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蓄电池拆装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英网文华兴阿阿 2018-03-04

我们的汽车在维修时,有时需要拆下蓄电池。但是现在的汽车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许多功能都是由电子控制系统来完成的,比如发动机控制,自动变速箱控制,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控制,汽车防盗系统,车门及车窗的控制等等,这些功能都需要蓄电池提供电能支持。当拆下蓄电池后,某些功能就会消失或初始化,给我们以后的用车带来一些小麻烦。所以,汽车的蓄电池是不能随便拆卸的。特别是一些高端车型,蓄电池拆下再装复后,多功能都需要重新设置,甚至会出现防盗系统锁死、音响锁死等故障。那么我们在拆装蓄电池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在哪些情况下不能拆下蓄电池的连接线、又在哪些情况下必须拆下蓄电池的连接线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当点火开关处于接通(ON)位置时,不可拆下蓄电池连接线或断开电源总开关。

当点火开关处于接通(ON)位置时,汽车上绝大多数的电气设备都已经通电运行,这些电气设备中有很多自感线圈。当它们突然断电时,这些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出现很高的瞬时电压,有损坏电子元件的可能或使电控系统功能紊乱。

2、当发动机正在运转时,不可拆下蓄电池连接线或断开电源总开关。

当发动机正在运转时,发电机也在发电。这些电能除了供应给汽车上的用电设备外,多余的电能会在蓄电池中储存起来,蓄电池在此时就是一个大电容。如果此时拆下蓄电池连接线或断开电源总开关,发电机会瞬间失去负载,从而在电路中产生一个很高的浪涌电压(可以高达上百伏),有可能会损坏电路中的微电子元件。

3、当仪表盘上故障灯亮起的时候,不可拆下蓄电池连接线或断开电源总开关。

现在汽车的电控单元都具有记忆功能。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电控单元会存储其对应的故障代码。维修人员便可从故障自诊断系统中读取故障代码,进而查找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但是这个故障码是临时存储在电控单元中的,当系统断电30秒以上,故障代码便会自动消除。再想获得故障信息(故障代码),就必须再现故障发生时的工作状况和环境条件。譬如:特定范围的发动机转速及负荷、发动机的某种水温、某种进气温度以及有关传感器的某种工况等。显然是非常麻烦和费时的。因此,在维修电控汽车之前应按要求先读取并记录故障代码,然后才能进行其他的维修作业,以免不慎丢失故障代码。

4、拆下蓄电池后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1)防盗系统锁死。有些车型的防盗系统在断电后就会自动锁死,即使重新接上电源,也必须使用专业的设备解锁,有些甚至需要厂家协助才能完成。

2)音响系统锁死。一些高端车型的音响系统非常昂贵,为了防止被盗,这些音响不但设置了密码,而且断电后就会自动锁死。而很多车主都不知道这个密码,所以音响系统锁死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我在刚入行时就把一辆奥迪A6的电源线不小心给拆了,结果音响就锁死了,后来高人指点,使用破坏性手段恢复了,但这个音响系统没有密码了。

3)车门中控锁及车窗一键升降功能失效。有些车的中控锁有按一下只开驾驶员车门、按两下才开所有车门的功能,车窗有一键升降的功能,这些功能在断电后就会消失。重新接上电源后也不会恢复,必须重新匹配。

4)系统时间归零。汽车上的时钟断电后就会归零,必须重新设置。

5)电控系统自适应学习修正值消失,电控单元重新恢复到原始数值。现在的汽车会自动的记录你的驾驶习惯,并据此来修正控制程序,以适应你的驾驶风格。所以相同的汽车经过不同人驾驶后会有不同的驾驶体验,比如油门灵敏度、换档时机等。当系统断电后,这个修正值就会消失,电控单元重新恢复到原始数值。有些车换完电瓶后感觉加速不如以前迅猛了,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蓄电池不能随意的拆卸。更换蓄电池时,最好使用一个备用蓄电池连接到汽车的正负极线束上,然后再拆卸蓄电池。把新的蓄电池安装连接完成后,再拆下备用蓄电池,这样可以保证电控系统断电。在拆卸蓄电池时要先拆负极连接线,后拆正极连接线,安装时按相反的顺序操作。安装时应注意蓄电池的正负极性一定不能接错,蓄电池极柱与连接线连接要牢固,搭铁线要连接可靠并且无锈蚀。

但在有些情况下,为了保护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又必须拆下蓄电池。这主要是指在车上进行电焊焊接作业。

由于汽车电气系统采用的是单线制,所以车身是电气系统的公共负极。在车上进行电焊焊接作业时,车身会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如果焊接点与电焊机的搭铁线之间电阻过大,就会有部分电流通过其它的电气设备搭铁,而这部分电流有可能超过这些电器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这些电器的损坏。特别是一些较为敏感的电子元件,更容易烧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断开蓄电池的负极,避免电焊机通过蓄电池搭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