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城内这些河道与古桥你走过吗

 平平安安866 2018-03-04

二桥亭桥

在福州,内河有107条之多,而这些内河很大一部分都与福州的建城史息息相关。历史上,福州自“居大泽中”的汉“冶城”始,经历过五次扩城,晋迁“子城”,唐筑“罗城”,梁夹“月城”,宋拓“外城”,明砌“府城”,每次扩城,城外均凿有护城濠,而每次扩城,又使原本的护城濠转化为内河。

达道河

今日的福州城依旧和水很亲近,街巷里弄间有河道穿过是极为日常的风景,但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也有不少河道逐渐消失与被掩埋。

/

大航桥河

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虎节路口是晋太康三年(282年)太守严高迁建“子城”时虎节门的所在,当时海面下降,福州浮现众多新的沙洲,严高利用地势凿东、西两湖后,对直入虎节门的海汊进行人工疏导,以之为濠,其上架桥,舟楫所赴,因名大航,之后,大航桥河便成为当时福州港口的所在。

双抛桥

后来经唐“罗城”、梁“夹城”,大航桥河成为穿城内河,河上建有众多桥梁,由汤水关西行,经庆城寺前延庆桥,达井楼门南狮桥,至三牧坊口经院前桥、“子城”安定门桥,达于虎节门前大航桥,又西至清泰门前雅俗桥(即杨桥),通于水流湾会潮里。可惜的是,解放后,庆城寺以西、双抛桥以东的大航桥河被填,河上诸桥或毁或埋,不复存在,只有会潮里还留存着一座沦为景观的合潮桥。

/

琼东河畔

大航桥河西段被填后,东段并入琼东河,如今,琼东河上还保留着多座石拱与平梁的古桥。

琼东河周边

在一个天晴日烈的午后,我与几个朋友从省立医院对街的澳桥起步,沿医官巷南行,经火巷、蒙古营、纱帽井一路往南,附近的德政桥是安泰河与琼东河交汇。德政桥往南,过水部门兜,拐入阳光城旁的火巷里,巷子口有一座俗名“菜头桥”的水涧殿桥,民国初年兴建的福州第一条马路“福新街”沿途有十四座桥梁,水殿涧桥便是其中的第一桥,1992年,水涧开发榕城花园,桥西头被小区配电房堵死,成了断头桥。

琼东河周边

继续往南过立交桥,穿过柳前巷,便到了水部门外的温泉区,在老澡堂的南边,肖宅巷的尽头,新港河水在这里转了第三道弯,一座弓状石构的平梁桥横跨在琼东河上,东西走向,三墩两孔,硕大的条石,厚实的挡板,两侧望柱上因岁月磨砺而失去原来面貌的石狮。这座桥是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高桥下巷的刘凤卿为子进士及第还愿所造,取名“高陞桥”,本地人感念其德,于是有了“刘公桥”的称呼。

刘公桥

/

安泰河沿

安泰河畔

安泰河与琼东河一样,都是“罗城”的护城濠,时城西、城南沙洲扩展,大航桥河通潮受阻,河道分流,形成了两条护城濠,安泰河就是在第二条护城濠的基础上疏浚的,东与琼东河相连,西与西禅浦三十六曲相通,水陆交通便利,尤其是宋代重浚后,港面宽广,通大船往来,福州港口遂从大航桥河两端移到安泰河畔、利涉门前。

就算是到了千年后的今天,安泰河仍是福州最为繁华最具韵味最显婉约的内河。

澳门桥

观音桥

二桥亭边

从珠妈庙河畔始,安泰河缓缓西流,依次经津门桥(原罗城兼济门桥)、福枝桥、广河桥、安泰桥(原罗城利涉门桥)、澳门桥(原罗城清远门桥)、老佛殿桥(又名虹桥、板桥)、二桥亭桥、古金斗桥(原罗城金斗门桥)、馆驿桥,至观音桥,会西禅浦过太平桥而入的西水关潮,合而趋于浦尾(今文藻山河沿),再转西行,过西水关闸,与白马河相通。过去安泰河畔池馆园林依河而建,文人雅士取静而居,于是有诗云:“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如今的城内之河早已不通舟楫,沟渠多淤,潮皆不接,无复当年江帆来去百舸争流的盛况,只有河上的座座津梁仍经久可行,在沧海桑田中,在榕荫垂髯里,书写着“风摇路影过桥来,去马来帆任送迎”的如画风景。

/

城里城外逛古桥

台江

河口万寿桥

河口渡旧为交通要道,渡船少而过渡的人多,往往过载而舟覆人亡事故频发。清康熙七年(1668年),涌泉寺僧成源与乡人柯应寀募“白金二千余两”建桥,称河口万寿桥,桥东建阿育王塔,祀河神,桥西建万寿庵,供观音,庵里原有为霖道霈所书《河口万寿桥记》,记述建桥始末和捐资芳名,清初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继茂亦有题捐,为耿王治闽遗物,尤为珍贵,此碑现存于山。桥为二墩三孔,弓形平梁,中孔高于边孔,边孔高于路面,以利船只通行,两岸古榕参天,翠影横空。过此桥向东,便可到有琉球馆之称的柔远驿,过去琉球国坐船到福州进贡,都会在这里先做停留。

白马桥

“雷鼓匉訇白马驰,观涛旧有广陵潮”,说的是白马河上白马春潮,日升月落,星移潮平,过去白马河宽有几十米,潮起潮落比今天壮阔得多。白马桥建于清末,由木帮商会集资兴建,三墩四孔,条石砌造,墩呈舟形,上架巨梁,桥侧设石护栏,柱顶雕有石狮、瓜果、宝箧,工艺精巧,古朴典雅。桥东侧有菜市,有一座小小的关帝庙,当年水坞和锯木厂工人的号子声、搬运声早被当今菜贩走卒的叫卖声、吆喝声所取代。

晋安

登云桥

登云高尔夫球场内有一道靓丽的风景,古树浓荫掩映着一座石构平梁的登云桥,桥为单墩,酾水两道,桥台条石砌造,上部均有出挑,可惜的是,护栏被改为水泥,少了原有的古拙,只有桥头望柱上的几只石狮两两相望。登云桥下水波不兴的原是无诸流觞修褉的桑溪水,因为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现几近断流,想看一眼古桥还要磨破嘴皮软磨硬泡,才能得保安恩准,“结伴”同游。

多桥亭桥

日溪乡的店坂村有一座大型木撑架式风雨桥,横跨于拒马溪上,两侧桥台石砌,杉木搭构成拱,廊屋四柱九檩,屋面歇山覆瓦,翘角与戗脊的装饰,使桥尤显灵动飘逸。侧桥又叫店坂桥,因桥北有多桥亭,故又名多桥亭桥,又因其处于闽王古道,自古为学子进京赶考必由之路,有好事者为讨口彩,附会明代探花郎雷文涛祈神高中还愿建桥的传说,呼之为状元廊桥。实际上,因为这里是侯官、罗源两县要津,行人跨溪涉水不便,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由梓山墩卓汉阳、霍口围徐道熙两位乡绅牵头集资兴建。

浦东桥

鳝溪的水流过鼓山里的田洋,形成水浦,村居东,故名浦东,继而有了浦东河、浦东桥。浦东桥东西横跨河上,旧时是福州通鼓山的必由之路。浦东桥石构平梁,二墩三孔,桥面并排铺三根大石梁,每根长七至八米,梁上有字,诸如“弟子李厚”、“女弟子谢什娘”等等,不知其所指。从石桥用材、题识、砌造方法等推断,浦东桥当建于宋代,现桥为清代重修。

仓山

盘屿桥

仓山盖山镇盘屿村边的小溪上,有一座单孔石构的平梁亭桥,名叫盘屿桥,桥面铺着三根石梁,长6.5米,每根梁上都镌有斗大的文字,由其上“时政和七年岁次丁酉仲夏日口石张遂造”可知,桥建于宋政和七年(1117年),距今刚好九百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乡人林子琛、林如高等募缘重修,并在桥上建四角凉亭一座,飞檐翘角,斗拱层叠,如今,四周又环以美人靠,供乡人休憩歇脚,桥旁新建一座石拱桥,两桥并行。

阳岐午桥

阳岐江上横跨着一座古桥,名叫午桥,俗称五门桥,南北走向,是旧时福州南驿道上的重要津梁,人们经古桥到阳岐渡,过乌龙江达方山渡,出闽侯、福清,可达闽南、广东。相传桥建于宋元祐四年(1089年),由仓山一个法号叫戒圆的师太募建而成,桥长34米,四墩五孔,石构平梁,桥面上架着二十五根长五到七米的巨石。

郭宅七星桥

郭子仪的后人辗转数迁,于宋时定居仓山白湖河畔,衍发为郭氏聚落,称郭宅。当时郭宅有七座桥,号七星,郭宅桥为七星第一桥,如今另六桥已圮,于是七星桥也就成郭宅桥的专称。郭宅七星桥为石构平梁,二墩三孔,中孔高,以便航船,边孔梁上有“(宋)天圣十年九月八日造”字样,当为建桥时间,迄今985年。1980年修桥时,建方亭其上,并加护栏,建神龛。清《闽县乡土志》记载,郭宅盛产木、竹,尤以竹器为福州之最,山里的物产由永泰沿水路经大樟溪、乌龙江进五通江,沿白湖渡运到七星桥,到达郭宅。

洪山桥

闽江在福州境内流经怀安古邑时,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为南北两港,洪山桥就架设在北港上,因江流湍急,桥数毁数建,其中以清乾隆年间的重建工程最为浩大,今日所余的桥墩便是当时所建,从桥头重修碑可知,时桥26墩27孔,共架大梁54条,铺桥面石板602块,全桥长994.5米,极为雄伟壮观。1985年新洪山桥建成,古桥被拆除,但仍保留两旁的16个桥墩,站在新桥平望,墩上萋离的野草随风摇曳,阿育王塔的残段望洋静卧,仿佛在诉说着430多年的沧桑巨变。

撰文 穆睦

编辑 王白十

摄影 邹训楷 穆睦 黄访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