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让之临篆书《天发神谶碑》(篇末附弘一法师临此帖)

 天津崔士清 2018-03-04


       《天发神谶碑》又称《吴天玺记功颂》,三国吴天玺元年(267)刻。吴的最后一位君主孙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记功。石旧在江苏省南京市天禧寺,后移筹思亭,又移尊经阁、县学。石呈圆幢形.环而刻之。世传为皇象书,但无依据。宋时原石断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称《三段碑》、《三击碑》。后有宋胡宗师、石豫亨、明耿定向题跋三则。清嘉庆十八年(1813)八月毁于火。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弘一法师临摹此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