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类疾病只有 5% 患者接受治疗,还有视频节目要讲「别听医生建议」的感悟

 阿方lf 2018-03-04


看完之后,内心五味杂陈。特别是在导师提到「如果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应该推荐他看这个演讲」的时候,我觉得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个女孩的温暖故事

可乐在高三得了躁郁症,在医学上,这个病学名叫做「双相情感障碍」。在她去就诊时心情低落,旁边的实习医生说「得这个病的人 80% 智商都在 150 以上」,她的感觉是「医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后来可乐接受了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她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同样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但可乐认为「都是女孩子的青春烦恼」。于是,可乐做了一个自称为「特别幸运的选择」——她对母亲说,「我可不可以不住院了?」


节目截图


她还说,「当你百分之百接受了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你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后来她一边吃药,一边看心理医生,换了 20 多个。再后来,她自己停了药,认真工作,积极生活,多年来没有复发。




毒鸡汤之所以有毒

可乐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孩子,愿意把这个在当今社会难以被广泛接受的事情拿到公众场合分享。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的我感动之后,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的我却看到了这个温暖的故事背后,有着非常明显的她的个人烙印:医生建议住院的时候她没住院,医生建议吃药的时候她停了药,并且多年来没有复发。


这是一个特殊的个例,是疾病中的小概率事件。这样的小概率事件是我们面对重性精神科疾病时心向往之的曙光,但却不应该是指引给大众的虚无飘渺的归途。


我不知道是哪个医生敢告诉她「得这个病的人 80% 智商都在 150 以上」,也难以想象哪个医生会告诉她「问卷里有『你是否认为自己有躁郁症』这类问题的目的,就是看你是否还在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确实在医疗界,尤其是精神科,为了慰藉患者,有的医生会讲一些避重就轻甚至纯属玩笑的话,也有很多患者会因这些话而受到鼓舞。但是,如果医生认为患者具备初步的理解和判断相关医疗知识的能力,那么坦诚告知才是对患者最大的尊重。


其实可乐有一些话说得对,她深知这种疾病的痛苦,她并不主张这全部是「被造出来的疾病」,她是提倡治疗的。


但是她演讲中精彩的部分,是关于短暂了解后拒绝住院的判断,关于来自亲近的人的力量支持,关于违背医嘱自行停药的感悟。而这些内容过于眩目,让人们忘记了她曾正规就诊,忘记了她对疾病的承认,忘记了她曾服药两年。




标签、问题和疾病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抑郁是一种经常会有的状态,但达到疾病还需要更多生理的标准,并不是你跑了三千米喘不上气就叫呼吸困难,也并不是你最近分手不开心考试压力大就叫抑郁症。


身体是按照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神经电生理的法则运转的,即使是微妙的感情、伟大的创作,也是在各种神经递质,各种多巴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等精心配比相互作用下诞生的,感性和奇迹是极少数一闪而过的火花,理性和数据才是大多数殊途同归的必然。


所以当正规明确诊断为疾病时,也就是说,脑内的特定物质含量和功能出了问题,导致调节自己情绪、控制自己思维的能力减弱了。常见的一些精神科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都是真正的疾病,而不是心理问题。




谁希望走进精神病院呢?

但是,对精神疾病和治疗持否定态度的人已经太多。


截至 2015 年的统计,只有 5% 的精神障碍患者会接受治疗。但世界范围内,因精神科疾病造成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下降却在各类疾病中名列前茅。


我接诊过很多患者,其中半数以上就诊时已经病得非常严重,直到对自己和周围人造成伤害他们才自愿或被迫来就诊。当我很惋惜地问「为什么不早点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这样回答:


谁希望自己或家人走进精神病院呢?


我们知道所有的疾病,都是早治疗早获益,通俗讲就是「早期总比晚期好治」,如今人们感冒都要去三甲医院排队,但许多真正严重的疾病却反而是被拖延最普遍的:肿瘤患者怕发现肿瘤而不敢检查,精神科患者也是怕「变成精神病」而不敢就诊。


人们总是会倾向于选择相信有利于自己内心希望的答案,所以好多患者和家属都曾告诉我,听说自己坚强自己调整就好了,听说吃药毒性可大了,听说某某某在家睡了三天就痊愈了,听说某某(莆田系)医院自制偏方灵验得很,听说驱鬼做法事超管用……


当然,这个话题多会以他们的悔恨收尾。




能「自愈」,如何解释还要吃药?

对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目前唯一有科研基础、有数据支持、长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是服药,并且是西药。


中医治疗音乐治疗光照治疗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也仅仅用于辅助。其中,轻中度的抑郁症可以采用单纯心理治疗或运动治疗冥想治疗等其他辅助疗法,但中度以上都需要药物治疗。


抑郁症是有一定自限倾向的,疾病周期大约 6 个月起,也就是不治疗的话平均 6 个月以上才会好起来。


所谓需要药物治疗,并不是说不吃药就是死路一条,而是说不吃药缓解非常困难。


还要长时间受疾病折磨:心情低落,每天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迷茫和痛苦中,体会不到什么是快乐,兴趣爱好丧失,身体疲乏,孤僻被动,思维呆滞,茶饭不香,辗转难眠,很多人没有坚持到自愈就铸成大错甚至结束了生命。


并且抑郁症患者也通常会复发。2015 年的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显示,抑郁缓解后半年内复发率 20%,终生复发率 50%-80%,每次复发都会使下次再复发的概率增加,发作 3 次以上且拒绝维持服药的患者,再复发率接近 100%。


接近 100% 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着眼于幸运的特例,是红了眼的赌徒才有的心态。现代医学,更倾向于相信统计和概率——


理想的药物长期维持治疗可以将复发的概率降至 40% 左右。


而抑郁症,在之前列举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这三种疾病中,可以说是最轻的。




让精神病患者住院,难上加难

世界范围内的精神卫生立法都总是陷于伦理的两难境地,患者的监护权、自身权益和监护人以及他人的权益难以同时得到保障,因而患者出入院是否应该自主、多大程度上自主,都还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医生建议住院,通常是判断这样有利于治疗,医生希望患者康复其实不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只是一种平凡的职业成就感,就像钢琴家弹一首曲子希望弹得好听,卖煎饼的摊一张煎饼希望摊得又圆又完整一样,我们也由衷希望经过自己治疗的患者,都能好。


但是,在患者看来,拒绝住院,却可能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患者的心思和安全感

有时候患者的安全感很微妙,许多三无的保健品他们愿意吃,许多成分不明的自制偏方他们愿意吃。但是正规厂家生产原理明确的药物,他们不愿意吃,正规医院的住院治疗,他们不愿意做。


我常常会想,患者拒绝药物帮助,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证明自己没病?可是那痛苦的体会自己——并且只有自己——最心知肚明,难道不承认那一纸处方就能得以解脱吗?为了为证明自己坚强不凡,不用药也能康复?不吃药很光荣?又或者是觉得药物副作用大得不偿失?


这般在困境中拒绝帮助,就犹如饥肠辘辘时候坚持绝食以证明自己十分耐饿一样毫无必要。


如果患者真的对药物满怀惧怕,身为医生,主动耐心沟通,帮助患者战胜无知带来的焦虑,也是工作职责之一。


我很喜欢向患者做一个比喻:


有时候生活就像跑步,药物就像一个雇来的帮手。你受到疾病折磨的时候,就是你状态堪忧跑步难以为继的时候。


有的人直接放弃停了下来。


有的人选择强打精神死磕到底,其中一部分真的磕死了自己,另一部分坚持过了难关状态有所恢复,但是本该有的沿途美景全都变成苦难的回忆。


而有的人则选择雇人助自己一臂之力,虽然可能被对方握疼了手、踩掉了鞋,但却能边看一部分的美景边超越那些挣扎死磕的人。


再之后,有的人在帮助下很快忘了自己刚才的疲惫,误以为现在的速度都是自己的功劳,自信满满让帮手放手,结果再次陷入疲惫,这就是复发,而还有一部分人在帮手长时间协助下彻底满血复活,之后才离开帮手独立轻松上路。


当然要说经济问题的话,有钱人可以雇一个年轻貌美身材火辣的健身教练,但即使没太多钱的人也能雇一个五大三粗会捏疼你手的糙汉,带跑步还是没问题的嘛。




社会压力不是放弃治疗的借口

可乐喜欢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内心备受摧残,是源自不切实际的社会期待和矛盾重重的社会标准,那我们自己吞药片有什么用?」


这个社会,对精神障碍者确实是不友善的,但最为可怕的是,这种歧视植根在每一个人心里,尤其是患者本人心里。


如今我们可以毫无顾忌谈论自己得了需要终身服药也未必治得好的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即使不幸罹患癌症也多是说「上天不公为什么是我」,而说到精神类疾病,就要画风一变——「切,我怎么可能有这种病!」


自知难以善待这个群体,才潜意识里愈发地不愿加入它。


可乐说「躁郁症」是「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接受它会使人丧失自愈的能力」。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大概是,相信自己没病,才可以努力让自己回归正常——这是可乐与「躁郁症」和解的方法。


而更通透的认识应该是,知道自己有病,也相信自己能够康复。人无完人,这不仅仅是说精神层面,包括大脑在内,我们身体的每个器官每个系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些缺憾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不仅仅是精神疾病,所有疾病都不是社会给的标签,它只是人类自身不完美的一部分。少数的个人经历和鸡汤虽然振奋人心,但是,专业的事情,还是要听专业的医生来解决。



本文作者:叮当是一个夜不成眠的胖子,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医生。责任编辑:刘冬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