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油画更厚重?

 大唐摄绘 2018-03-03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姆·基弗,他的作品在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今许多综合绘画作品中都有基弗的影子。



安塞姆·基弗在油画创作中常用大量厚厚的油彩和树脂、稻草、沙子、废金属、照片和各种各样元素堆积在一起,来表现一幕幕沉重的场景。


作品表面肌理厚重同时交错重叠,粗砺而有重量的质感,晦涩颜色的暗示,从中领悟到作者所暗藏的更深层的释义。



《韦兰之歌》👇


基弗稻草作为肌理的深色油彩背景上挂上铅做的灰色翅膀制作而成。既向人们传递战争劫掠后的大地苍茫的悲凉感觉,认识到物象本身的形态。



材料的心理暗示作用:从创作者的角度讲,不同的材料由于所含的文化信息不同,具有不同的象征性。


“铅”给人沉重、冷酷的暗示;“灰色翅膀” 象征着生命、战争面前弱者的道德观和脆弱 的 心 灵 ;“盐” 给人腐蚀、 疼痛的暗示......



不同的材料和组合成作品“通感”的心理,诉说着故事传达生命的痕迹。


使面对它的观众可以感知到这些材料的象征意义和心理暗示。特殊油画材质的运用成功地表现画家对战败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向往。



弗洛伊德——厚重的造型感 


卢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国当代超现实主义的著名油画艺术家,他的作品从技法角度,更接近直接画法和写意风格。



弗洛伊德为表现出他所要的更为有强度和力度的粗犷造型,喜欢用很硬的猪鬃油画笔来塑造出厚重粗犷的肌肉感,十分注重人物体积感及厚度上的刻画,使画面人物的造型浑圆。 



人物形体表现厚重、有力、饱满。在具体的局部细节上,从人物的整体状态出发, 紧抓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通过对人物解剖和形体结构各个型的透视变形、前后大小、穿插、叠加,形成各种笔触的多次套叠,精确传神的筋骨肌肉来表现人物的生命力。



弗洛伊德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结实有力,具有雕塑般的厚重体积感。 



《胖女人》👇


恰到好处地运用画家厚重的造型优势,把一个置身于画室沙发上的 极度肥胖的女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造型和笔触饱和、浓郁而又有层次变化的皮肤处理,根据人物的形体结构,脂肪走向,塑造出一个精神上痛苦的、无法承受脂肪压迫的肥胖裸女。



塑造人物画面中的所有笔触的走势和线本身的曲直、软硬、长短、粗细都不相同,每一部分形体都是紧凑的甚至是紧张,人体在画面中朝着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释放着一股力量感,去体现画面的张力。



弗洛伊德追求的“厚重”不仅仅是肌理的技术层面,是要解决对象形体结构的问题,还包含着人物内在精神和外表塑造的造型融洽因素。 



佩尔梅科——厚重的生活感 


比利时艺术家佩尔梅科作品的“厚重感” 来自于他的生活环境。他的作品后面深藏着 一种对乡土及其上的普通劳动者眷恋的心, 扎根在后土的深层。 




他的色彩稠度高,在平面上发挥只有油画才可以达到的厚实感,基调沉暗,大多暖性,重新回到传统的黑褐中透亮的味道,而提升为现代性的色彩构成。


他的黑色在浑沌中透出明亮,显得十分高贵。

 


佩尔梅克总是在这些普通的劳动者生活及其环境种发现美,这是一种个人心灵绘出 的生活的“厚重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