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前一句是什么?

 qweasdzxcrty 2018-03-03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句广为流传,但是他的前一句和他的作者,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不读书的弊端,那么好那么有哲理的句子,那么伟大的一个文学家,我们应该知道!这是号称是中国文学史巅峰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写的。这首诗是苏东坡写给一个家境贫寒但有才的一个新科进士董传的。全诗如下: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中国文化崇尚读书,更崇尚在逆境中的一种豁达的精神,就像孔子夸他的弟子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同样用这样的精神,去勉励他的忘年交,告诉他,不要为眼前的困顿所扰,也不要以为考上进士了,就沾沾自喜,人生最重要的是读书学习,因为,读书可以改善和提高素质,提升气质。

全文翻译如下: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自孔子开始,中国人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精进的一个目标和途径,那么,人的道德从哪里来,如何才能提高道德修养的人格魅力呢?主要是从读书中来。

古人把气质看成人的精神的修饰品,你可以不漂亮,可以不美丽,但你一定不能粗俗,用现在的话说,主要看气质。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读书在自求变化气质。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气质,必须从读书开始。脑子里的书多了,这种读书人的气质会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这种就是知识分子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迷人风范。

既然是崇尚气质,那么中国人一定会反对粗俗,俗不可耐是最让人厌烦的东西。北宋大文学家黄庭坚最讨厌不读书的人,因为不读书的人,身上散发的气质是粗俗不堪的。他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黄庭坚还说,人一俗,便无药可救。

所以,要想让自己变得气质翩翩高雅而不粗俗,多读书吧,因为,书是人的精神最好的化妆品,与其每天揽镜自照对镜贴花黄浪费时间,不如多读书,因为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