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

 chenshilu 2018-03-05

 辽宁省营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某地质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湖(39.2°N,101.6°E)考察,2018年1月7日到达时恰逢日落。考察发现:巴丹湖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图a),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2科考队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 16:00    B. 17:00    C. 18:00    D. 19:00

34与西湖相比,东湖

A. 盐度较低,水位较高    B. 盐度较低,水位较低

C. 盐度较高,水位较高    D. 盐度较高,水位较低

56根据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推断阶段Ⅰ、Ⅱ、Ⅲ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 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B. 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

C. 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D. 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变,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机场周边地区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图5示意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km)附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分布密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7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8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

A.     B.     C.     D.

9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A. 电力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生物制药业    D. 玩具制造业

 

交通线路的平均运距是指乘客乘坐1次车的平均距离,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部分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读图完成7~8题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0图示线路中,平均运距最长的是

A. 线路    B. 线路    C. 线路    D. 线路

11轨道交通线路都是双向的,同一时段线路两个方向的客流量存在差异,图示线路中,7:30-9:00两个方向客流量差异最明显的是

A. 线路    B. 线路    C. 线路    D. 线路

 

农作物异地引种能否成功,取决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大豆性喜暖,开花结荚期适温20-28℃,土壤含水量70-80%。经过实验,贵州六枝(26°14′N,海拔约1359m)的“六月黄”大豆在新疆乌兰乌苏地区(44°18′N,海拔约468m)成功引种。乌兰乌苏地区除种植“六月黄”等春播大豆外,还从其他地区引种夏播大豆,用于小麦收割后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乌兰乌苏地区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

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低    C. 土地较广    D. 热量充足

13与贵州六枝相比,乌兰乌苏地区种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病虫害少    D. 热量充足

14导致乌兰乌苏地区夏播大豆选用早熟品种的主要因索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市场    D. 技术

 

孢粉是木本和草木植物的器官,能大量完好地保存在沉积层中。下图示意从青海湖沉积层钻孔中获取的距今不同年代的孢粉浓度变化。研究人员通过与青海湖流域外其他地区孢粉成分的对比,确定该钻孔获取的孢粉主要反映青海湖流域的植被数量与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5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由青海湖沉积层钻孔获取的

A. 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草本孢粉浓度

B. 草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

C. 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木本孢粉浓度

D. 木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

16距今12000-10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

A. 气候湿润,趋于温暖    B. 气候干燥,趋于温暖

C. 气候干燥,趋于寒冷    D. 气候湿润,趋于寒冷

17古雪线的升降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据图推断下列时期中雪线最低的是

A. 距今1500年前后    B. 距今7500年前后

C. 距今8500年前后    D. 距今12500年前后

 

阿瓦什国家公园(图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b)和路堤通道(c)。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8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9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A. 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B. 食肉动物捕食猎物

C. 电气列车顺利穿行    D. 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20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

A. 移植雨林树种    B. 抛洒动物粪便

C. 设游客投食区    D. 清除沿途杂草

 

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势低洼,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集散地。民国初期,政局动荡,众多华侨返乡广建碉楼(图)。开平碉楼为中西合璧的多层塔楼式民居,墙体厚实坚固,窗户比普通民居开口小并装置铁栅,外设铁门,盛时逾3000座,,现存1833座,分布在18个镇。1983年开平市组织调查,推动了碉楼的开发和保护;2007年,开平碉楼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兴起了一阵碉楼旅游的热潮。目前,仅开放十余座明楼供游客参观,门票是其主要旅游收入,维护碉楼的经费存在一定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2122民国初期,开平广建碉楼主要是为了

A. 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B. 体现华侨爱乡情结

C. 防御水患匪患侵扰    D. 缓和区域人地矛盾

2324促使开平碉楼的功能转向发展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A. 当地人口外出务工    B. 政府和华侨的重视

C. 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D. 工业与城市的发展

252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持续解决开平碉楼维护经费缺口的是

A. 增加碉楼开放数量    B. 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C. 提高参观门票价格    D. 拓展主题度假项目

 

我国华北某地西北靠山,东南面海。下图示意该地15日11时~16日11时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2728据图推断,该地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是

A. 15日14时    B. 15日23时    C. 16日0时    D. 16日11时

2930该地15日23时~16日0时受阵风影响。该阵风的风向与性质是

A. 西北风;暖湿    B. 西北风;暖干    C. 东南风;暖湿    D. 东南风;暖干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泸州市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全部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制作工序复杂特殊,制作一把伞至少需半个多月。20世纪40代末,大量油纸伞作坊聚集在珠子街(图8),产品铺销往全国各地;70年代起,由于众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钢骨尼龙折叠伞生产企业出现,大小油纸伞厂纷纷倒闭;21世纪初,随着旅游市场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泸州油纸伞产业开始走向复苏。2008年,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分析20世纪40年代末珠子街聚焦大量油纸伞作坊的原因。

 

2)说明20世纪70年代起泸州众多油纸伞厂倒闭的原因。

 

3)简述申遗成功对泸州油纸伞产业的有利影响.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湖沙漠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是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最大风频为东南风,但该沙漠却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断向大西洋扩张。左图示千湖沙漠的位置,右图示意圣路易斯市降水的逐月分配。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说明千湖沙漠在东南风影响下难以西扩的原因。

 

2)指出年千湖沙漠主要扩张的时间段(上半年或下半年),并分析该时间段沙漠扩张的原因。。

 

3)判断输送的泥沙对千湖沙漠扩张贡献最大的河流(a河、b河或c河).并简述判断依据。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3)简述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不利条件。

 

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减少的原因。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高山植被演替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某山海拔2140-2220米原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被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地区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图);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

辽宁省营口中学高三地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检试题【解析】

(1)判定草本入侵前“特殊区域”所在的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与坡度角小20°的部位相比,说明坡度角大30°的部位易被草本入侵的原因。

 

(3)分析草本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

 

(4)分析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

 

12C

34A

56D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21月7日科考队到达时恰逢日落,1月份是冬季,该地纬度约40°N,日落时间约17点。该地纬度是101°E,北京时间约为18:00,C对。其它时间差距较大,A、B、D错误。

34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与西湖相比,东湖位于沙丘的东南方向,是背风坡,风力弱,蒸发慢,盐度较低,水位较高A对。西湖表面风力强,蒸发快,盐分积累多,所以盐度较高,水位较低,B、C、D错。

56根据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迎风坡一侧是缓坡,背风坡一侧是陡坡。阶段Ⅰ、Ⅱ、Ⅲ的盛行风向分别是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对。A、B、C错。

点睛:1月份北半球是冬季,该地纬度约40°N,日落时间约17点。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只有从风力影响湖水蒸发的角度分析。沙丘形态迎风坡一侧是缓坡,背风坡一侧是陡坡。

 

7A

8D

9C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7物流业要求交通便利,应在距机场近的范围内密度最大,距机场远,交通条件差,密度小。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①,在机场附近密度最大,A对。B、C、D错。

8商业服务业包括咨询、广告、中介等,需要广泛分布到各处,布局最灵活。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④,距机场远近对密度影响不大,D对。其它受机场距离影响较大,布局不够灵活,A、B、C错。

9该区域的制造业需要靠近飞机场,说明产品需要进行航空运输。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附加值高,最可能是生物制药业,C对。电力工业产品不需要空运,A错。钢铁工业是笨重产品,不适宜空运,B错。玩具制造业体积较大,附加值低,不宜空运,D错。

 

10B

11D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0与市场交通相比,机场距市中心距离较远,在图示线路中,平均运距最长的是线路②,去机场的路线,B对。其它线路最远运距是所在线路的一半,较近,A、C、D错。

11轨道交通线路都是双向的,同一时段线路两个方向的客流量存在差异,图示线路中,7:30-9:00是上班时间,两个方向客流量差异最明显的是线路④,是居住郊区的打工族进城上班的时间,两个方向的客流量差异最大,D对。其它线路差异较小,A、B、C错。

 

12B

13C

14A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2根据材料,贵州六枝的“六月黄”大豆种植海拔约1359m,成功引种在新疆乌兰乌苏地区,海拔约468m。大豆喜暖,乌兰乌苏地区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海拔较低,气温较高,B对。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不是优势,A、D错。山区土地面积小,没有优势,C错。

13与贵州六枝相比,乌兰乌苏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种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病虫害少,C对。海拔较低,光照优势不明显,A错。降水、热量不如贵州六枝有优势,B、D错。

14导致乌兰乌苏地区夏播大豆选用早熟品种的主要因索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适宜作物生长期较短,A对。水分市场技术与选择早熟品种无关,B、C、D错。

点睛:大豆喜暖,乌兰乌苏地区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适宜作物生长期较短。气候干燥,不利于病虫害繁殖。

 

15C

16B

17A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5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草本孢粉浓度,图中Ⅰ代表孢粉总浓度,数值最大。在植物孢粉浓度比较中,草本孢粉浓度高于木本孢粉浓度,图Ⅱ曲线代表草本孢粉浓度,Ⅲ代表木本孢粉浓度。C对,A、B、D错。

16读图,距今12000-10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植物孢粉浓度低,说明气候干燥,趋于温暖,B对。气候湿润,趋于温暖的年代,孢粉浓度高,A、C、D错。 

17孢粉浓度变化与气温相关,温暖期孢粉浓度大,寒冷期孢粉浓度小。古雪线的升降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据图推断雪线最低的是距今1500年前后,孢粉浓度最低,A对。其它时间段浓度较高,B、C、D错。

点睛: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草本孢粉浓度,草本孢粉浓度高于木本孢粉浓度。孢粉浓度变化与气温相关,温暖期孢粉浓度大,寒冷期孢粉浓度小。古雪线的升降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18D

19A

20B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8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该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7月份是夏季,草木茂盛,10月份草木凋零,此时南半球进入夏半年,草木茂盛,所以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10月,D对。A、B、C错。

19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食草动物安全通过A对。涵洞更有利于食肉动物捕食猎物,B错。通道不是电气列车穿行通道,C错。不是观光旅客沿线游览通道,D错。

20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抛洒动物粪便,制造动物习惯的环境,B错。该地是草原区,不适宜移植雨林树种A错。设游客投食区清除沿途杂草不是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C、D错。

 

2122C

2324B

2526D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2122根据材料,民国初期,开平广建碉楼与当地的低洼地势、政局动荡有关,主要是为了防御水患匪患侵扰,C对。与满足人口增长需要缓和区域人地矛盾无关,A、D错。体现华侨爱乡情结不是主要原因,B错。

2324促使开平碉楼的功能转向发展旅游,与市组织调查,碉楼成为华侨文化世界遗产有密切关系,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华侨的重视,B对。与当地人口外出务工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无关,A、C错。工业与城市的发展与碉楼功能转化为旅游关系不大,D错。

252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持续解决开平碉楼维护经费缺口的是拓展主题度假项目,D对。碉楼是相似建筑,增加碉楼开放数量,维护费用也增加,A错。提高政府补贴标准不能持续解决,B错。提高参观门票价格,可能导致游客数量减少,C错。

 

2728A

2930B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2728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据图推断,该地气温最高时间是15日14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量最多的时刻,A对。其它时间气温较低,空气中饱和水汽含量较少,B、C、D错。

2930该地15日23时-16日0时是夜晚时段,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区。该阵风的风向是西北风,C、D错。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是暖干。B对,A、C、D错。

311)泸州伞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原料充足;知名度高,可吸引众多客商前来;珠子街靠近两江交汇处,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2)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人工生产成本提高;钢骨尼龙折叠伞价格较低,且携带方便。

3)知名度提高,市场扩大,产业规模扩大,利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泸州伞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制作油纸伞原料充足。泸州伞知名度高,可吸引众多客商前来,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珠子街靠近两江交汇处,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制作时间长,销售量大,所以兴起大量油纸伞作坊。   

2) 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人工生产成本提高。钢骨尼龙折叠伞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价格较低,且携带方便,市场竞争力强,导致油纸伞作坊倒闭。  

3)申遗成功使泸州油纸伞的知名度提高,市场扩大,产业规模得到扩大。有利于制作油纸伞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321)位于赤道附近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风力较弱;周围地区植被茂密;沙子湿度较大,不易起沙。

2)上半年。上半年降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输送沙量大;近海大陆架宽浅。

3)b河。依据:河口泥沙的搬运力主要是洋流。根据洋流流向可得b河的泥沙受洋流影响搬运到千湖沙漠沿岸沉积。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该地位于赤道附近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风力较弱,吹沙移动的力量小。周围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区域内年降水量较多,沙子湿度较大,不易起沙。所以难以西扩展。

2)根据图示降水量分布情况,上半年降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输送入海的沙量大。近海大陆架宽浅,沙源较充足。千湖沙漠主要扩张的时间段是上半年。  

3) 河口泥沙的搬运力主要是洋流。根据洋流流向可知,b河的泥沙受洋流影响搬运到千湖沙漠沿岸沉积,成为千湖沙漠的主要沙源。a河流程短,流量小。c河洋流方向不能携带泥沙到千湖沙漠区。

331)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苗木易失水受损导致质量下降;难以适应当地环境。

2)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温,便于雨季排水。

3)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暴雨频率较高,土层较薄。

4)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热容量增大,冬春季风力削弱,冬半年气温和土温较高,出现极端低温的概率减少。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根据图示分析,高床育苗增加土层厚度,利于提高土温,也便于雨季排水。南坡是阳坡,蒸发强、侵蚀强,土层较薄。植被覆盖率提高,冬半年气温和土温较高,霜冻减少。

1)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苗木易失水受损导致成活率下降。苗木难以适应当地环境,影响成活率。

2)寒罕坝高床育苗能够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温,便于雨季排水,提高了苗木成活率。  

3)南坡是阳坡,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水分条件差。南坡是夏季迎风坡,暴雨频率较高,冲涮侵蚀较强,土层较薄。  

4)根据材料,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2%提高到80%,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热容量增大,冬春季风力削弱,冬半年气温和土温较高,出现极端低温的概率减少。所以霜冻发生频率减少。

341)较低海拔处陡坡。

依据:草本易入侵的部位是低海拔和高坡度,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较灌木具有竞争优势。

2)土壤较薄,灌木不易着生和定植。

3)与灌木相比,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草本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生长耗水量减少。

4)草本入侵程度提高,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图示曲线,草本易入侵的部位是低海拔处和高坡度处,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比灌木具有竞争优势,更适宜该生长环境。判断草本入侵前“特殊区域”所在的部位是较低海拔处陡坡。

2)坡度角大30°的部位土壤较薄,灌木不易着生和定植。而草本容易生存。  

3)草本不能制造水源,只能从消耗量减少分析。与灌木相比,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草本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生长耗水量减少,所以土壤水分增加。  

4)草本入侵程度提高,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枯枝落叶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所以有机质来源量减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