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手矿泉水 右手橙汁 空姐用它们灭了旅客充电宝的火

 道2和 2018-03-03


这两天,南航CZ3539航班旅客行李充电宝起火的新闻引起了很大讨论。根据流露出的视频显示,空乘使用矿泉水和橙汁淋倒到起火点的方式灭火。


虽然事件被很快处理完毕,旅客也得到了妥善安置,但在处理过程中,空乘的处理方式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包括小编朋友圈也有很多朋友在问,为何不用灭火器来灭火,反而是使用橙汁呢?


不少网友针对灭火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先来明确一个问题,飞机上有没有灭火器?


答案当然是有,正常来说像737这种体型的飞机就至少配备4个灭火器(瓶)了,这些灭火器会分布在驾驶舱,前舱、后舱服务间等位置,方便飞行员、乘务员、安全员随取随用。机组在执行航班前也会检查一下机上设备,确保这些物品都有都能用。


但是,在南航上述的充电宝起火事件中,灭火器并不是唯一选择。


在飞机上,我们使用的实际是海伦灭火器和水灭火器,通常来说,这两种灭火器飞机都会配备,但海伦灭火器更多见一点。


海伦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卤代烃,其主要原理是在起火区附近产生比重大、不易扩散、不易燃烧的气体,使得该区域氧气浓度降低,阻止燃烧。因此,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就是几乎适用于所有火灾。


但是,锂电池本身是一个氧还原系统,可自发剧烈反应,产生巨量热量导致热失控,并最终引起燃烧、爆炸。海伦灭火器虽然可以扑灭明火,但不能避免电池之间的热传导引起的热失控,无法彻底阻止火情。(锂电池热失控时最高温度可接近1000摄氏度)


因此虽然海伦灭火器的用处更为广泛,在飞机上,我们并不将其作为扑灭锂电池引发火灾的首要选择。



针对锂电池的这一特性,在民航局2017年12月刚刚发布《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管理文件中,将水灭火器指明为锂电池机上起火的首选,这主要是考虑了水灭火器在灭火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减少热失控的可能。


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水灭火器主要产生作用的就是水,通俗来讲,其可以在瞬间产生大量水雾,并带走失火现场大量热量,降低热辐射,并最终扑灭火灾。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物理的喷水灭火过程,不过通常现代的水灭火器还会加一些阻燃剂来更好更快的达到灭火目的。


当然,在管理文件中,民航局也指出机组人员可以采用机上易得物品作为机上锂电池火灾的应急灭火和冷却辅助装置。而这些易得物品就包括了空姐小推车经常装的水、茶、咖啡、碳酸饮料、果汁这些不易燃物品。



从原理上来说,其本质与水灭火器并无太大不同,只是更简单更基础一点,就和我们平常浇水灭火并无什么不同。


因此,在此前流露出的视频中,空姐的做法并无不妥,这只是根据当时现场的情况作出的最快并合规的处理而已,在这一点上还是要为南航点个赞。


这里小编也补充一句,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在火情被扑灭且锂电池状态趋于稳定后,按规定机组还会执行冷却监控操作,通常会使用注入水的垃圾箱、冰桶等辅助工具将锂电池移动至盥洗室、操作间、最低爆炸风险区等风险较小区域,指定客舱机组人员负责监控,直至落地后移交。


当然,有人担心水会导电的问题,但是对于上述事件的充电宝来说,谈导电伤人还是有点勉强。小编觉得大家更应该注意,由于锂电池起火和灭火过程中可能喷射出大量高温气体和液态物质伤人,因此在灭火前,旅客还是要听从空姐指挥先疏散,空出一片场所供机组进行灭火操作。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也可以听到空姐大声呼喊:“旅客请后退”。


总的来说,大家在遇到类似事件时还是要相信机组们的指挥,毕竟在航空安全上,他们受过的训练远远多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