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末路上,追着晚霞,与日月同辉。 人这一生少不了为情所困,为爱负累。经年之后,我们才知道:喜欢不是爱情,深情不如久伴;想走的留不住,想留的不会走;久处不厌,能走多远全在于彼此的用心。 爱与被爱,爱会很辛苦,容易受伤,且苦多于甜;而被爱总是幸福的。 爱虽然很苦,但是,我们忍不住会去尝试,哪怕被反噬,被伤得心疼,也舍不得放弃,依然无怨无悔。 爱是心灵的交换,是心与心的对话,靠卑屈讨来的爱情不真实,用情太痴易受折辱。爱讲究平等,彼此用心,相互尊重。看似浓情厚爱,如果沾上了恩赐与施舍,就注定是不幸的。所以,不管是爱还是被爱,除了有信心更不能丧失了自尊。 陆小曼曾经这样说道:你不必去讨好所有的人,正如不必铭记所有“昨天”。时光如雨,我们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伞,建造小天地,朝前走,一直走到风停雨住,美好晴天。 喜欢不是爱情,但是,爱情一定是建立在相互喜欢的基础之上。 喜欢就爱,不喜欢别勉强,用不着讨好,也别假惺惺。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你幸福别人才会幸福,你若悲伤别人也不会快乐。就爱而言,一切的委屈求全都别有用心或另有图谋。所以啊,喜欢是爱的前提,适合的人才能在一起。 生活中喜欢和诱人的东西很多,我们不可能尽揽怀中,得有所取舍,适合的才能留下。就像我们拍照取景,再美的风景我们只能取下一方,把喜欢且符合意境的景致留在镜头里。 因此,对诸多喜欢的东西必须有所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朋友;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结识一个好友,终身受益;错交一个小人,身败名裂。找一个好伴,幸福一生;得一恶妇(男),梦魇一世。 经历了生活实验,许多年以后才觉得喜欢、适合、在一起是不同的三件事情。喜欢不一定适合。就像我们买鞋,喜欢不合适,穿着夹脚,花钱遭罪;只有称心合脚的鞋穿起来才舒服。 爱也一样,遇见有几分姿色或帅气的便喜欢,不管适合与否或是一厢情愿,宁可销魂蚀骨,毁了前程,也要纵情欲海。到最后倾家荡产,人财两空;遇到有钱有势的,眼睛都绿了,不管是否般配,宁可失了人格,丢了尊严,被人当做尘埃踩在脚下也要觍着脸去凑合,到头来自取其辱,受伤的是自己。 相互喜欢且习性相投,品位相当,适合的人才能在一起;久处不厌,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才能幸福长久。 三观不合,品位悬殊,没有共同语言,缺少感情基础,不合适的人凑合在一起,图一时之欢,饱了眼福,伤害了对方,也苦了自己。 一生中我们要遇见很多人,有的擦身而过,有的短暂停留,有的与你一路同行。有的来了又去,也有的去而复返。还有的半道相遇,又在下一个岔路口道别。 从邂逅,喜欢,适合,在一起;从钟情,讨厌,不合适,离开。来来去去,爬罗剔抉。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说: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抺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我们为何总觉得错过的才美丽,得不到的才珍贵。只因我们贪念太多,心无定所,爱得不够彻底。欲海难填,何其安生。对爱应该持严谨的态度,除了用心,还得情感专一,爱得真实,有责任、有担当,既不玩弄也不讨好。纵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岁月摧人老,日久识人心。相处久了,便没有了乍见初欢的激情,爱不释手的一往情深。有的会褪色,变得浅薄;有的从爱情里淡了出去,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的见异思迁,或厌或出轨,分道扬镳。 只有一路走过来,知根知底,合胃口,聊得来,住得习惯,过得舒服,知道你的全部优点与缺点,仍然心甘情愿留下来的人才能长久。 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珍惜,用心呵护;要走的,也别挽留,给一个微笑,道一声珍重。离开了,断了,可以短暂的反思,然后,彻底爬剔。不可以深陷其中,不能自拨。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刻骨铭心的记忆,而别人早已忘记;当你还在为昨天的情殇哽咽,而别人早在风月场把酒言欢。与其纠结于心,不如看轻、放下,不受羁绊,接受下一次邂逅。也不要心生怜悯,自作多情,藕断丝连,惺惺作态无疑是往伤口上撒盐。 每一个人都有暗伤,不愿随便揭露,自己也不会轻易去触碰。权且尘封在流年里,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沐阳光,不泽雨露,交给时间去抚平。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经年之后,我们会发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不是那么高深,我们只需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平常的曰子里,彼此慢慢地习惯、协调、融入。久处不厌,两情愉悦,自可白头偕老。而所有的久处不厌,都来自被此的用心。
小时候小脸一笑、或扮个怪相、或嘴甜一点就能讨得人喜欢,讨得人疼,讨得人爱;长大后才明白被人喜欢、被人疼、被人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奢望;老了还能有人喜欢、有人疼、有人爱才是最大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