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裂翡翠被金银错绝技补救,翻身摇变华丽版杨贵妃

 欲穷千里目399 2018-03-04


金银错工艺

可以说是古人在工艺美术史的一项绝技

最早出现于商周的青铜器,它也曾一度失传

只见于器物或书本,未见其工艺的传承及再现

……


错金银铜翼虎,春秋,传河南辉县出土,大英博物馆藏


在当代玉雕行业,有位老前辈——马进贵, 发掘并熟练掌握了中国传统高难度玉雕金银错“独门绝技”,其表现手法为在玉石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依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而后打磨平整,抛光磨亮。使所表现的图案形成强烈的色泽差别和耀眼的金属光泽,显得更为突出、雍容华贵、绚丽多彩。


马进贵 白玉薄胎错金嵌宝石链子敲根壶


以以往熟知的角度,大多数见到这项绝技的在玉器中见于各种器皿、珠子,近日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董春玉在朋友圈又曝光了一件以金银错技艺与人体雕刻的高难度技艺的作品《贵妃出浴》,不得不叹服玉雕的技艺推上的新高度。而董春玉也曾深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马进贵的指点,这件作品也是纪念恩师所做。


《贵妃出浴》


《贵妃出浴》细节

来自董春玉朋友圈


因为在此之前,董春玉也曾将此技艺运用在一件和田青花的作品之中,不过并没有这样打篇幅的运用,并且这项技艺也是首次在翡翠(硬玉)中使用。



金银错工艺需要,需要制槽,有些则是将裂纹出进行错金,镶嵌这工艺是需要用小锤子一点点把金银丝敲进去,力量的大小也都是功夫。并不同于青铜器等金属有一定的韧性,玉器则相对较弱,相比于软玉(和田玉),似乎翡翠几乎没有韧性,而是多了写脆性,可见在镶嵌过程中的难度之大。


在人物中不同程度的穿插这很多纹饰


本身人物的刻画为贵妃出浴,人物为杨贵妃。其实,金银错是带有西域的风格的。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是名族大融合的时代,当时的长安汇聚来自很多西域的胡人,在当时来自西域的东西很流行,且很时髦的的,宫廷自然少不了。这样的披巾更贴近大唐的雍容华贵。



据董春玉介绍,使用金银错的另外的原因是因为作品,非裂既脏,实属无奈。最大工艺的难度在于作品表面非常不平整。


热播电影《妖猫传》的杨贵妃


董春玉对于人物的刻画非常有特点且把握,非常到位,本身就是科班出身。对于人体的雕刻,他是玉雕行业少有的高手,不同于臃肿的体态,董春玉的人体更加注重人体的形体动态和美感,在更符合西方雕塑美学的手法。


其实很多人还忽略一点,作品是立体的人体雕刻的难度。无论是浅浮雕还是立体的人物雕刻,董春玉再熟悉不过。



他曾这样说过:现实操作的经验来看,浮雕类的玉雕头像设计对材料最不挑剔,在1--2厘米之间,造型选择余地比较大,也比较容易,可以快速出型,即使出现了变化也方便补救,正视平面效果也很不错,相对来说工价也比较便宜。缺点是可视角度狭窄,对摆件的摆放要求比较苛刻,尤其是光线要求比较固定,不能随意摆放,从侧面看,造型变形很大,影响美观。



 圆雕(立体雕刻)头像或接近圆雕的深浮雕头像对材料要求较高,制作难度很大,可以不夸张的说,制做一件成功的立体雕刻其制作难度是浮雕的若干倍,而且,因为要加工的厚度远远超过浮雕,对原材料的判断更加没有把握,而材料的变化也更大,经常是作品设计的初稿和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大相径庭。中间会经历无数次题材、表现形式、构图、配景等的变化和修改。



以这件《贵妃出浴》为例,上面三张图是原石的侧、背、正面,原本是设计一个立体花仙子,大家可以看到,该石材虽然档次较高,但裂纹纵横,设计难度极大,由于花仙子的配饰以花为主,会给遮裂纹带来较大设计的空间,但是可惜一开始的判断错误,面部出现了非常大的层裂,没办法避掉,所以只好推倒重来,设计了一个《贵妃出浴》。造型动态完全和原设计不同。在制作的后期人物的左肩厚度不够,把布纹挪到前面来做了合理化处理,左腿又出现了较大裂纹,于是及时更改设计,又用布纹遮挡了瑕疵。



此外,这件作品还运用了俏色的手法,水中之花瓣及气泡的点缀,让整个作品活了起来。不得不惊叹,董春玉在作品创作中所化的精力。


最后,需要提一下的是,不少人在问人体雕刻为什么比其他作品贵,而且为啥少,首先观念一方面,其次是在整个玉雕领域,成功的人体类作品很少,不是没有需求,一是真正的好作品太少,二是大家都不了解制作过程中的艰辛和风险。用董春玉的话来描述:“公平的说,人体类作品,尤其是立体人体雕刻,收费即使按浮雕的20---30倍收,都不过份,现实中顶多能收到其他作品的2---3倍。”不知各位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