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味儿--日租界的皇宫电影院

 网罗天津卫 2018-03-05

王和平

老天津有九国租界,每个租界都有自己的文化场所,比如图书馆、电影院、公园等等。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租界里的电影院不断增多,有“平安影院”(音乐厅)、“光明社”(光明影院)、“光陆影院”(北京影院)、“明星影院”(和平影院)、“新新影院”(新闻影院),还有“天升影院”(解放桥影院)、“蛱蝶影院”(大光明影院)、“真光影院”(曙光影院)等等。

或许大家不清楚,原来在日租界旭街(和平路)的东侧,靠近海河的福岛街(多伦道),有一座“皇宫电影院”,它就在原来的胜利公园,日本邮便局的对面。皇宫电影院在当时是一座比较先进的电影院,它的建筑规模类似于现在的影院。皇宫电影院门厅设三层,左右两侧的副楼簇拥着带有山形屋顶的主楼,二层的阳台显得十分抢眼,与三层的立柱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楼有三根圆柱支撑着二层的阳台,同时也把门厅收到了里面。在一楼右侧,盖有一个圆形的小屋,门前用几根圆柱支撑,既可以售票,又可以作为通向剧场的另一条路径。

当时,小白楼英租界的高档影院是四角钱,劝业场中档影院的门票是三角钱,而皇宫电影院每张入场券只要两角钱。皇宫电影院很红火,影院内设有电扇,备有咖啡、西点,人们一度把前往皇宫电影院看电影作为一种时尚标榜。

日本侨民最早经营的是福岛街浪花馆。1922年田中铸太郎和人组织同益社兴业组合,并在福岛街设立明星社电影院,放映外国电影和日本电影。二十年代初期,日本人将浪花馆改为皇宫电影院。“日租界靠近南市的新明影院(人民剧场)和皇宫电影院最为兴盛”,一直到1927年,皇宫电影院还是除平安影院以外最讲究的影院,直到1937年因战争爆发才关闭。

天津的电影馆每天都放映美国奥斯卡公司的电影,首先在大光明电影院首映,而后在法租界天祥市场的几家电影院上映。前面的浪花馆一年有339天放映电影,观众合计达到54877人次。到皇宫电影院一年放映349天,观众更是达到285137人次;新明影院(人民剧场)主要是戏剧和电影,观众也有21989人次。

直到1929年以前,中国放映的都是“默片”,也就是无声电影。因此,详细介绍剧情与人物的电影说明书显得十分重要,影院均会附赠电影说明书,有的甚至定期发送,俨如期刊。皇宫电影院每次都有详细的《皇宫影录》,影录每周一期,32开,封面及封底均为彩色,中英文对照,印制得非常精美。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得以了解日本影院的内部情况。

有趣的是,《皇宫影录》中的文字介绍全是文言文。民国十四年七月一日至三日上映的是菲律宾风景片《奈何天》,说明书首先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及缘由:“离巴黎数里有地名鲍家庄,倚山临水,风景奇幽。时方仲夏,花红如火,草绿似茵。有美一人,坐花园之石礅上……幼孤苦甚,既无伯叔,又无兄弟。有表兄艾伯森者,为参军,性无赖,屡向之求婚……”说着,说着,里面还会出现一些中国戏曲中常见的词牌“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窝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转眼两鬓又成霜”。看着,看着,一个伦敦姑娘就变成了中国的女子崔莺莺。

由于电影院的不断增加,电影便成为当时天津民众娱乐活动的主体。电影不仅丰富了天津人的娱乐生活,同时也把西方一些时尚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传递给城市,使我们的城市眼界宽了,知道和懂得的东西多了,让大家走到了生活的前列。

netease 本文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