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农民给县太爷写了副对联,县太爷“苦说不出”还要赔笑

 大虫文踪 2018-03-04

现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帖对联的习俗。

对联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蕴含的内容十分的深奥,曾经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出现过一件事情,是一个农民给县太爷写了副对联,把县太爷气炸了还说要赔笑,让人把对联撕下来。

在乾隆年间,江南有一个县令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新年。

当时县令都是读书人,都是进士出身,于是县令老爷为了显示自己的清高,就挥手写了一副对联,命人贴在县衙大门上。

这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下联: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贴在强上没有过几天就被一个过路的老农给改了。

这个老农上过几天私塾,于是就在县令的对联上加了几个字,可是意思却大为改变,让县令有苦说不出。

改的这幅对联是这样的:“上联: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下联: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县令看到后,顿时意识到原来民间有高人,所以他也不敢自命不凡,老老实实的做官,最终当了一个清官。

还有就是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写对联也是骂人不带脏字。

清朝有个叫做王半朝的当了很大的官,于是就给自己加建造了一个功德牌坊。

请当地有名的才子蒲松龄写对联,蒲松龄知道王半朝为人霸道,而且还是个贪官。

于是蒲松龄就在功德牌坊上写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横批是:“三朝元老”。

王半朝看后十分欣赏这幅对联,认为这个对联正式夸耀自己的武功和文采。

可是过了好多年才有人解出来这幅对联的真正含义,原来,上联隐“八”,即忘(王)八;下联隐“耻”,即“无耻”。

整个楹联的意思是:三朝元老,王八无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