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不知道的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发家史,首次无保留公开

 邂园 2018-03-04

小编先带大家回顾一下卫哲的工作经历

1992年7月- 1993年12月 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中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助理;

1994年1月- 1994年12月 上海国际证券(香港)(香港股票交易所投资银行)总裁助理;

1995年1月- 1995年10月 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现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

1995年3月- 1996年3月 上海水仙电器公司(上交所上市企业)非执行董事;

1995年11月- 1996年12月 永道会计财务咨询公司(现普华永道上海公司)企业融资部经理;

1997年1月- 1998年6月 普华永道会计财务咨询公司(英国伦敦)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

1998年7月- 2000年7月 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

2000年7月- 2002年12月 百安居(中国区)财务总监兼执行副总裁;

2001年10月2003年6月 百安居(中国)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002年6月16日 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成为世界500强最年轻的中国总裁, 百安居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开始加速在中国各主要城市开设连锁店;

2003年6月起 翠丰亚洲采购中心中国区首席代表;

2004年4月27日 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的中国公司,将另一家世界500强欧倍德兼并旗下,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无可质疑的“巨无霸”。这一惊动业界的并购事件,也将百安居中国区的年轻总裁--卫哲推到幕前。

2006年11月 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阿里巴巴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

2011年2月21日 阿里巴巴宣布卫哲辞职;

2011年4月 卫哲与马云出席绿色公司年会透露自己已组建“嘉御基金”;

2011年12月15日 好耶集团对外宣布,卫哲以独立董事的身份正式加盟好耶集团。

大学毕业9年,卫哲从一名小小的秘书做到史上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他的职业发展道路几乎是火箭式上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他走完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经历。他却说:“永远在寻找自己最弱的地方。

按照他的话说:

“只要按照规划行进,极速成长是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理论上几乎所有人都适合这种极速成长。”

看一下卫哲在阿里期间的数据:2007年上市前,阿里巴巴季度营收规模约5亿元,季度净利约1.5亿元。2010年三季度,阿里巴巴营收14.5亿元,净利3.66亿元。三年间营收增加2倍,利润增加1.44倍。

在这期间,阿里巴巴B2B业务是超过10年的老业务,是电子化水平极低的中介业务,在阿里巴巴这个家族里面,阿里巴巴为主营业务,整个阿里生态系都是靠阿里巴巴支撑;淘宝是还处在发展期,支付宝才刚发展,但也是最有潜力的,要在未来扛起支撑阿里的重,。阿里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支付宝发展。十年后的今天果然支付宝已经挑起了阿里生态系的重担。

有人会问卫哲是怎么做到的? 用卫哲自己回答:“我一天干14-16个小时,干三年就相当于一般人干五六年,干六年的人也应该是这个位置了。”

人们都只看到了卫哲“火箭式急速上升”,也是人们对卫哲职业发展的最多评价。但人们似乎忽视了,卫哲发展虽快,但背后的努力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小编不由得想到,各位牛人大咖的成就都不是这么容易就来到,像历任首富,万达总裁王健林,李嘉诚,哪个不是一天当两天干的,王健林4点钟起床,4点15分开始健身,然后5点吃早餐,接着一直在天上飞,晚上6点半才到达办公室。看完王健林的作息表,再看看自己的,瞬间明白人家为什么是首富,自己为什么是穷屌丝了。

李嘉诚曾经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作息时间,他提到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钟响后起床。之后打一个半小时的高尔夫球,然后阅览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还有夜晚睡觉前必须要读书。

有句话说的好: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拼命,这才是最要命的!所以,努力吧,各位亲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