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类养殖和天气的关系

 金惠养殖 2018-03-03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一、水温与鱼类生长


鱼是变温动物,水体温度即是鱼的体温(正负值0.5-1.0°C),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生命代谢活动。


鱼的适温范围10至33°C,最适温度22至30°C。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越快。


低于5℃大多数鱼类停止摄食而进入冬眠状态。


10°C以下开始休眠。


10至15°C开始摄食,水温低于15℃以下,缓慢生长。


15至20°C食欲增强,生长较快。

20至30°C生长最快。


30°C以上生长又趋慢。


33°C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因此,饵料投入量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二、天气与水体含氧量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动物生存、生长所必须的条件。水中含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鱼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


含氧量高,鱼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


含氧量低,鱼生理不适、摄食少、甚至引起严重浮头、死亡。


溶解氧高,养殖动物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通常情况下,每天平均有16个小时以上溶解氧超过4毫克每升,鱼类才能正常生长,5毫克每升是比较理想的活氧环境。


溶解氧低,鱼类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易感染鱼病,严重时会引起食欲不振,甚至引起浮头死亡。


溶解氧低,会引起水环境各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受阻,引起水质恶化变质。如藻类死亡,硫化氢增多。氨氮—亚盐—硝酸盐—藻类增多。


当然水中的溶解氧过度饱和时,往往会使鱼苗鱼种患气泡病。


水中含氧量的多少,首先取决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


晴天日照时间长、光照强、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氧气多,阴雨天则反之。


其次,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和大气里的氧气溶入水中的多少(溶解氧)有关。


气压高、风力大、水温低、水速大、溶入水中的氧气就多,反之则少。


在雷雨天气前气压低、天气闷热时,水中的氧气还会扩散,逸出一部分到空气中去。


同时,水中含氧量的多少也取决于鱼群的耗氧和腐殖质氧化时耗氧的多少。


这些都和天气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天气与饲料投喂


在天气正常时,每天投喂饲料的时间应相对稳定,一般在上午9-11时、下午4-6时左右投喂为宜,夏季水温高于30℃时,下午投喂时间需适当推迟。


正常天气条件下可以多喂些饲料,在天气不正常时——如长期炎热突然转冷、雷雨之前气压较低、天气闷热或阴雨天要少投饲料;有大雾时须待雾散后再投饲料,以免引起鱼严重浮头。


四、天气与浮头


晚春或初夏,幼鱼生长最怕持续高温晴好天气,水温上升较快,下层水温变暖,此时北方大多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气温会大幅度下降,24小时内气温陡降10℃以上,鱼池表层的水温也随之迅速下降,造成池水表层冷水下沉,下层缺氧的暖水上翻,引起幼鱼严重缺氧,若不及时增氧,将会造成大批幼鱼死亡。


5—9月,成鱼最怕低气压、天气闷热;雷雨前后的温度差过大以及较强冷空气到来后,温差在10℃以上时都会造成池水严重缺氧,引起成鱼严重浮头甚至大批死亡。


【关键字】:天气 养殖鱼类 水产养殖

文章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