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兼职摄影一天可赚千元

 三昧图书 2018-03-03

 树树出差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其他IT媒体的朋友带着相机对着风景或者路边的大爷一阵猛拍。攀谈一番才知道,这些朋友利用出差的机会把当地的一些风景人文用照片记录下来,然后再将这些照片卖给其他的媒体。而且除了如此,还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提供摄影服务赚取更多的报酬。据说还有一个朋友利用半年的时间就赚回了一身5万元的行头。为何这个兼职的收入这么可观,我们就邀请到一位兼职摄影师,让他带领我们走进他的兼职摄影生活。

职场人:OBB
兼职摄影师

    主要为国内媒体提供照片。近段时间闭门谢客,和几位知名摄影师一起创作一本新书。
博客:http://blog.sina.com.cn/obb2010

销路 找到它照片就值钱

OBB:“向媒体投稿能让你迅速打开局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OBB都把摄影当成是一种兴趣。说到用照片去赚钱,主要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报社的朋友要求他拍摄一些人物的封面照。从此开始了兼职摄影的生涯。出于兴趣,将这些照片挂在自己的博客上。本来是想和朋友分享,意想不到的是博客竟然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要求拍照的顾客也慢慢多了起来。OBB个人是比较喜欢的是为报纸杂志拍一些以人物为主的封面照片。

  图书的出版社偶尔也会请OBB拍一些他们需要的场景图,据OBB介绍,虽然场景图的并非是他最喜欢项目,但也不抵制。一是照片拍出来还是挺美的,二是一本书里面会需要大量照片,花一两天时间,轻松赚得几千元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或许你会问“要是没有报纸的朋友关系怎么办呢?”OBB的答案是:“没有关系就是建立关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投稿,首先观察你准备投稿的媒体需要类型最多的是什么图片,然后自己设定一个主题进行创作,在照片拍摄完成后,辅以一些游记见闻之类的文字。然后就是对最有可能刊登的媒体进行投稿,比如风景类的可以投给旅游杂志,人文类的可以投给人文画报等。

  但投稿也是有技巧的,如果投稿的是报纸杂志刊登出来的公用邮箱,被采用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你根据上面提供的电话号码,直接打电话过去,要到责任编辑的私人邮箱,那么投稿被采用的几率可以说比投官方的公用邮箱大N倍!

  当和报纸杂志的编辑建立起了联系和信任,接下来他们会经常来找你拍需要的东西。有媒体在背后支持,不仅你在跟模特、经纪公司谈价格的时候很有优势,对自己的水平、知名度的提升也大有益处。


对话:什么样的照片好卖

    小编树树(以下简称树):很多人手头有成千上万张图片,但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照片去投稿,你能谈谈什么样的照片好卖吗?

    OBB:这个问题太广泛了,理论上是什么照片都可以卖。摄影师自己擅长拍摄什么样题材的照片,就可以多研究一下自己擅长题材的照片的发布渠道。比如你擅长风景拍摄,那么与旅游有关的报纸和杂志就值得关注。你可以到报刊亭收集一些这种杂志,然后有针对性的投稿。比如以旅游游记为主的媒体会比较多地用到风景+人文的照片。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媒体则会较多地使用各种人物表情特别是政要、商界领袖之类的表情等。分析后再根据相应的栏目进行投稿就可以增加你的作品卖出去的几率。

升级 从卖照片到兼职摄影

OBB:“卖照片卖出名声后,你就会得到升级的机会——兼职摄影。”

  在积累一定的名气后,如果你想通过摄影赚更多的钱,OBB还这里告诉了大家一条捷径——和照片冲印店的老板搞好关系。他们常常会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很多会议开完后都有拍集体照的环节,而并非每个单位都有专人负责拍照。或者说他们谁都不想承担万一拍砸的后果。所以他们会找到照片冲印店,一方面是联系照片的冲印事宜,另一方面也会顺便问有没有合适的摄影师推荐。

  这时,你和冲印店老板的好关系就会帮你得到这次去拍摄的机会。拍集体照是“性价比”很高的工作,往往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按几次快门就好,而且还不用花费时间在后期的PS上。结果就是你赚到了拍摄费,而冲印店老板也有了冲印几十上百张大幅照片的生意。两全其美。
当去拍集体照的时候多了,接下来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些我去拍过集体照的单位,往往有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要开。照片资料也是会议记录的一种,所以他们也会去找摄影师来拍摄会议的过程。当你去参加各种会议拍摄,在“会议市场”混得脸熟的时候,生意就会源源不断地到来。

对话:摄影绝不是按下快门那一瞬间的事

    树:在你将摄影作为兼职的这段时间,你认为哪方面的素质比较重要,你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

  OBB:简单来说,就两点。第一是前期工作要做好。第二就是自信,充分的自信。虽然我并非将摄影当职业,但却可以借鉴商业摄影的流程控制来保证每一次的拍摄质量。比如拍人,在确定拍摄主题后,就要开始进行的工作流程的设定:场景的选择、造型的选择、布光的选择、模特的选择、造型的选择、POSE的选择、后期处理……只有把这些环节中的每一个都做好了。最后出来的片子才会让人满意。

  前期准备充分,在拍摄过程中,自然会显得比较有自信。而你的自信,会在摄影棚那个小小的环境里,影响你的模特,和其他工作人员。让他们觉得你是可以被信任的。

定制 将摄影“兼职”到底

OBB:“定制的原因只有一个——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才能拍出与人不同的照片。”

  我周围有不少朋友都在开影楼,也有人邀我加盟。都被我婉拒了。理由很简单,我不想每天在摄影棚里如流水线工人一般地做同样的事。我需要充足的时间来为拍摄做准备,也只有这样“非产业化”的操作方式,才会让顾客满意。同时,这样也可以让我体验拍摄不同类型的事物带的乐趣。

  今年初夏,我去为一家生态农场拍一些宣传照,那些小猪看样子是非常欢迎我的到来,我往它们旁边一张,它们立马就围了过来。有的还踩在别人背上来看我的镜头。当然,还有那只被我的闪光灯所惊吓,而跳到水里靠游泳“逃生”的公鸡……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心情舒畅。与其在摄影棚里每天让顾客摆着同样的姿势、拍着同样的背景、每天为顾客挑选多少张照片而发愁,还不如像我这样过得自在。

对话:“私房菜”式摄影生涯

  树:感觉你在摄影圈里的生存方式,更像是“私房菜”、“私人会所”那种性质的。

    OBB:是的,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给客户“量身定做”一些东西。顾客看照片时那满意的神情,是我最得意的时候。一般来说,我并不会主动去跟个人说“请到我这里来拍照吧。”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她们喜欢,自然会来的。况且,如果一定要朝这方面发展,搞工作室、搞影楼,就会有一帮兄弟跟着你吃饭,你要对他们负责,模式化的工作程序很容易让人将爱好变成了负担。再者,如果实现了“量产”,那么必然会分散我的精力。做创造性事情的时间少了,也就背离了我的初衷。

无奈 器材好才被信赖

  OBB:“兼职摄影师依靠自己的作品赚取收入,但器材会让客户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摄影器材与摄影师的关系,就如同战士和枪的关系那么密切。窦文涛评价电影《阿凡达》就是:“谁胯下的鸟大就听谁的。”其实摄影师也一样“谁手上的枪大谁就NB。”

  其实我并不觉得器材好有多了不起,不过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他们就信这个。一般来说,第一次和我接触的客户们,也会因为我用的相机看起来比较大,对我产生一种信任感。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用大相机的,专业。信任感有了,拍摄的过程和结果一般来说都是令人满意的。

  但这只是对特定场合而言,当我们通过投稿的方式来出售自己的作品时,照片本身表达的思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构图、学会抓拍热点,千万不要陷入器材的比拼,当然了,有钱的朋友不在此列。

对话:选专业相机,是为减少后期处理的时间。

    树:听你这么说,难道好的摄影器材除了给自己“充门面”,似乎就没什么其他用途了?

    OBB:在大多数情况下,好相机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省去不少PS的时间。比如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如果用普通相机,你会想着如何在PS里面,用专门的外挂滤镜去消除高ISO带来的噪点。又比如说,普通相机拍出来照片的色彩和通透度没高档相机好,这个又需要后期的PS。当然,作为普通爱好者而言,用PS处理一张张照片也是一种乐趣。不过对我而言,我需要的是更快的出片速度,毕竟我的客户们都希望能早日看到自己的照片。

职场点评:这是自由而快乐的副职
  最近,树树周围的不少美女们都陆续地在影楼拍写真、拍婚纱照、拍孕妇照、拍亲子照……可见,摄影这个行当已经到了极其繁华的时候。同时,想在摄影行业挖一桶金的人也比比皆是,有资本的就开影楼、没什么资本的就搞摄影工作室。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市场的激烈竞争,打折促销等手段让影楼和摄影工作室都处于微利阶段,唯有保持大量的客户,才能继续运营。但客户量大,必然会造成摄影作品品质的下降。质量下降,就没有回头客,名声不好,连新顾客都不会来。在摄影市场依然巨大的今天,准备头脑发热进入摄影行业的朋友们,无妨先像OBB这样找准自己的定位,另辟蹊径,或许会有更大的斩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