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瓷珠一串

 江畔独步寻花66 2018-03-05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老瓷珠一串

瓷珠是用瓷燒成的珠子.在珠子的兩端各有個孔.這個孔就是用來穿繩用.這種小瓷珠.直徑約1公分.呈球狀.小瓷珠就像是個丫環.伴隨著它的主子.當個配角.而它的主子.通常都是比較耀眼的東西.但這個丫環也不能穿著寒酸.否則.主僕就不相稱了.

因此.小瓷珠上都畫有彩繪.有公雞.母雞.雞冠花(升官).金魚(有餘).飛龍.牡丹(富貴).蝙蝠(福).石榴(多子)等意寓吉祥之物.也有畫上唐草紋.或寫上文字---如"山不在高"等.難能可貴的是方寸之間.所畫的圖案或文字皆栩栩如生.其共同特徵則是色彩鮮明活潑.以增加其可看性.

這些瓷珠中.有屬於釉上彩的粉彩.也有釉下彩的青花.釉上彩的瓷珠.因長期的磨擦.上面的圖案有的磨損不清.也有保存完好的.而釉下彩瓷珠的圖案就比較完整.

乾隆時期流行身佩玉飾.王公貴胄率先帶頭.進而八旗子弟也群起效仿.影響所及.連漢人也跟上這股風潮.通常會在玉佩的上端或兩端繫上一顆琥珀珠或寶石.以為襯托.但琥珀畢竟來自遙遠的波羅的海.取得不易.而寶石稀少價高.但因需求量大.其替代品---"瓷珠"就應運而生.這珠子的用途極廣.以致如荷包或眼鏡之類的東西.都繫個瓷珠.以增其色.

第二圖是清末錦緞作成的眼鏡盒.下方有兩條墜子.墜子的粗繩穿過盒子.兩頭各飾以一顆瓷珠.除固定外.也襯托該眼鏡盒.


二十年前.我在香港工作.幾乎每個月都要上北京及天津.閒著沒事.逛古玩店變成我唯一的休閒活動.當時北京勁松的古玩城還是一片矮房子.尋尋覓覓.在一大堆舊貨中掏寶.真是樂趣無窮.那時節大陸人還很窮.能變錢的東西就拿出來賣.因此.價錢很便宜.幾百塊人民幣就能買到不錯的東西.

而當時大陸人真正懂古玩的畢竟很少.境外人士也就成了古玩店的主要客人.經常會遇到幾個老外.其中很多是派駐中國的使館人員.他們會說中國話.也在蒐集某類的文物.這些瓷珠及眼鏡盒都是在那裏買到的.其實.瓷珠並不多.每次只能見到1-2個.三年下來才累積成這一串.

很奇怪.瓷珠及料器都僅在北京古玩店才見得到.天津瀋陽道的古玩店也是我常去的地方.就是沒見到過這些東西.後來也去了上海.更是看不到這些東西.因此好像只有在天子腳下才有的東西.或許其出處也非尋常.也說不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