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哉书摘—《穷查理宝典》(一)

 昵称33542116 2018-03-03

        各位朋友大家好,时哉时哉在这边写写书摘与大家分享各类书籍内容,目的当然是为了鼓励大家多看书、看好书。特别当我们懂得以经学的内涵来打好自己的基础、拉高自己的眼界、抬高道德水平、掌握大格局的人生;也不要忘记掌握时代的脉动、吸收他人的长处、拓展自己的能力,在这当中读书肯定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孔子也爱读书,学《易经》韦编三绝,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专注的事业就是讲学和整理典籍,总是想着要让后人有书可读。读书有太多的好处,时哉书摘专栏期望能够增加大家的知识、拓展大家的见闻,并建议大家时时不忘以经学的角度尝试与各种书籍的作者对话,看看能不能碰撞出美好的火花。

        首先在此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穷查理宝典》,原著英文版名称为《Poor Charlie's Almanack》,是由彼得.考夫曼(Peter Kaufman)编辑,最早出版时间为二○○五年。中文翻译本则是由李彔、李继宏等编译。有趣的是,本书繁体版书名为《穷查理的普通常识》,究竟此书是宝典还是普通常识,那就看读者以什么立场、如何看待、如何吸收啰!


        作者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出生于一九二四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现为波克夏.哈萨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副董事长,该公司的董事长就是大家熟知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蒙格其实已经算是颇有知名度的人物,但相较于巴菲特,蒙格或许称不上是一位公众人物呢!这和他一贯沉默以低调为乐有关。因此媒体报导等文章,常用巴菲特来彰显蒙格,或称他为股王巴菲特的最佳合伙人,或称为股王的良师益友。而巴菲特自己则说:”蒙格对我的影响无可取代,他用思想的力量,让我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穷得多。”可见两人知名度虽有差距,但内涵及能力上不相伯仲,都是值得我们了解认识的人物。

        本书除了序言一共分为四部分:一、蒙格传略。二、蒙格主义。三、蒙格十一讲。四、附录。蒙格传略介绍蒙格的成长以及如何走向投资之路;蒙格主义则是介绍蒙格重要的决策思想;蒙格十一讲是本书的主要部分,篇幅最大,整理了查理蒙格过去二十年的演讲纪录,其中〈人类误判心理学〉是蒙格特别为本书撰写的文章;附录则是一些其他评论和蒙格的生平及投资大事纪。


        以下就这些章节,跟大家分享时哉所看到的重点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


一、蒙格传略

    环境、天赋与后天的努力,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败的三足,蒙格生于一九二四年的美国中西部,在当时那里是一个民族的熔炉,治安非常良好、没有犯罪的城市。爷爷是一位有名望的联邦法官,父亲也是受人拥戴的律师,虽然在蒙格出生不久,整个大环境遭遇了经济大萧条(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但蒙格的家族并未陷入经济上的崩溃,其父亲仍然维持着不错的收入,爷爷也支助了陷入困境的亲戚,而蒙格也会靠着打工赚取自己的零用钱。蒙格的双亲鼓励儿女们多读书,蒙格与两位妹妹也非常爱看书,自小就展现出对知识的热情与聪明,从小学、中学到高中,蒙格的课业都相当出色,并且对于科学、医学有浓厚的兴趣。


        一九四一年,蒙格前往密歇根大学就读,主修数学而且对物理学深深着迷,他认为:”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都应该学习物理学,因为物理的概念和公式,才能够完美的展现扎实理论的力量。”一九四二年,正是二次大战的后期,蒙格完成大二学业后加入了军校,学习了许多工程类学科,成为空军少尉,于服役期间结婚,直到一九四六年退役。


        蒙格退役后前往就读哈佛法学院,在军队的智商检测结果,蒙格是一位智商极高的人,他以优秀的成绩从哈佛毕业,而后前往南加州担任律师。一九五三年蒙格婚姻触礁,不久他的长子泰迪也罹患了致命的白血病,这是蒙格一段十分伤心的日子。他在一九五六年时经朋友介绍,与离婚并育有一对儿子的南希.博斯韦克(Nancy Barry Borthwick)结婚,他们定居于洛杉矶汉考克公园附近,总共拥有了八名子女(以及之后的十六名孙辈)。家计的负担,以及对财务自由的渴望,使蒙格在律师本行之外开始从事投资,从最初的电器公司股权到房地产开发,让蒙格获得许多的收益。


        蒙格是在一九五九年认识巴菲特,那是两人共同的朋友,也是蒙格小时候的邻居戴维斯(Ed Davis)医师所安排的晚宴,两位绝顶聪明又博览群书的人物在晚宴中相识并无所不谈,从商业、金融到历史,他们很兴奋地相互恭听对方的看法。自此以后,两人透过信件、电话继续交往、分享投资理念、讨论法律问题,慢慢地两人投资产生重迭,最终一起合作,透过控股公司来建立财富。他们的合作令人惊艳,波克夏的股票一九七五年底的收盘价是三十八美元,如今每股价格超过八万五千美元(二○○五年本书英文版首次出版前)。关于他们的投资理念相信是大家所期待的,这在本书的后面章节有较多的说明。


    富兰克林是蒙格所仰慕、敬佩和仿效的对象,他认为富兰克林透过达到财富独立,所以能够专注于社会改善工作。蒙格也低调地做各种善事,包括资助大学、捐建大楼、改善教育环境等。


        关于第一部分蒙格传略的内容就介绍至此,以下是本章节中的其他重要文句,特别摘录分享:


        有位女士希望蒙格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一生成功的因素(时哉不禁想起《论语》中”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蒙格于是回答”理性”。


        巴菲特说:”我们合伙了四十年,他从来不对我做的事情放马后炮。”


        蒙格:”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华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蒙格:”总是会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你必须先成为下属,然后才能成为领导。人们应该学会扮演各种角色。”


        ”找出你最擅长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这也是蒙格一贯的生活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