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里程公开课】穿越弗洛伊德与多尔多,与儿童青少年相遇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3-03


公开课音频 

时长:01:37:41



缘 起


主持人: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相遇。今天晚上的公开课跟大家一起会谈论到的是,我们会在2018年举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自于中-法三年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析的项目。熟悉心里程的小伙伴们可能会知道,心里程这几年曾经举办过非常多的课程,各种各样的内容,各种长度的,各种深度的都有。我们慢慢的发现,其实有很多小伙伴,想要更加深入、持续、并且专业的学习精神分析。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的临床个案当中,大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也在想,是不是能够把这个领域的精神分析能够做得更加透彻、更加专业,并且让大家得到持续的学习和成长呢?所以我们就从法国请来了全法最专业、顶级的精神分析家肖德尔老师,邀请到他和他的团队给我们中国的心理工作者开办了这样一个三年的、持续的、中法精神分析项目,主题是围绕儿童和青少年。

 

那在这个课程发布之后,很多的学员都非常地关注,他们想要了解三年系统课程当中,他们将会学习到什么。那么作为这个课程的专业顾问、教师团队的负责人,肖德尔教授是怎么样去设计这个课程的?在设计这个课程的背后他有什么样的考虑和想法,科目和科目之间有些什么样的联系呢?大家非常地关心,我也同样关心。所以今天我们就直接把法国的肖德尔教授请到了我们心里程的直播间,邀请他对这个课程为学员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也对大家的问题进行解答。

 

那下面的时间,我们就有请肖德尔教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想法、考虑和初衷。好,有请肖德尔老师。



中法项目的前世今生


肖德尔:谢谢王女士以及心里程这个平台、以及坐在我对面的我可能看不到的所有参与者,谢谢你们今天晚上到这里来。在开始介绍这个课程之前,我就想和大家谈一谈这个培训的前世今生,这样一段历史。


我到中国工作和我的一个翻译一起,有几年的时间了。我们共同去发现、去看到了中国的一个心理治疗的情境。我们和心里程的这个平台给大家提出的这个培训是经由我们过去7到8年的中国的同仁和伙伴共同工作的经验积累出来的。那么这个培训不同的地方在于什么呢?这不是一个完全被封闭,被固定下来的培训模式,就是说我们不会给大家呈现一个完全已经做好的快餐式食品。


因为我们最开始不是以一个培训者的身份去中国的,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当然他的临床,他的培训工作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这个工作之外还有研究的任务,所以我最开始是在一个研究项目之下去到中国的。所以就是在这个研究的框架下,我们在中国遇见了一些领域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分析师,和他们交流的过程当中,他们在精神分析的领域对这样一些内容,学习的、以及他们遇到困难的、需要帮助的这种需求,他们同样也希望知道:在中国之外,别的地方经常是怎么样开展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中国的同仁,发自他们内心的一种对于理论、临床以及实践层面的对于精神分析三个层面的需求,我们就和他们共同思考:我们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个怎么样的、系统化的传输。那么,我在过去几年中每年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在地面封闭的一个小组内进行为期五天的工作训练,上午是理论的讲解,下午是一个小组督导。    

   

首先我们也要感谢一下武汉市心理医院的童俊院长,是在她的邀请和组织之下,我们才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在过去的几年中跟中国的学员进行一个非常愉快的交流。但是我们在地面的时候,因为时间的原因,发现有一些学员的需求我们没有能够去完全满足。他们觉得精神分析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学科,但是对于他们来讲,一定程度上又缺乏了精神分析最积极、最重要的一些知识的了解。


从这样的一个角度讲,一年一周,五天地面上的一个教学工作,对于有些学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和心里程作这样一个合作的原因。我们希望有一个更加地完整的、系统的培训能够帮助到大家从理论、临床、实践三个方面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我们这个三年课程设置的一个基本框架和来源。 



关于“网络”+“地面”的考虑


我们会有每周网络课程的学习,同时每年一次在地面为期五天的地面的工作(每位学员三年中可至少参与一次地面五天的学习),同样也是上午的理论学习,下午的小组督导。


我们接下来会讲到课程内容的一些设置,在座的各位心理治疗师也好,或者是将来的分析师也好,可以把这些课程内容作为你们对精神分析所了解的一个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到你们工作的基础理论、实践和临床的知识。


就像大家了解到的,网络的教学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部分,但还有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地面的教学工作。就像大家对从事一个行业的了解一样,我们必须在地面能够有一个相遇的过程,在精神分析里面也一样,必须有一个相遇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年地面的工作是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还想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任何一个培训仅仅只有网络的部分,所以从我们的出发点一开始就有网络的部分,同时也必须得有地面的部分,如果没有地面的部分,我们就没有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的相遇。


就像对儿童和青少年工作最基础的一样。最基础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相遇。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和病人的一个相遇,我们还有和同事的一个相遇,还有和老师的一个相遇,因为这些老师并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有和老师相遇这部分在里面。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们不把网络的课程都放到地面上去进行呢?那是因为我们团队的每一个老师都可能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有教学任务,或者是在法国有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只能找到一年一次的时间和大家在地面相遇。



关于“我们”——克劳德·肖德尔 和他的团队


在介绍这个课程的详细内容之前,我经常会使用到“我们”这样的一个词,“我们”到底是谁?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克劳德·肖德尔,是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师。我的教育背景一部分是临床心理学,一部分是社会学。我的理论取向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多尔多派的精神分析。我跟随着多尔多一起进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拉康派的精神分析;多尔多是克莱因之后一个伟大的和儿童工作的精神分析师之一。然后在很长时间里,我曾经在精神科和这些患了精神病的青少年进行工作。同时我有自己的一个工作室,因为在法国我既可以同时在医院里有一份工作,同时又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同时我也是在大学的一个研究者,教授。


在大学我大概进行了20多年的工作,是儿童精神病理学的教授。现在我大学教学的工作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同时我在职业生涯中也建立了一所绿房子,就像大家在中国现在也慢慢的多起来了的这样一个儿童公益机构。绿房子这个机构,大家也会在我们之后的课程里面听到对它的一个讲解。同时我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协会——“阅读多尔多协会”的主席。也许我们的成员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多,但是这个协会却有很多的追随者,因为我们的协会有一个使命,就是去传播多尔多理念,在法国以及世界上很多的国家,我们都有一个这样的使命。

    

这个协会会定期举办一些会议、研讨班,我们还会发表一些文章以及著作,以更好的在世界各地、在法国去传播多尔多的理念和精神,进而让这些精神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跟成年人来进行一个工作。

    

我曾经也是多尔多在医院工作时的助手,在很多年之内我都是她的工作伙伴。有几本我出版的书也谈到当初我和多尔多共同工作的体验和经历。在这个我们接下来的培训中,有一些老师是来自于我们这个“阅读多尔多”协会的,有另外一些老师来自于协会之外,我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有非常丰富的精神分析、儿童精神分析和青少年精神分析工作的教学经验。

    

在课程中,要来到上海进行地面教学部分的老师,都已经曾经到过中国,要么是参加我们之前地面的培训,要么是在别的大学进行过培训和讲学的一些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也许到中国去进行一个教学很重要,但是有一点更加重要:我们也会在中国学习一些东西。我们都有一个共识,认为给你们带去的一些东西都是真的。这些是从我们的老师那里学来的,是我们继承弗洛伊德的传统,一代一代的经过学习和经验得来的一些知识。


就像大家知道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传统是通过拉康在法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丰富。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精神分析是从欧洲诞生的,是由欧洲人发明的,并且是为了当时情境下的欧洲人而进行了一个发展的。尽管我们认为精神分析在世界很多地方有一个普世的意义,能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同样也知道,精神分析这个知识需要一个本土的文化,和它所去到的那个地方的本土文化进行一个结合。所以地面的工作里面,我们有很大一部分会讨论这个部分,和大家共同的思考,甚至大家可以提出对精神分析的质疑。

 

在网络上三门主课的教学,由我和班德蒙教授和博斯坦教授三个人来进行这是非常严谨的三门课程,是我们课程建构里面三个主要的课程。在其中,我们会讲到精神分析最细节、最精确的一些知识。我们在这个课程里面传授的并不是一个真理,而是在当下时代的文化和国家里面,我们是怎样来看待并和这些儿童和青少年工作的。因为我们正是带着这个念头,给大家传递的是当下我们对于青少年儿童和精神分析工作的一个考虑。这个念头让我们和中国的同仁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非常重要的交流和回想。

 

我们这个培训是由不同方向的老师来进行讲授的。有的老师可能是经典派的、弗洛伊德派的,有的老师更加偏向于拉康派以及别的一些方向。他们能够通过在这个课程的讲述去补充他们那个方向的知识。所以这样的一个多样化和丰富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家尽可能多的和广泛的去了解这些领域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家去了解精神分析在人类科学中,关于人的学科和科学中它所占据的位置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去了解精神分析面对别的心理学流派和方法时是怎样工作和思考的,以及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当和儿童青少年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持有一个什么样的伦理态度。这样一个位置,理论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伦理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就像大家知道的,精神分析并不是讲一天、一个晚上就诞生出来的,精神分析有它过往的历史,它是怎么样诞生的,它是走过了什么样的路……去了解这样的知识,对于我们去了解精神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三年培训的前世今生这样的一个简短的介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对于这一部分,有吗?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最后进行回答。



关于证书


刚才讲的这一部分就是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是怎样走到三年培训这样一步上来的,我们是经过什么样的路径、什么样的旅程、什么样的思考。


在介绍细节之前我还想要强调一点:我们并不是通过这个培训给大家发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文凭,不是那样子的,这一点大家要非常地明确和清晰。无论是我们这个培训,或者无论哪一个培训,大家要知道,如果我们是弗洛伊德理论临床以及伦理这样的一个信徒的话,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给你发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文凭。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给你提出说,我可以给你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文凭,那么你们面对的这个人就是一个骗子。没有任何一个培训可以对外去说,你就是一个精神分析师。我们知道有一些协会可以去培训精神分析师。这些协会或者是机构可能会有一个培训结束的时刻,但是这些培训的结束,并不是以一个文凭的方式发给他们,最多就是协会提出的对于他们能力的一个认可的证明。


所以对于一个弗洛伊德派的分析师、拉康派的分析师来讲,这些分析师首先得自己认可自己。首先被他自己以及其余的某几个人认可,这其余的几个人,是分析师并且和他们共同工作了很多年,能够为他们呈现工作的状态以及工作的内容。这个分析师可以向这些人去描述他曾经接受过的一些分析,以及他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怎样将自己的分析工作和他对病人的分析工作建立链接,这些东西没有一个考试的过程,同样也不会有一个文凭。


所以我们的培训就是在这样一个思路下展开的,我们会在三年的培训结束之后给大家一个证明。你们想用这样一个证明做什么,那是由大家随意处置,你们可以在证明背后加上三年课程的内容。我们能够证明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所以这不是职业层面、不是对于一个工种的培训。并不是说在三年的学习之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这个职业的工作和操作了。这个培训能够帮助你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有一个儿童和青少年的指向,能够帮助大家丰富自己在儿童和青少年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三年的培训为第一个阶段。有些人经过这三年(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也许有的学员觉得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度的、更加专业化方向的、更加细致的学习,我们可以在三年的培训之后,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个证明。我们这个思路最开始是从大学培训模式展开的,就像在法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大学是没有办法发一个关于精神分析师认证的文凭的,就像我之前跟大家解释过的一样。所以我有20多年大学的教学经验,尽管我是一个精神分析师,在大学里面我们讲授的并不是精神分析师的教学,而是我们对于一个心理学的教学。


就像在法国以及世界上很多的国家一样,这些精神分析的知识是传播给那些心理学的学生,在他们成为心理学家之后,他们对精神分析这个方向更感兴趣,就可以更加丰富自己关于精神分析这一块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这些成为心理治疗师的人,他们完成了自己心理学的学习之后,就会到这些协会或者机构里面进行关于精神分析的培训和学习,来补充他们心理学这个层面的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接下来在我们的课程中有一个教授,他是在大学医院精神科的教授,他也是为在大学里面将来会成为精神科医生的这些人去讲述和传递精神分析的知识的。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精神科年轻的医生,他们也会走向精神分析师这个事业。但是现在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在法国的教育层面,大学不能给予一个文凭的情况下,大学就不能去认证这个东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了那些去培训精神分析师的机构,而没有再次选择大学作为我们合作对象的原因。


课程内容细节


我们现在就来谈一谈培训框架性的细节内容。课程的框架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一部分是网络的学习,由3位教授讲述3个大的课程,这3个大的课程会一直贯穿3年的学习,然后这3门大课程每1年都各有18节课,也就是每一年我们有54个小节的大课程的学习。


除开这3门大的课程之外,我们每年都有6次研讨班,同样也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也就是在3年的过程中会有18次的研讨班,每一次的研讨班结束之后就会有1次和研讨班主题内容相贴合的案例学习,也就是6个案例的学习,以及1次地面学习,在上海。在3年学习中,每一位学员都要参加1次地面的学习。在地面班里,上午是课程理论的学习,上午的学习是一个大课(集体参加)。下午是督导,每一组最多20个学员。然后小组里,每一个组由一位精神分析师老师来带领,就是老师团队里的一个精神分析师。下午就是在一个20人的小组里面,我们会对每一个学员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督导。在晚间,有1-2次电影赏析,电影是和白天上午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内容,在电影之后我们会围绕这个电影以及白天讲座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探讨,我们觉得一次课程不可能让所有学员都能够来。所以我们跟心里程有一个协商,就是3年一个地面的模式,能够保证到大家至少能够参加一次地面的培训。


我们现在就来谈一谈将来的课程内容。我刚刚跟大家提到的每年54个小节的课程讲解。每次课程有1个半小时内容的讲解以及翻译,以及30分钟的提问回答时间。同样我们在每一年设置了6次的提问答疑专场,提问回答的时间是1个小时,能够去回答大家也许在课程中没有能够回答的、或者是大家产生的关于课程的相关内容的疑问。所以每一次的课程也好、研讨班也好、案例学习也好,我们都准备了提问回答和交流的时间。


现在看一看,我们每年样的大课。我们第一个大课也就是精神分析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激荡。这门课程“精神分析基础及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激荡”,我们确实要强调一点,为什么?确实中国和法国是两个完全不同文化的背景。通过弗洛伊德的研究和发展,我们要谈到临床的话,必须要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谈到一个临床、个人的临床。


就像弗洛伊德在他《文明的缺憾》这本书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人的,我们刚才谈到一个文明的缺憾,那么个人的不幸和缺憾,是和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这句话意味着我们这样的一个心理并不仅仅是由我们的本能和冲动,或者是驱力构成的。同样文化也在我们的心灵的构成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从一开始弗洛伊德就知道,从他的临床实践总会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一个介入和思考。文化也通常是主体间的一个媒介。所以他对于这种文化赋予了一个非常大的重要性。所以在课程里面,班德蒙教授就会跟大家讲到精神分析诞生的一个文化背景,以及精神分析一个人类学的足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课程去了解到精神分析到底在社会学科、人类学科里所占据的位置,社会学、人类学以及不同的心理学的流派、以及精神病学。所以精神分析与文化的关系,就是班德蒙教授讲授课程里面最核心的内容。比如说语言的位置是作为我们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以及我们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所可以看到的一些普世的理论和思想以及我们之前说的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节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样我们也要看一看这个理论到底在不同的文化里面占据了什么样不同的位置。


那么第二个大课就是博斯坦教授来主持的。他同样也会在3年的时间里面和大家去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析工作的基础。他会在这个课程里面讲到一个精神分析师如何在别的领域去探寻到资源,帮助他在自己的精神分析领域做好工作。这些精神分析师如何从儿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等等等的这些学科里面去找到能够帮助他工作的一些知识。就是和博斯坦教授大家会看到,在一个正常和一个病理的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展现,关于从症状纬度去探讨的一些问题,是关于意义层面和症状层面的一些问题。他会跟大家交流关于儿童治疗的工作,他会和大家去讲授关于和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访谈的特殊性。比如说初始访谈,父母在儿童和青少年治疗中的位置所在。然后还有一个关于需求的问题,关于移情的问题,以及儿童的精神病理学的知识。比如说焦虑的问题,比如说神经症的症状问题,比如说恐怖症、口吃、焦虑问题或者在儿童层面的抑郁,身心问题。比如说还有多动症的一些问题。情感缺乏,当然还有儿童精神病和自闭症。同样的,最后他也会跟大家谈到父母的疾病对儿童发展以及儿童心理建构的一些影响。这一门课程就叫做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分析的心理病理学。


那么我想讲述我的大课程的主题,就是儿童的主体建构课程。因为大家知道我们人类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个非常脆弱和无能的状态。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早产儿,尽管他是足月生产的,但还是一个早产儿。他之所以成为一个成年人正是因为周围的成年人能够给他进行教育,这个很脆弱的时期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他的身体或者物质层面的安全非常重要,他的个体的成熟、环境给他的传递,心理层面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课程我们就会去关注一个主体的建构是怎么样完成的,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有社会的角色、父母的角色、教育的角色、以及话语的角色或者是爱的角色。以及各种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建构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那么我会去提纲挈领的跟大家去介绍一下所有和儿童发展相关联的一些理论。比如说这样的一个决断以及他的自主意识。那我们会去看一看关于主体和个体这两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大家肯定会知道,在个体和主体之间,他们这两个词语的意义是不同的,那么我还会去谈到驱力的问题,有生的驱力,以及驱力的终点,以及这些驱力的功能。那么我还会花时间去讲一讲关于阉割这个概念。我们也许会讲到关于小汉斯的案例,就是弗洛伊德研究的一个案例以及别的研究者对于阉割所做的研究,还有多尔多,她把阉割叫做生成象征性阉割。最后我们还会去谈一谈对于儿童精神病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身体潜意识印象。就是多尔多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何去理解正常和病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出生,婴儿一出生开始。就像大家知道的,多尔多很多的工作,就是在俄狄浦斯之前的工作,也就是在很多语言阶段之前的。我们称之为原始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主体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不可以忽略这个阶段。我会在最后谈到一些关于这些儿童精神分析工作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

 

我们现在谈一谈第一年会有的一个研讨班的主题。2018年我们选择6个主题。我们会根据大家的一个反馈和问题,来选择2019年和2020年研讨班的主题。这一年的研讨班是为了向大家去展现一个精神分析师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多样性。这些分析师可能会面临的多样化的一种情境,那么这些问题是我们在那些和儿童以及青少年工作的分析里面遇到的,有些时候这些问题在成年人那里也许并不会遇到。


再来讲一讲我们明年(2018)的6个主题,然后我们选择了这样的一些老师,都是研讨班主题相关领域的专家。比如说第一个安妮·格罗塞尔,如果是参加了我们武汉培训的学员,或者是了解这样一位老师,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和小婴儿说话,他的研讨班的主题。这是2018年3月的一个主题。然后两到三周在研讨班之后,他就会通过一个案例和大家共同来讲解研讨班里所提到的内容。然后在4月份的时候,讲座的主题是当下的儿童进食的问题。两周之后他就会对这个主题进行一个案例的讲解。6月份的时候,诺拉·马克曼教授就会讲一个关于移情的主题研讨:和儿童的工作中怎么样去使用移情。9月是我的研讨班,主题就是早期的暴力问题,也就是这些孩子在早年的时候受到的一些虐待。研讨班的主题是当那些孩子的身体还记着。同样在两周之后有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案例的讲解。然后在11月是由埃斯康德教授,他是一个成瘾方面的专家,他会去谈到青少年和成瘾的一个议题。最后一场的研讨班是给大家讲青少年人格障碍的问题,两周之后关于这个主题进行一个案例的讲解。


在2018年10月底的项目首次地面课程我们就会和大家探讨如何和孩子开展一个面对面的工作。我们会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谁为了谁要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我们怎么样和病人的需求进行工作、我们怎么样去处理和一个需求背后隐藏的其余的需求、以及我们在理论课程里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地面课程里进行一些深化。比如说,通过之前和中国同行的一个交流,有一个问题经常会回到我们脑海中:所谓钱的问题,到底是谁付费……比如说父母之间的意见不统一,比如说分离的问题,比如说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可能有一些更适合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我们可以在地面进行一个专门的讨论。比如说有一些孩子可能很多年就跟他们的父母分开,不能在一起。比如说代际问题……

那么我们今天关于课程内容的介绍就到这里,我讲了很多,但是我相信肯定还有多东西还没有讲到。下面就进入我们一个提问回答的环节好吗?



问答环节


我们花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回答大家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来看看大家有一些什么样的疑问。


 问:上了这个班我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三年时间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从咨询师小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吗?讲讲这个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吧。


 答:我们的想法、我们的雄心是想介绍给大家、展示给大家:精神分析可以给孩子和青少年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帮助。我们想给大家展示的是,我们这样的一个方式、我们这样和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的方式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么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同样是从伦理的层面。因为精神分析并不单纯的是一门技巧,技术。就像催眠,或者是认知行为治疗一样,但是它(精神分析)在技术之外,还给你提供了一种去对待孩子和青少年的思路和伦理。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的想法就是帮助大家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能够帮助大家,也许大家感兴趣的话,有一天能够成为一个分析师。同样能够帮助大家去补充自己对儿童领域和青少年领域的知识和了解。


那么这个课程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呢?给大家带来一定的知识,同时能够让大家对精神分析更加地了解,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分析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问:课前需要做什么知识储备?有阅读材料和推荐的书籍吗?


 答:在课前有一个参考书单,是英文、法文的。如果有些书籍有中文版本的话,同时也推荐给大家进行课前阅读。比如说弗洛伊德的一些著作,拉康的一些著作,或者是多尔多的著作……如果有中文版的话。我们团队也进行一些翻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精神分析著作,它们可能会有中文版出版,我们也会给到大家。

确实我们的翻译团队,我们已经共同工作了几年的时间,他们为我们的培训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也是正在着手翻译多尔多一系列的著作,希望这些著作能够早日和大家见面。


 

 问:有一个学员问到关于这次翻译团的情况。


 答:接下来在我们课程开始之后,大家就会了解到。我们的翻译全都是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他们都是在法国进行的专业学习,他们的法语和中文都是非常优秀的,同时对于精神分析的一些术语非常地熟练和专业。这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可以做得到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些翻译都不仅是中文和法文非常优秀,他们同时对分析也非常了解,他们自己本人就是分析师。

 


 问:除了多尔多之外,其余的大师也会有涉及吗?


 答:这也是一个问题。除了多尔多之外,我们还会讲弗洛伊德、温尼科特、克莱因,还有我们刚才提到的拉康和多尔多,还有一些近现代的法国和英国的分析师,我们会在接下来的课程里面跟大家详细谈到。

 


 问:拉康派的分析时间是弹性的,而对青少年也可以这样吗?


 答:关于弹性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笼统的说,我们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下来说。在拉康派里面,对于一个成年人弹性的时间,他是有一个艺术性在的。那么在之后的课程里面,我们在一个更大的框架下跟大家解释。对于成年人,分析时间的弹性,意义是什么。我没有办法现在告诉你说儿童和青少年是不是可以进行一个弹性的时间,这样说是没有意义的。


 

 问:这个课程会有多少比重讲到多尔多的内容?


 答:多尔多其实是这样子的:多尔多所作出的贡献是对于之前的理论所没有的东西,她进行了一个补充。在温尼科特之后,多尔多是比较先驱的、对于儿童早年原始经历进行分析的一个人。还有另外一个叫安可夫(音)的人在同一条路上进行工作。多尔多就我们之前在她那个时代已经有的理论知识进行了一些补充和完善。关于多尔多的讲述,在我的这门课程里面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讲述多尔多的理论,因为我们这个课程并不是关于多尔多的主题课程。另外两位大课的老师可能只会点一下多尔多的理论。关于基础知识的了解,我们如果不了解弗洛伊德的话,读拉康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想更好的去了解多尔多的一些理论,就不得不先去了解一些基础的理论和思潮,才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多尔多是如何对这些理论进行她的一些补充性的贡献的。就像我刚才说的,要学拉康就必须先学弗洛伊德。要学多尔多,就必须得学她之前所有存在的理论,才能知道多尔多的理论精妙之处在什么地方,她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第一个阶段的课程是一个基础性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够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的课程,我们会有一个更多专业性、更加深层次的关于多尔多理论的讲解。

 

    

 问:如何对婴幼儿进行心理咨询?可以对0对1岁的婴幼儿进行创伤分析吗?


 答:我们是可以和非常小的婴儿进行工作的。在法国,我们所有的新生儿科都有一个心理学家和这些新生儿进行工作。这些心理治疗师会跟他们的父母工作,也会和这些婴儿进行工作,还要和他们说话、对话。我们通过这个三年课程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对婴儿进行言说。也就是说,语言在我们的主体建构中所拥有的一个位置,其实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问:学习这样的课程会对我做成人咨询有帮助吗?


 答:提这个问题的学员,也许忘了一件事情:在所有成年人的身上都还有一个孩子。也许这个孩子正在沉睡之中,在他的身上这个孩子留下了一些记忆。有些时候这个孩子还会哭泣,去寻找那些他做孩子的时候没有得到的父母的关爱。那么是不是这位提问题的学员,在他和成年人的工作中,有的时候对于这些成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感觉到非常吃惊呢?提这个问题的学员,是不是遇到了有些成年人在和你的工作中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呢?那么我相信,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这些治疗师之后和成年人工作的方式、视角就会不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我们作为分析师应该了解的是,没有一个成年人是没有童年的。也许正是他们童年的一些痛苦,让他们的成年遭受了这些折磨。甚至在我们和成年人的工作中,在成年人描述的痛苦之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意识到,他们所描述的这些痛苦,不过是童年痛苦的一种变形而已,不知道这个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


 

 问:我们学习的课程,工作对象是什么样年龄的孩子,那么正常的孩子也可以用到吗?


 答:我不知道您指的“对正常孩子也可以用到吗”具体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我并不知道一个正常的孩子到底什么样子的。我知道的是:有一些孩子痛苦多一点,有一些孩子痛苦少一点,有些人一点都不痛苦。有些孩子有些时候过得不好,有些孩子真正有一些病理的问题。我们会在这个课程里面看到一个孩子是怎样进行自我建构的,以及他的潜意识的位置,以及他们每个人所占据的位置,他作为环境的位置,社会的情境会给他的建构带来什么影响?父母所在的位置是怎样取代孩子的潜意识位置的?我们邀请大家去探索和发现一些东西。接下来就会去看,怎样和我们所发现的这些东西进行共同的工作,我们是怎么以一个分析师的方式来跟他们工作的。在某些别的职业里面,当我们能够去了解孩子的潜意识是怎么运作的时候,也许对这个职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并不是说我们如果不是精神分析师,就不应该去关注孩子是怎么样来运作和建构的。有很多教育学家、和孩子工作的这些人,他们了解到孩子的运作模式以及他的潜意识,对他们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会给大家讲授这样一些课程内容,是在法国一些教育学院培养教育学家的过程中给他们讲授到的。不知道这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


 

 问:除了用语言,老师还会用什么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工作?


 答:在第二阶段里面,我们现在是第一个阶段,我们在第二个阶段里面肯定会讲到心理剧,我们会用到角色扮演以及精神分析心理剧。在这里面我们不仅有语言,同时也有游戏,还有绘画。我们会在第一阶段里简要的谈一下对于绘画的精神分析。我们还会使用到橡皮泥,或者使用到木偶剧这样的方式来和儿童进行工作。我们会有一位老师去讲心理治疗与艺术治疗。


 

 问:作为一个儿童青少年咨询师除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督导和个人的分析是必要的吗?


 答:这是很明显的,没有任何一个分析师是没做过分析的。如果作为一个分析师没有分析过自己的问题的话,那很有可能在他和病人的工作中会把自己的问题代入病人的情境中,进而阻碍工作的进行,我们会有机会更加深入的探讨这一点。但是个人的分析是由治疗师或分析师自行开展的,并不是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给大家做的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可以在一个地面班的时候进行一部分督导的工作,或者是可以做远程的小组督导。一个督导工作的最开始可能以一个远距离的方式来进行。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做一部分这样的督导,但是督导本身就有一个相遇,我们必须得有一个相遇的过程,大家知道这个在网络的相遇其实是一个虚拟层面的相遇。真正的相遇是不可以被一个虚拟的相遇所取代的,只是偶尔可以用一下。

 


 问:一个心理工作者学习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和儿童工作呢?有什么可以量化的标准吗?


 答: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我觉得没有成形的答案可以给到你。有些人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在那个工作上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做这个工作。有些人可能对于和儿童或者是青少年的工作有一定程度上的恐惧,那么他们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让自己确信,并且允许自己去做这个工作。


 

 问:我应该在心态上做什么准备,这是我第一个长程的学习。


 答:我给你的建议就是从阅读弗洛伊德的书籍开始,那么你就把自己丢到这门知识的海洋里去。也许你可以让自己沉浸到弗洛伊德那个时代的情境中,然后去体验一下他当初是怎样发现对于人类潜意识的意图,他最开始的一个犹豫,然后怎样跳脱出当初时代环境的压力,说这样的理论和我的临床观察是不一样的。他怎样提出假设,又怎样放弃其中的一些假设,然后他又是怎样回到这些假设上面来,以及这些假设和理论是怎么样发展的。也许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你自己的犹豫。也许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在你所处的环境下你也曾经有过犹豫,你是怎样跳出你的犹豫的呢?首先你是怎样允许自己去理解这些事情,你是怎样去确信、去验证你所认为的这些事情。那么有很多的著作:《性学三论》、《文明的缺憾》、《图腾与禁忌》等等等等这一系列的著作,是大家可以去阅读的。你们去准备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现一些对于你们来讲的一些惊喜。另外一件事情你们可以做,你可以去观察那些有孩子玩的地方,去观察这些孩子,请倾听这些孩子的对话,不做任何评判,仅仅只是专注的听他们所说的东西,然后你会学到很多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