土过白色和淡绿色的琉璃珠、琉璃管等饰物。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墓陪葬品中,发现有蓝色的琉璃料珠和料碗。至春秋战国时期,琉璃还主要用来制作饰物或嵌饰物。像长沙楚墓出土的琉璃壁,其形制、规格、纹饰悉如当时的玉壁。又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上饰有蓝色的琉璃饰物。


元代(公元1271—1368年)建大都于北京。在今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建立琉璃生产基地当时这种被人们称为玻璃的透明琉璃,其实就是现在的料器。可见料器的发展和琉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是琉璃工艺的再发展。料器出现以后,一直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只有少数的皇亲国戚,豪门富贾才能享用。据明史记载,查抄奸相严嵩府邸时就发现有“玻璃”香炉三座、香筒两个、镜子三面。


明代(公元1368-1644)料器已和琉璃全面区分,形成一个独立的产品。这个时期出现了既可供人欣赏,又有实用价值的民间玩具。有烧料模制的围棋子,颜色有黑、白、红、鹅黄、鸭绿五种之多。有用玛瑙、紫石英经高温熔制拔丝加工而成的料丝灯,灯上可以彩绘人物、花鸟、山水,极为晶莹可爱。据《帝京景物略》中描写正月十五赏灯情景时记载:“向夕而张灯,灯则烧球,料丝则夹画、堆墨等……”可见北京正月十五的灯节上,不但有圆球的灯,还有许多经过彩绘的人物、花鸟、山水的料丝灯。另外,北京和平门外的厂甸、西城的白塔寺每到节期卖料器鱼缸。人们用它“盛朱鱼,转侧其影,大小俄忽”,甚是好看。


清代(公元1644-1911)料器更趋发展。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皇帝命工部在琉璃厂设置御厂,烧制料器和琉璃制品,专供宫室使用,当时称之为“宫料”、 “御琉璃”。


料器制作技艺在近代的发展


近代北京料器有明确记载的是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北京有个张崑和徒弟贾福来,用广料和洋料(即日本料),烧制戒指面石、尖石、麻花针出口。1916年通县人高俊向李春润学习制作戒面石。1930年蒋文亮(蒋二)召收齐祥、蒋文奎、高廷山等制作珠子、料石出口。因为当时采用植物油熔料,用嘴吹气,在木炭上加工捏制,技艺落后、产量低、费用大、题材范围狭小,只能制作很小的镶嵌石头。


约在1929年北京出现小的料鸟。开始为出口日本的西餐叉子头烧制小鸡装饰,以后烧制成独立的小鸡,进而发展到烧制十二属相。


当时制作料石和小料鸟所用的料棍,来自日本人在北京开设的“横山洋行”广料。中国工人柳永和受雇“横山洋行”学习熔制技术以后,和宋洪礼、赵久皋等人合伙开设“四义公”,专门熔制各色料棍,供应各处制作料石、料鸟、料兽、珠子使用。


太平洋战争(1941年)前,北京料器从业人员不到一百人,而做料鸟、料兽的只有三十来人,二十几个品种,主要销往英、美、日本等几个国家和地区。料花、料果由高俊等人研究试制。在料兽制作工艺上,出现了“蒋家门”、 “汪家门”之分。所谓“蒋家门”,做料兽时先做尾巴,后做脑袋;“汪家门”先做脑袋,后做尾巴。做工不同,作品神韵、气质各有千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1945年),中外交通断绝,出口停止。料器和其它特种工艺行业一样,纷纷歇业改行。艺人为了生计,拉洋车、拣破烂、当小贩、打短工,全行业一片凄凉景象。战后,料器虽然有所恢复,出口量很小,行业生产出现“旺季忙死人,淡季闲死人”,艺人多兼搞副业,收入微薄,生活贫困,使艺术得不到发展。一直到1949年以后,整个料器行业才一步一步走上正轨,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将分散的个体生产者组织成行业生产组,1956年又将行业生产组扩大为料器生产合作社,号召改行转业的艺人归队,国家拨款扶持生产,这样稳定了料器全行业的生产和艺人的生活。1957年采取技术普及、设计民主等措施,大搞新花样、新品种,请胡瑞成、田文元、佟瑞奎、陈德海表演技术,传授生产经验,使全行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出现了细活料器(即有骨骼结构,比例关系更合理的料鸟兽)。1960年,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将料器生产合作社、穿珠生产合作社合并,组建成今天的北京料器制品厂。建厂以后,又出现料果、料花插、料挂屏、小件仿玉鸟兽等新品种。为了更好地发展料器生产,提高技艺水平,国家逐年又派大学和中专毕业生来厂,认真总结广大艺人的设计和制作经验,加强科学研究,增加花色品种。1965年研究成功料器盆花、实用灯具,1966年搞出大件仿玉鸟兽,进而搞出仿玉人物,并且每一个品种都有1000多种花色。


到八十年代,料器生产所使用的燃料,由植物油改为煤气。过去用嘴吹气,改为用空气压缩机吹气。艺人的劳动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技艺发展、花色翻新、品种增多。料活的单个重量,由过去只能做几钱、几两,现在可以做出几斤重的大件。特别是仿玉颜色的料器,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使人惊叹不已。近千个品种远销到欧洲、美洲、澳洲、中东、东南亚、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82年研制的36种新产品,在广交会上100%成交。当时年产值达900万元,直接生产者有500余人。在轻工业部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术品百花奖评比中,北京料器作品曾获得1982年“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和1990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希望杯”奖; 1989年的首届北京博览会银奖。


1992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原来工贸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格局被打破了,工厂不但要生产,还要自己去找销路,而在竞争中又抵不过一些过去曾是料器厂加工点的小型企业,因而走向了倒闭。现仅有邢兰香一位料器大师在“百工坊”设了一个工作室,继续从事料器制作。料器产品也因小型企业的局限性,从工艺到品种都得不到发展,使“北京料器”的很多品种处于濒临灭绝地境地。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