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坑人的2个尿毒症误区,正在悄悄毁掉你的肾脏,别再信以为真!

 小天使_ag 2018-03-03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尿毒症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没有一个肾友想到尿毒症期。

有些肾友确实是肾单位损失绝大多数,是货真价实的尿毒症患者。有些则是对号入座以为自己到尿毒症的假性尿毒症患者。

关于尿毒症,你走过哪些误区。

尿毒症误区一:肌酐707μmol/L等于尿毒症

通常来讲当血肌酐值超过707μmol/L时,可以认为已进入尿毒症期,但是血肌酐指标与机体营养状态、肌肉质量有关。如果你近期肉吃的比较多,或是肌肉比较发达,那你的肌酐值就会比普通人高一些,这并不能说明你就是肾功能不全了。

相反,如果你长期营养不良、肌肉萎缩或是截肢的,那你的肌酐值就会稍低。这恶不能说明你肾功能完好。

所以,如果单单以肌酐值来判断是不是尿毒症太片面。

尿毒症误区二:透析一定排在肾移植前

很多肾友都觉得进入尿毒症后,一定是先透析,等到透析不管用了再进行肾移植。其实不一定非要先透析再肾移植的。如果你自身身体条件、经济条件都允许,可以尽早排肾源。肾移植宜早不宜晚。

如果等到透析不管用了再进行肾移植,这时候机体的状态已经很差了,即便引进一个新的肾脏,也不会起到一个起死回生的作用。很多患者认为肾移植的效果不如透析便是这样。因为这时候机体状态很差,并发症也很严重。

尿毒症时期,肾功能损失多半,这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降低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最大可能的维护和调理肾脏。通过中医疗法增强残存肾单位的活力,利用透析维护身体的正常运行。争取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