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自适应巡航与定速巡航区别!求详解?

 天水湖 2018-03-04

直观上说,自适应巡航和定速巡航的区别在于控制的主动性。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在定速巡航控制系统(CCS——Cruise control Syste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既然CCS是基础,它必然有着定速巡航的特点,但又不仅限于此。

简单说,自适应巡航是在传统定速巡航控制基础上结合了车距保持功能,利用车载雷达探测前方行驶环境,通过控制节气门和制动系统自动调整车速,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而定速巡航功能主要是通过巡航控制组件读取车速传感器发来的脉冲信号与设定的速度进行比较,通过精准的电子计算发出指令,保证车辆在设定速度下的最精准供油量。

ACC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1971年,美国伊顿公司作为早期从事这方面的开发的公司,其雏形是日本三菱公司提出的PDC系统(preview distance control)。1995年三菱汽车在日本市场推出首款ACC系统,此后丰田、本田、通用、福特、戴姆勒、博世等公司也投入研发行列。就现今来说,博世的ACC系统市场份额最大。

不同于ACC,世界上第一个CCS是由美国盲人发明家Ralph Teetor在1945年发明,并在三年后的克莱斯勒的帝国轿车首次装备。

就现今看,定速续航除使用范围稍有不同外,功能基本类似。但ACC却开始有了不同的版本,这也使得我们对ACC有了疑惑。

纵观ACC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高速公路的ACC系统,主要实现定速巡航和安全车距功能;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针对城市工况的ACC系统,即起停巡航系统(Stop&go curious

Curise control SGACC),实现自动起步、停车和低速跟车功能;

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综合考虑燃油经济性、跟踪性能和驾驶员感受的多目标协调式ACC系统。

此外,为突破传统ACC仅纵向跟车功能局限,ACC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如将ACC与车道保持相结合、ACC与避撞相结合、ACC与车道变更相结合等。

不同品牌车型的ACC自适应巡航,在功能上也有差异。按照车速适用范围,可以分为基本型ACC和全速型ACC。

基本的ACC可在车速约30 km/h以上被激活并辅助驾驶员,而全速ACC就是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增加了Stop & Go的功能。一般来说,豪华车型所配备的大多是全速型ACC,中低端车型以基本型ACC居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