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SA算法原理

 好汉勃士 2018-03-05

历史

1976年以前,所有的加密方法都是同一种模式:

(1)甲方选择某一种加密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密;(2)乙方使用同一种规则,对信息进行解密。
  • 1
  • 2

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规则(简称”密钥”),这被称为”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key algorithm)。

这种加密模式有一个最大弱点:甲方必须把加密规则告诉乙方,否则无法解密。保存和传递密钥,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1976年,两位美国计算机学家Whitfield Diffie 和 Martin Hellman,提出了一种崭新构思,可以在不直接传递密钥的情况下,完成解密。这被称为”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这个算法启发了其他科学家。人们认识到,加密和解密可以使用不同的规则,只要这两种规则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可,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传递密钥。
这种新的加密模式被称为”非对称加密算法”。

(1)乙方生成两把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私钥则是保密的。(2)甲方获取乙方的公钥,然后用它对信息加密。(3)乙方得到加密后的信息,用私钥解密。
  • 1
  • 2
  • 3

如果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私钥解得开,那么只要私钥不泄漏,通信就是安全的。

1977年,三位数学家Rivest、Shamir 和 Adleman 设计了一种算法,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这种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叫做RSA算法。从那时直到现在,RSA算法一直是最广为使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就有RSA算法。
这种算法非常可靠,密钥越长,它就越难破解。根据已经披露的文献,目前被破解的最长RSA密钥是768个二进制位。也就是说,长度超过768位的密钥,还无法破解(至少没人公开宣布)。因此可以认为,1024位的RSA密钥基本安全,2048位的密钥极其安全。

预备知识

互质

如果两个正整数,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公因子,我们就称这两个数是互质关系(coprime)。比如,15和32没有公因子,所以它们是互质关系。这说明,不是质数也可以构成互质关系。

数和互为素数

任何大于1的整数a能被因式分解为如下唯一形式:
a=p1p2…pl(p1,p2,…,pl为素数)

欧拉函数

在数论中,对正整数n,欧拉函数是少于或等于n的数中与n互质的数的数目。此函数以其首名研究者欧拉命名,它又称为Euler’s totient function、φ函数、欧拉商数等。 例如φ(8)=4,因为1,3,5,7均和8互质。

通式:φ(x)=x(1-1/p1)(1-1/p2)(1-1/p3)(1-1/p4)…..(1-1/pn),其中p1, p2……pn为x的所有质因数,x是不为0的整数。φ(1)=1(唯一和1互质的数(小于等于1)就是1本身)

欧拉定理

若n,a为正整数,且n,a互质,则:
这里写图片描述

欧拉定理有一个特殊情况:
假设正整数a与质数p互质,因为质数p的φ(p)等于p-1,则欧拉定理可以写成:
a^(p-1)≡1(mod p)
这就是著名的费马小定理。

模逆元

一整数a对同余n之模逆元是指满足以下公式的整数 b:
ab ≡ 1(mod n)
整数 a 对模数 n 之模逆元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和 n 互素。
(可用欧拉定理证明)
b可通过拓展欧几里得算法算得。

RSA算法原理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这个过程:
A 和 B 要通信,他需要生成公钥和私钥,过程如下:

  1. 随机选择两个不相等的质数p和q:
    假设A选择了61和53。(实际应用中,这两个质数越大,就越难破解。)

  2. 计算p和q的乘积n:
      n = 61×53 = 3233
    n的长度就是密钥长度。3233写成二进制是110010100001,一共有12位,所以这个密钥就是12位。实际应用中,RSA密钥一般是1024位,重要场合则为2048位。

  3. 计算n的欧拉函数φ(n):
    根据公式:
      φ(n) = (p-1)(q-1)
    算出φ(3233)等于60×52,即3120。

  4. 随机选择一个整数e,条件是1< e="">< φ(n),且e与φ(n)="" 互质:="">
    我们在1到3120之间,随机选择了17。(实际应用中,常常选择65537。)

  5. 计算e对于φ(n)的模逆元d。
    即需要d满足
      ed ≡ 1 (mod φ(n))
    这个式子等价于
      ed - 1 = kφ(n)
    于是,求解d,实质上就是对下面这个二元一次方程求解。
      ex + φ(n)y = 1
    已知 e=17, φ(n)=3120,
      17x + 3120y = 1
    这个方程可以用”扩展欧几里得算法”求解。我们可以算出一组整数解为 (x,y)=(2753,-15),即 d=2753。

  6. 将n和e封装成公钥,n和d封装成私钥:
    在本例中,n=3233,e=17,d=2753,所以公钥就是 (3233,17),私钥就是(3233, 2753)。

  7. 加密和解密
    有了公钥和密钥,就能进行加密和解密了。

(1)加密要用公钥 (n,e)
假设B要向A发送加密信息m,他就要用A的公钥 (n,e) 对m进行加密。这里需要注意,m必须是整数(字符串可以取ascii值或unicode值),且m必须小于n。

所谓”加密”,就是算出下式的c:
  me ≡ c (mod n)

A的公钥是 (3233, 17),B的m假设是65,那么可以算出下面的等式:
  6517 ≡ 2790 (mod 3233)

于是,c等于2790,B就把2790发给了A。

(2)解密要用私钥(n,d)

A拿到B发来的2790以后,就用自己的私钥(3233, 2753) 进行解密。可以证明,下面的等式一定成立:
  cd ≡ m (mod n)

也就是说,c的d次方除以n的余数为m。现在,c等于2790,私钥是(3233, 2753),那么,A算出
  27902753 ≡ 65 (mod 3233)
因此,A知道了B加密前的原文就是65。
至此,”加密–解密”的整个过程全部完成。

运算速度

由于进行的都是大数计算,使得RSA最快的情况也比DES慢上好几倍,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实现。速度一直是RSA的缺陷。一般来说只用于少量数据加密。RSA的速度比对应同样安全级别的对称密码算法要慢1000倍左右。

比起DES和其它对称算法来说,RSA要慢得多。实际上Bob一般使用一种对称算法来加密他的信息,然后用RSA来加密他的比较短的对称密码,然后将用RSA加密的对称密码和用对称算法加密的消息送给Alice。
这样一来对随机数的要求就更高了,尤其对产生对称密码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否则的话可以越过RSA来直接攻击对称密码。

可靠性

回顾上面的密钥生成步骤,一共出现六个数字:

  p  q  n  φ(n)  e  d
  • 1
  • 2
  • 3
  • 4
  • 5
  • 6

这六个数字之中,公钥用到了两个(n和e),其余四个数字都是不公开的。其中最关键的是d,因为n和d组成了私钥,一旦d泄漏,就等于私钥泄漏。

那么,有无可能在已知n和e的情况下,推导出d?
  (1)ed≡1 (mod φ(n))。只有知道e和φ(n),才能算出d。
  (2)φ(n)=(p-1)(q-1)。只有知道p和q,才能算出φ(n)。
  (3)n=pq。只有将n因数分解,才能算出p和q。

结论:如果n可以被因数分解,d就可以算出,也就意味着私钥被破解。

可是,大整数的因数分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除了暴力破解,还没有发现别的有效方法。维基百科这样写道:

  “对极大整数做因数分解的难度决定了RSA算法的可靠性。换言之,对一极大整数做因数分解愈困难,RSA算法愈可靠。
  
  假如有人找到一种快速因数分解的算法,那么RSA的可靠性就会极度下降。但找到这样的算法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今天只有短的RSA密钥才可能被暴力破解。到2008年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可靠的攻击RSA算法的方式。

  只要密钥长度足够长,用RSA加密的信息实际上是不能被解破的。”

目前被破解的最长RSA密钥就是768位。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