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云梦秦简”不厉害 你还需要认识它的亲戚

 昵称35423941 2018-03-04

最近的文博节目《国家宝藏》里介绍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再次让我有了“无知限制了我的欣赏能力”的感慨,让负责《说文解字》的林编辑瞬间泪目,它就是“云梦睡虎地秦简”

图片来自:《国家宝藏》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下:“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共一千一百五十五枚,长度在二十五厘米左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代的法典。其中的《秦律十八种》对研究秦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图片来自:《国家宝藏》


节目的播出确实激发了不少人对秦简的兴趣,但其实在它之前,我们多少也都从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见到过“秦简”、“楚简”、“汉简”等,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简牍

图片来自:《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在汉字发展的早期,除了甲骨、青铜器,文字还有其他载体:简牍、丝帛、玉石……它们虽然没有产生“甲骨文”、“金文”那么独特的文字类型,但依然是推动汉字演变的重要因素。今天就专门说说“简牍”这一古老的文字载体。


古人将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统称为“简”,其中木片又可单独称作“牍”。最早的正式书籍,就是由若干简编缀成的“册”

汉代的历书简册


千年前的“盗墓笔记”

西晋年间,汲郡(今河南卫辉市)有个叫“不准”(读作“否标”)的盗墓贼挖开了一座战国古墓。他看到成堆的竹简,上面依稀有字。不准对它们毫无兴趣,一心想找更值钱的珍宝,便点燃竹简当火把,将墓室翻了一遍,扬长而去。


等官府发现这起盗墓案,古墓里只剩下一地狼藉的竹简。官吏们用了几十辆车,才将它们全部装完,运往国都洛阳。经鉴定,竹简都是珍贵的先秦古籍,可惜已被烧残踩坏了不少。


残缺不全的竹简,被收入晋武帝的皇家图书馆。竹简上写的都是古文字,颇难辨识,皇帝让学者荀勖、杜预等人进行整理,再用当时通行的隶书重新誊写。经过多番考据,从这堆竹简中,一共整理出了《纪年》、《穆天子传》等十几部著作。

“汲冢竹书”原物已散佚,但其文字经由晋人整理,有部分内容流传下来,被称作《竹书纪年》,图为它的明代刻本。


此事被写在《晋书》中,堪称我国最早的简牍考古记录。这批因盗墓而现身于世的竹简,被称为“汲冢竹书”。竹书记载的一些历史,大大有别于当时通行的史书。例如尧舜的王位继承,《史记》说是和谐友好的“禅让”,竹书却爆料:“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竟是舜篡了岳父尧的位!


简牍上的文字进化史

如今出土的简牍,最古老的来自战国时代,而在《国家宝藏》中介绍的云梦秦简是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战国简牍的文字,多为不易辨识的大篆(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先秦各诸侯国的古文字在内)。

云梦秦简上的文字刚好处在过渡期 图片来自:《国家宝藏》


秦代统一文字、通行小篆,文字渐渐由篆书向隶书演变,因此秦简上的字以小篆、古隶为主。到汉代以后,简牍上就大多是更加简明的隶书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上面有三种不同的字体:

图1为战国楚墓竹简,文字:“乃许若左右司(马)”;

图2为秦代木牍,文字:“迁陵以邮行洞庭”;

图3为西汉木牍,文字:“肩水金关”。


总得看来,上面的文字是不是越来越容易辨认了?



最早的正式书籍

时至今日,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有字简牍,依然跟汲冢竹书时代相近,属于战国时期。再往前追溯,就没有实物佐证了。

西汉《康居王使者册》的绳编依然保存完好,从中可以一窥古人“编集”的手艺。


然而简牍的诞生,却应比战国早得多,甚至不晚于商代。我们目前所见最早的成熟汉字,铭刻在商代的甲骨和青铜器上。但这样高成本、费工夫的“写字”方式,很难满足日常需要。


《尚书》说:“维殷先人,有典有册。”——殷人的甲骨文中,“册”字象形如编连起的竹简(下面有图),“典”字则是双手捧着“册”,意为重要文书。这说明,至少在甲骨文出现的同时,人们就已在用简记事了。

我用鼠标写出来的字好有甲骨文style哦


与甲骨、青铜器相比,竹木简取材、加工更便利,且有个更大的优点,就是书写方式的“解放”:不用“刻字”,而是真正地“写字”。


甲骨文、金文要雕刻铸造,篇幅长不起来,最多也就几百字。而用竹木简书写,就不必惜字如金,可以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了。最早的正式“书籍”,就是由许多简编连成的“简册”。


下面这图你可以横着看

竹木容易腐朽,许多考古出土的简要浸在防腐药物中保存。这个已经很完整了,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很多都是残缺不全的,别嫌弃人家,能留到现在很不容易了。


杀青与编集

“简”是个统称,无论竹制木制,只要削成细长条用来写字,就都可以叫简。不过从部首上看,还是竹简更“正宗”。将竹竿截成竹筒,再劈成细长条,就做成了“竹简”。

图为长沙简牍博物馆


新鲜竹子表皮光滑,不好着墨,而且会生虫腐烂。所以制简有道重要工序:把竹子的青皮刮去,然后在火上烤干——是为“杀青”。直至今天,我们还会把书籍的完成与出版、影视剧的拍摄结束称为“杀青”。在火烤时,新鲜竹子还会渗出水分,如同流汗,古人就用“汗青”来指代书籍,后来渐渐专指史书。


图为长沙简牍博物馆


一根竹简通常只能写一行字,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若是长篇著作,用的竹简很多,就容易弄乱。为方便阅读,人们将它们用绳子编起来,成为“策”(也写作“册”)。将“整理、串联资料”的行为称作“编”,也是由此而来的。

图片来自:《国家宝藏》


编竹简的绳子大多是麻绳,有时用丝绳,就叫做“丝编”,有时也用熟牛皮绳,称为“韦编”——牛皮绳子相当结实,但爱读书的孔子,还是将这种简册翻散了好几次,留下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图片来自:《国家宝藏》


很多人还会问,竹简上的字到底是写上去的还是刻上去的呢?事实上,考古发掘出的简牍,文字基本都是用笔墨写上去的。唯有写错了字时,才要用到刻刀,将错字削去,再重新书写。这类“书刀”相当于橡皮擦,与简牍、毛笔并列为当时的文房必备品。“删”字左边是简册的“册”,右边就是一把书刀。

东汉年间的一把错金铁书刀


没竹子?还有版图和尺牍

在没有竹子的地方,也不妨用木片来制简,但如果咬文嚼字地归类,木简实际上仍应算作“牍”。木牍不仅有细长的形态,也有整块板状的,称为“版”

汉代的人形简(正反面) 

这片人形木简是活着的人代替死者“覃超”写给神鬼的信。木简不但削成人形,还画上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身体。


作长篇文章,用简编连成册较为便利(司马迁52万字的史记,最初也是写在简册上的)。而短文通常就用木牍来写:若是军事文书就称作“檄”,官方告示则称作“榜”——所以这两个字都是木字旁。绘地图也常用大块木板,如今国家领土还叫“版图”,便来自这一传统。

汉代的尺牍(正反面)


这块牍长24.6厘米,约等于汉代的一尺。正反两面各有三行字,是一个叫“侈”的人给督邮(官名)写的一封信。信中称赞督邮工作认真负责,深受百姓喜爱,并表达了分别以后无缘再见的遗憾与思念。


古人还专门用一尺长的木板来写信,所以书信旧称“尺牍”。有时,会再加一块木板盖住信的内容,在上头写好姓名地址,用绳子把两块板捆扎起来,因而书信又叫“信札”。如果要保密,就用粘土糊住绳结,敲上印章,称为“封泥”——现在的火漆封印也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课外学习建议

如果你对简牍特别有兴趣,除了去各地的博物馆找找,还可以尝试去专门的简牍博物馆,或者盯着是否有简牍的主题展览,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没有办法挨个走一遍,只能祝你们看得愉快了。

长沙简牍博物馆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曾办过竹简专展




撰文 | 宰予

微信编辑 | 小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