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码标价”的择偶观不被看好为何却趋之若鹜?

 弥小声 2018-03-05
“明码标价”的择偶观不被看好为何却趋之若鹜?

每隔一段时间,现实中的“婚恋市场”就会重新洗牌,就像春装上市,冬装退市一样。不管男女,都被无情的“明码标价”彻底囹圄,未来的伴侣还没见,就已经用“简历式”的标签给自己设限,也给配偶设限。所谓的“婚恋观”,被围剿到最后,也只能叫“婚观”,至于“恋”,可以说是“生无可恋”。

媒体们反复报道着“婚恋市场”的焦灼,可话题永远离不开“父母为儿女征婚”以及“奇葩征婚条件引热议”。这些事情已经不是头一次发生,可每一次舆论的反响,却总是那么热忱,甚至情绪激动。我常想,这种周期性的“婚恋报道”与大众的关系,就跟小媳妇和壮小伙久别重逢一样,每一次都能擦出新婚的感觉,着实也是一种“惊奇拍案”。

那些大叔大妈们,即便觉得“征婚不靠谱”,“谈钱伤感情”。可是,当他们也去帮子女征婚的时候,这种标准好像就瞬间破灭,只要自己的儿女能有好归宿。所谓的“不被看好”,也只是日常嘴炮而已。说到底,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就连“择偶观”也存在关系远近的伸缩。

就像市井之中,不少人觉得别人家“离婚”见不得人,是件丢人的事情。可遇到自己家人“离婚”时,不但不声张,反而成为隐讳之事。更甚的,他们会为家人出头,维护所谓的“名誉”。可他们却忘记,在很多时候他们也是那些八卦的鸡婆,这在“差序社会”里,几乎成为常态。

同样,在一个家庭里,女儿和儿子同时都在交往对象,可家人却希望女儿“婚前不同居”,儿子“能奉子成婚”。这种以男权为视角的趋利逻辑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庭,却瞬间演绎出极其异化的“双重标准”。只是,这样的逻辑却在很多家庭之中很自然的运行着,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诧。

从这些逻辑上去看,大抵也就能理解。为何在主流舆论上“不被看好”的“明码标价”,却总能毫不掩饰的出现在婚恋市场上。 甚至,“征婚条件”之所以能成为“奇葩笑料”或“拍案惊奇”,是因为所有人都想高攀,都想吃天鹅肉。

这种趋利的逻辑推动下,癞蛤蟆很容易在幻想中自带马甲,只是癞蛤蟆终究是癞蛤蟆,一旦到最终议价和对等的时候,一切都将被扒成精光。最终该上新闻的上新闻,该被吃瓜的被吃瓜。表面上浮躁的舆论里,却实证着婚恋要对等的“普适价值”。

不过,对于国内的婚恋市场而言,缘于性别比例的差异,看似男权盛行的社会里,女性却在“婚配议价”上却有着绝对优势。这就使得,那些有绝对优势的男性,更容易找到婚配资源。而那些自身条件普通的男性,也只能面对心上人,默默地自怜,低声一句“太现实”。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催生出一种“倾斜的”婚配模式:“男的比女的强一点,更容易实现婚姻和谐”。这其中有男权意识的主导,但也反映出很多女性并不独立。甚至,那些看起来独立的女性,在其骨子里也是男权意识在起作用。

她们的“婚恋观”也只能叫“婚配观”,因为在整个结合的过程中,衡量和交易占据太大的比重,而所谓的走心或浪漫,大多数是描摹和美化出来的情愫。于此,对于国内的“婚礼模式”,实际上也算是对婚配功利的一种洗礼。

人们深知,在领证和婚礼之前,双方的谈判少不了。而作为女性一方,表面的强势之中,实质显露的是女性的卑微。他们越是明码标价,越就像闹事鸡笼里待宰的乡土鸡一样,无权选择自己的主人。

而作为她们的父母或她们自己,虽然也不看好这样的婚配模式,可在物欲大潮里溜冰,最坏的结局也要留住一双冰鞋才算够本。于是,“不看好”归“不看好”,但还是会铤而走险,趋之若鹜。毕竟,在一个以道德大棒为指挥,以互相践踏为存在的社会里,或许“明码标价”显得最实惠。

所以,当我们看到重复的报道在刷屏时,不要惊慌,不要失措,就把它理解成一种“人间失格”可好。所以,我在谈这些事情时,一直强调“婚配”而非“婚恋”。“婚恋”这个词太性感,也太浪漫,甚至太奢侈。因为,谁也不相信那些被猪拱的美女是嫁给爱情。

索性,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不信奉道德,也不信奉浪漫,市场规律摆在那里,爱谁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