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代猛安谋克制度和清代八旗制度的联系

 范雍祈求上天 2018-03-03

猛安谋克制(金代):
(1)演变:
氏族部落组织(以血缘为纽带)——军事组织——地方行政组织
(2)主要内容:
原为氏族部落组织(以血缘为纽带),后突破血缘关系,以户为计算单位,300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一人,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一人。猛安谋克都是部落的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
(3)性质:
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4)作用:
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八旗制度(清代)
(1)主要内容:
按军事组织形式(三百壮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2)性质: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
(3)作用:
把涣散的女真各部形成为一个严密的社会机体,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对女真的统一、满族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度的相同点:
(1)内容相同:都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2)性质相同:都是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
(3)作用相同:都对本民族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猛安谋克: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猛安谋克制主要是在女真族内实行。猛安谋克作为基本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八旗制度: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韵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八旗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它并非是女真民族的独创。
在此之前,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鲜卑、契丹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女真人做的更完善罢了。
所以,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前后相继” 游牧民族的内部传统,总是能够跨越时空的,女真/满族人也不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