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葱、韭、蒜的功效及食用禁忌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18-03-05

葱辛甘平,利肺通阳, 散痈肿, 祛风达表, 安胎止痛, 通乳和营。主霍乱转筋, 奔豚脚气。调二便, 杀诸虫, 理跌扑金疮,制鱼肉诸毒。

四季不凋, 味辛带甘而不臭者良。气虚易汗者不可单食, 又忌同蜜食。

治跌打损伤, 金疮挫朒(不足、亏缺), 流注走痛, 筋骨痹疼, 脑破血流, 痈毒初起, 均宜厚敷, 可取立效。乳痈初起, 葱白煎汁饮, 并解金银毒。

韭菜辛甘温。暖胃补肾, 下气调营。主胸腹腰膝诸疼, 治噎膈、经、产诸证, 理打扑伤损, 疗蛇、狗、虫伤。秋初韭花, 亦堪供馔。

韭以肥嫩为胜, 春初早韭尤佳。

多食昏神。目证、疟疾、疮家、痧痘后均忌。

漏(如蝼蛄臭气)脯、郁(腐臭)肉、诸食物毒, 韭汁灌之。

葫今名大蒜, 汉时自西域来。生蒜辛热, 熟蒜甘温。除寒湿, 辟阴邪, 下气暖中, 消谷化肉,破恶血, 攻冷积。治暴泻腹痛, 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 消痞杀虫。外灸痈疽, 行水止衄, 制腥臊鳞介诸毒。

入药以独子者良。多食昏目损神。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 口、齿、喉、舌诸患, 咸忌之。

子、苗皆可盐藏, 叶亦可茹(吃), 性味相似。

干、湿霍乱转筋, 噤口痢, 鼻渊, 鼻衄不止, 并捣蒜贴涌泉穴。水肿、溺闭, 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 杵拥脐中。喉痹肿痛、诸物鲠喉, 并以大蒜塞鼻中。阴疽阴毒, 以蒜片安疮顶, 艾炷灸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