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栽培真能代替野生资源的药用效果吗?

 匆匆v那年 2018-03-04

作者:罗浮散人 来源:蒲公英

延伸阅读

中药何以治不好自身的疑难杂症

中药标准都犯了那些昏?!


记得以前有种虎骨XX酒卖,老虎都进几年动物园了,厂家不好意思就改名叫豹骨XX酒,再后来连豹也成濒危动物了,最后又改成壮骨XX酒了。一字之差却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药使用的窘境。在工业化大生产中,更是使野生资源剧减,一些已濒临灭绝。因中药大部分是植物,人工栽培成了药用原料的主力军。


但栽培真能代替野生资源的药用效果吗?

一、药材栽培历史与使用现状简述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先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和疾病作斗争中,对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药用植物逐渐从野生植物采挖转为人工栽培。许多药材本身就是栽培种源。


早在汉朝时,就已把红花、胡荽、番石榴、胡麻、胡桃、大蒜、苜蓿多种植物引种至关内栽培。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总结了6世纪以前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更为系统全面,显示出当时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度。书中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竹、姜、栀子、桑、胡麻、蒜等20余种药用植物栽培方法。


历代本草与医书也有不少栽培方法的记载,不再详说。


一些传统习惯上栽培的品种,已按正品列入药典。

据《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统计,来自于2015年版《
中国药典》中,基原为植物的中药材。共有来自255种植物基原的272种药材属于人工栽培。种植规模小,进口中药材还没列入。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明确有栽培种的有人参(红参)、西洋参、丹参、党参、黄芩、川贝母、石斛、银柴胡、辣椒、灵芝、芸香科植物橘类(陈皮、青皮、枳壳 、枳实、橘红、橘核等)共17种,按栽培品单列的性状有川贝母、丹参、灵芝、党参、黄芩、银柴胡。


两相对比,可否这样认为,那两百多种药材已无区别的在药典存在了。

二、药用植物种植的因素与对药效的影响


1.现代文明的通病,易带来中药外源性毒害。
人工栽培自古有之,但为什么没医家反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呢?这得益于现代文明后工业时代带来的通病,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等。
人工种植过程中,除草剂、杀虫药、化肥和植物激素、防腐剂等滥用,又易带来外源性毒害。如一条鱼在污染的水质中长大,再怎么蒸煮,也解决不了肉质受污染的事实。药材不从源头解决问题,中成药的安全性就是一个笑话。
如人参、西洋参、甘草等,会易产生农残超标,其他药材重金属污染也时有发生。

2.没有系统的研究和科学指引,人为改变影响栽培种药效
每种药材商业化种植,必然会因利益最大化,企业或种植者会以最快速度、最大产量或最好价格上市。会造成药材生长年限缩短、化肥农药滥用等问题。即使是仿野生,由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也会提前抢收。如人参一般种植6年以上为佳,但可能2、3年就收了,还长的白白胖胖的。而野生药材的生长慢,短则几年长的数十年以上,虽样子瘦弱不起眼,但药效差别就甭提了。


集约化生产必然带来种源的选择性种植,以荔枝为例,取荔枝核为药用,必然会考虑选大核品种如“黑叶”,以荔枝肉为药用必然会选择“糯米糍”肉厚的为主栽。久之,易造成种源的退化。药材在形状、气味和质地上就会有明显差异,至于药效更是差之千里。

3、长期种植易造成环境的恶化,改变药材导致药效减弱。
中药材生长的环境起了决定性作用。野生中药材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适者生存的选择。与野生散生的不同,规模化种植易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连茬,轮作不当,病原菌累积严重,病虫害发生频繁,逐渐加重。


长期在同一个地种植同种植物,农药、化肥、激素、除草剂等的使用,甚至水土流失令环境恶化造成次生灾害。恶性循环中又影响药材的生长,改变药材气味等导致药效减弱。这一点其实不止中药材,包括其他农林作物,如水果蔬菜、禽畜是一样道理的。市场上存在的一些药材栽培品已成柴性,已失去了药用的价值。

三、栽培药材变化对中成药的影响
相对来说,药用部位是花果类的,由于植物本身生长周期长才能开花结果,再生循环好,影响药效较少。但根与根茎类、全草类,因须要重新栽种影响较大。
而又没有对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系统性的进行比对研究。


如没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订立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难于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超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


如有文献记载,栽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量多低于野生丹参,而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量却较野生丹参高;分析结果表明,多数产地丹参药材栽培种与野生种能够明显区别。又如灵芝,防风等无论气味、性状栽培种与野生都有明显差异。


如野生防风,价格是栽培的几倍,但栽培的药效是野生的几倍呢?没有系统的研究,提取投料、饮片临床使用还是原来的用量,药效呢?估计加倍都不知道有没有原来的效果。使用上的不加区分,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


当用人工牛黄、人工麝香,水牛角代替犀牛角等,制成的成药还是原来的中成药吗?
人工种养中药材是不能真正完全代替野生资源的药用效果的。很多人总是怀念小时候的猪肉、蔬菜香甜好吃。现在吃什么无论口感、气味都差了一大截。如果有人非要说饲料鸡鸭就是比自养土鸡鸭好吃,除了对其的口味表示敬仰外,你且继续自欺欺人。

中药倒在了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中,此疑难杂症,亘古难越。

本文引用了网上的一些文献,不一一列举,在此表示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