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林建华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1987年入校东语系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李莹。 虽然我曾经许多次站在昔日的大饭厅和现在的百年讲堂的舞台上,但今天的感受和以前格外不同。从前我总是平静淡定地主持节目,而今天的我却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因为今天是我和北大一世情缘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可能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 我的内心浮现出许多往事:30年前,我孤身一人,风尘仆仆,心怀美丽又懵懂的梦想,走进燕园,和一群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相聚在未名湖畔。八十年代的北大充满了自由和上进的空气,我永远怀念它。它滋润了我,给了我坚定的价值观、辽阔的视野和高远的情怀,还有许多一生的朋友。 八十年代的北大,让我从一个青涩的女生变成了把真善美当成自己人生追求的成熟自信的女性,父母,给我了生命;北大,赋予了我灵魂。 在八十年代求学的日子里,北京大学白底红字的校徽让我骄傲;在九十年代创业的日子里,“北大校花”的戏称带给我光环。从那时起,我就暗暗抱定了一个念头:绝不能辜负北大对我的哺育,带给我的荣耀,一定要回报母校,让母校因它有这样一个学生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在今天,在120周年校庆前夕,捐赠一千万元成立“北大李莹文化艺术基金”的初衷、动机和根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要感谢北大给了我这样一个机缘和荣幸,能在百年讲堂这个举世闻名的建筑中,用我的名字命名其中一个厅;我也要感谢母校授予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这个奖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我曾经获得过的任何一个荣誉和称号。 我还要感谢今天到场和未能到场的同学们,今天这个捐赠仪式和北大校友诗歌与朗读协会的成立,是拥有八十年代情怀的北大人共同的一刻,是我们的心一起回到了母校。 我希望“北大李莹文化艺术基金”能为高雅文化、艺术在北大和全社会的弘扬和推广做出贡献,也希望百年讲堂“李莹厅”作为高雅文化、艺术在北大和全社会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发挥最大的效益和作用。 今天站在这里,我又想起30年前与北大初见的那个天真的我,时光匆匆,宛如梦境,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北大岁月的记忆,对青春时代的怀恋,情思与感怀成结,化成一首诗献给大家: 漫步湖边 春光如此灿烂 山坡上、树脚下 轻轻摇曳着二月兰 避开行人的目光 在僻静幽暗的角落 朴素的淡紫 独自绽放 伴着微漾的湖波 无言、无言 后来的岁月 我曾遇见 许多的浓香与鲜艳 我的记忆 总在不经意间 又回到18岁 初见燕园的那个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